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型景区游憩景点老年游客可达性评价研究——以中山陵景区为例
1
作者 孙新旺 刘灿灿 +1 位作者 程南洋 申世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城市型景区是老年人易到达的场所,适老化改造是其服务提升的重要内容。基于老年游客行为特征,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构建了由路网物理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2个维度相结合的景区游憩景点老年游客可达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 城市型景区是老年人易到达的场所,适老化改造是其服务提升的重要内容。基于老年游客行为特征,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构建了由路网物理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2个维度相结合的景区游憩景点老年游客可达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法分析评价中山陵景区核心片区12处游憩景点老年游客的可达性现状。结果显示:主观感知在景区景点综合评价中对可达性的影响有较大的占比权重;路网物理可达性较好的景点占比60%,感知可达性较好的景点占比40%,有5个景点的可达性各项指标均较好;超半数的景点存在“有路”但“感知弱”的问题,说明路网条件虽好,但软环境存在不足。从道路人行系统完善、标识和指示系统的适老化提升,以及科学设置休憩设施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游客景点可达性 城市型景区 感知可达性 空间句法 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人群行为的城市型景区“共处”空间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一可 李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6,共6页
针对城市型景区内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相互影响的现象,提出“共处”空间概念,从“空间-行为”关系视角总结“共处”空间的时空特性,形成“共处”空间判别依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问卷调查,将人群行为划分为互不干扰、围观及参与、... 针对城市型景区内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相互影响的现象,提出“共处”空间概念,从“空间-行为”关系视角总结“共处”空间的时空特性,形成“共处”空间判别依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问卷调查,将人群行为划分为互不干扰、围观及参与、干扰及冲突3类,从空间优化与管理角度对列入公园年票体系中的城市型景区提出建议,梳理2类人群关系,提高游憩体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型景区 “共处”空间 “空间-行为”关系 计算机视觉技术 空间优化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依托型山岳景区游客亲环境行为——以岳麓山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凯 李志苗 肖燕 《热带地理》 2016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基于道德动机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基于利己动机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综合模型,检验游客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表明:与单一理论模型相比,综合模型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解释力度相对较高;后果... 基于道德动机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基于利己动机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综合模型,检验游客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表明:与单一理论模型相比,综合模型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意向的解释力度相对较高;后果意识与责任归属、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正相关,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98、0.50、0.70和0.66;主观规范和个人规范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0和0.51,而生态世界观对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游客的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景区可以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和利用环保志愿者的监督、劝解以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游客也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在旅游活动中增加关注环境行为的旅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城市依托景区 结构方程模 游客 岳麓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1 位作者 陈玥 陈智慧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91,共7页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区 交通规划 交通服务体系 指标体系 交通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经济 城市景区 产业空间结构 武汉东湖 文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区边界区域城市空间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一可 丁梦月 吴德雯 《南方建筑》 2016年第4期50-55,共6页
针对城市型风景区边界城市空间较少考虑观景效果、利用率低、活动不便、吸引力差的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人群行为分析技术对以可达性分析和可视性分析确定的风景区周边具有观景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视频处理... 针对城市型风景区边界城市空间较少考虑观景效果、利用率低、活动不便、吸引力差的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人群行为分析技术对以可达性分析和可视性分析确定的风景区周边具有观景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视频处理,基于视频监控技术,建立摄像头传感器网络;然后,进行轨迹识别;其三,在轨迹模式识别和轨迹聚类的基础上进行行为分析;最后,结合人眼对视频帧的判断和现场观察验证数据准确性,匹配活动类型与空间范围,并形成行为原型。由行为原型借助模型分析空间要素与行为原型的关系,形成形态原型。研究结论为基于空间范围和构成要素的空间原型,作为最小的空间构成单元用于城市型风景区边界区域城市空间优化设计中,使空间布局便捷、紧凑、设施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景区边界 城市空间原 视频处理 轨迹识别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型风景区周边产业的发展对策——以紫金山风景区为例
7
作者 曹娓 张毅川 +3 位作者 姜卫兵 唐玲 翁忙玲 魏家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0-452,共3页
城市型风景区因其特殊性,使其发展与城市密不可分。以紫金山风景区为例,分析了环紫金山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景区 紫金山 环紫金山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区的转型与升级——以苏仙岭景区为例
8
作者 李彬 周晨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1期13-14,17,共3页
指出了国内外对于城市型风景区的发展,对于如何使城市型风景区的自身发展与整座城市的加速扩张合理共存,许多研究者们已经研究出了部分成果。基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策略以及各种相关研究,以苏仙岭景区为例进行了相关探讨,... 指出了国内外对于城市型风景区的发展,对于如何使城市型风景区的自身发展与整座城市的加速扩张合理共存,许多研究者们已经研究出了部分成果。基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策略以及各种相关研究,以苏仙岭景区为例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一些转型与升级的具体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区 苏仙岭 同质化 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