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满仓 吕敦玉 +3 位作者 孟舒然 张建羽 刘松波 王翠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5,共1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影响地下空间安全的典型灾害-地面塌陷为例,开展可能性风险评估研究,为降低地面塌陷灾害损失提供理论支撑。城市地面塌陷成因复杂,为了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全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影响地下空间安全的典型灾害-地面塌陷为例,开展可能性风险评估研究,为降低地面塌陷灾害损失提供理论支撑。城市地面塌陷成因复杂,为了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全面,通过调研对塌陷引发因素进行了总结,从管道因素、病害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建立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AHP-熵权法-灰色关联法组合评价,建立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典型地下空洞工程案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塌陷风险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证明了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同时为城市地面塌陷预防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塌陷 风险评价 影响因子 权重 灰色关联法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理论的城市地面沉降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峰 宋建军 +3 位作者 董来启 张先哲 武艳丽 张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715-720,共6页
通过分析城市地面沉降量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认为该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相空间重构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城市地面沉降量预测的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高桥地面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并和实际监测沉降量进行... 通过分析城市地面沉降量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认为该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相空间重构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城市地面沉降量预测的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高桥地面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并和实际监测沉降量进行了比较,最大绝对预测误差为1.7,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0833,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混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城市沉降预测是可行、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混沌 时间序列 混沌神经网络 高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面对天空热辐射角系数的简化求解 被引量:4
3
作者 高亚锋 汤小敏 +1 位作者 许孟楠 聂成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5-639,共5页
为快速求解建筑群内天空视角系数,提出采用等分圆弧的射线扫描方法,将半球沿两正交圆弧分别进行n和m等分,并将射线沿某微元面中心与半球上微元面中心连线方向进行扫描,沿射线方向可见天空所对应半球面上的微元面积之和与该半球总表面积... 为快速求解建筑群内天空视角系数,提出采用等分圆弧的射线扫描方法,将半球沿两正交圆弧分别进行n和m等分,并将射线沿某微元面中心与半球上微元面中心连线方向进行扫描,沿射线方向可见天空所对应半球面上的微元面积之和与该半球总表面积之比,即为微元面的天空视角系数。通过实例验证分析发现,当等分圆弧数n、m均大于20时,模拟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当n取40时较合理,误差为0.5%,计算时长为0.016s,能很好满足城市地面的天空视角系数的快速求解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视角系数 射线扫描 城市地面 建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城市地面径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家科 黄池钧 +2 位作者 李怀恩 沈冰 李亚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6,127,共7页
在室外露天试验场按不同水流方式设计和建造2组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通过中型试验测试其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西安市地面径流中COD、NH4+-N、TN、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组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在室外露天试验场按不同水流方式设计和建造2组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通过中型试验测试其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西安市地面径流中COD、NH4+-N、TN、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组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在湿地净化过程中,填料起主要作用,可吸附40%~50%的污染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将净化效果提高20%~30%;2种人工湿地系统HRT为36~48h,运行间隔时间为7~15d的运行效果最佳;改变水流方式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效果优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效果高出5%左右。研究设计的2种人工湿地均可用于城市地面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 城市地面径流 非点源污染 净化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权重因子模型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城市地面沉降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伊尧国 刘慧平 +2 位作者 张洋华 刘湘平 齐建超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1期50-59,共10页
以天津市东南部沉降区为例,结合权重因子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城市建筑群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权重因子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内建筑容积率、建筑结构和基础形式、地形坡度变化、土壤压缩模量、地下水的埋深... 以天津市东南部沉降区为例,结合权重因子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城市建筑群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权重因子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内建筑容积率、建筑结构和基础形式、地形坡度变化、土壤压缩模量、地下水的埋深和地下水渗透性七个方面的诱发因子对沉降危险性的影响大小,再根据WOE-DBM模型绘制了地面沉降与其诱发因子的危险性指数图。通过ROC检验表明,基于WOE-DBM模型生成的沉降危险性指数对研究区内已发生的沉降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AUC值达到了0.83,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该方法对于建筑物荷载引发沉降的评价和预测是非常有效的,其分析结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密集建筑区的地面沉降危害性预警、建筑形式选择以及城市规划的分析决策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危险性分析 建筑物荷载 权重因子模型 深度学习 危险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探测城市地面形变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小军 刘国祥 黄丁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或降低大气延迟的影响。