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誉激励、社会监督与质量规制——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承毅 王建明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93-106,共14页
我国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取特许经营权,凭借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优势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垃圾处理行业陷入质量规制的困境。本文针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问题,先是构建以规制机构与垃圾处理特... 我国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取特许经营权,凭借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优势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垃圾处理行业陷入质量规制的困境。本文针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问题,先是构建以规制机构与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为参与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对博弈参与双方损益及其策略的影响;然后构建纳入举报机制的由社会民众、规制机构和特许经营企业三方参与的序列博弈模型。研究得出四点结论:(1)减少规制成本,增加对违规垃圾处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可减少企业违规概率;(2)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均可减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违规概率;(3)社会监督有助于节约规制成本,减弱规制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规制效率;(4)规制机构的检查行为与公众举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质量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处理行业 质量规制 声誉激励 社会监督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下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承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89-101,共13页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垃圾处理收费额、维护城建垃圾处理支出、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亦...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垃圾处理收费额、维护城建垃圾处理支出、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亦检验了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数和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厂)个数等因素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的影响,结论如下:(1)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增强了垃圾清运能力,提高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促进了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的提升;(2)维护城建垃圾处理支出本身对垃圾清运能力的增强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加入市场化改革因素后,维护城建垃圾处理支出对清运量的增加效应比市场化改革前更显著,并随着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增强;(3)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提升,加入市场化改革因素后,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对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比市场化改革前更明显,并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增强;(4)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的增多能显著提高垃圾清运能力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无害化处理场(厂)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处理行业 市场化改革 绩效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