这是因为城市建设会引起失相关,而大气延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 城市地面形变 大气延迟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理论在城市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书银 李峰 +2 位作者 董来启 张玲 武艳丽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地面沉降灾害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复杂性特性.同时,从空间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等方面探讨了多学科在城市地面沉降灾害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复杂性研究...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地面沉降灾害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复杂性特性.同时,从空间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等方面探讨了多学科在城市地面沉降灾害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复杂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对城市地面沉降灾害整体行为和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与探索,也可以为城市地面沉降的防治评价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在城市地面沉降及其相关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防灾减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系统分析 地质灾害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地面水有机物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增彦 范元中 +1 位作者 孔福生 袁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3期26-30,共5页
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江苏省工业发达,据1985年统计,全省工业企业近十万个,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一位。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约30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特别是城市河... 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江苏省工业发达,据1985年统计,全省工业企业近十万个,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一位。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约30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特别是城市河流污染更为严重,南京的秦淮河、徐州的荆马河、南通的濠河、淮阴的清安河、苏州的内城河等水质都达不到地面水的三级标准,某些河道已成为废水的排污沟,黑臭现象日趋严重。近几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均以有机污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城市地面 有机物污染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杂地面沉降永久干涉雷达监测属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兰恒星 刘洪江 +5 位作者 孙铁 贾有良 杨志华 李郎平 丁尚起 黄晓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3-901,共9页
城市地物覆盖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变异性大,使得不区分地物类型的沉降监测难以准确反映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地面沉降特征。受到SAR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以往利用PS-InSAR技术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无法实现PS(永久散射体)监测点的属性分类。... 城市地物覆盖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变异性大,使得不区分地物类型的沉降监测难以准确反映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地面沉降特征。受到SAR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以往利用PS-InSAR技术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无法实现PS(永久散射体)监测点的属性分类。本文选取地面沉降严重、工程建设强度大的天津塘沽作为研究区,利用1m高空间分辨率的TerraSAR-X雷达影像,基于PS-InSAR技术,获取城市区域高密度的地面沉降永久干涉监测点,使用高精度航空影像辅助识别地物覆盖类型,结合现有城市地物分类体系标准、各类工程设施行业规范及地质灾害防治规范,进行PS监测点属性分类研究,并采用SAR层析技术校正高层建筑的PS监测点分类误差,实现城市小空间尺度内复杂多要素各类地物的地面沉降监测。在PS监测点属性分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不同地物类型的沉降特征,地貌土质类沉降速率最大,道路、交通设施、工矿设施等地物沉降速率较大,居民地和桥梁等地物类别的沉降速率最小。研究表明:(1)对于城市小空间尺度复杂多要素地物覆盖的特征,采用高分辨率PS-InSAR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分离各类地物属性,分析不同属性地物沉降特性;(2)通过各类地物沉降特征的识别,可以进行更为合理的成因分析,准确评估地面沉降危害成因,为城市地面沉降监测、预警风险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雷达 TERRASAR-X 属性分类 塘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冲积平原饱和砂土区地下管线渗漏诱发地面塌陷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云峰 张庆 +4 位作者 陆远志 葛伟亚 周小平 侯莉莉 郭纪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河流冲积平原区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地层以松散冲洪积物为主,该地区地下管网破损带走松散地层极易形成隐蔽性很高的地下空洞,进而诱发地面塌陷,威胁人身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以安庆市长风路地面塌陷为例,建立渗流、应力多场可控... 河流冲积平原区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地层以松散冲洪积物为主,该地区地下管网破损带走松散地层极易形成隐蔽性很高的地下空洞,进而诱发地面塌陷,威胁人身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以安庆市长风路地面塌陷为例,建立渗流、应力多场可控的等比实体模型箱,开展城市地面塌陷仿真实验,分析带水管线破损后地层中孔洞发育过程及孔洞周边各个方向应力变化特征,旨在揭示地面塌陷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安庆市长风路地面塌陷从孕育到塌陷,经历了小孔、竖直孔洞、塌陷坑三种形态,可将地下异常孔洞当作前兆进行预警;(2)河流冲积平原区城市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是地层的高渗透性地层和地下水位,诱发因子是管道的破损,尤其是污水排水管道破损;(3)城市地面塌陷危害大小主要受控于管道及地下水位相对埋深,且可以根据地层性质对塌陷坑的大小进行计算评估。该成果可为城市地面塌陷风险评价、防治区划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塌陷 饱和砂土 致灾机制 冲积平原 长风路 安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耕地面积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磊 刘好斌 +1 位作者 雷邦军 罗会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2,共2页
为提高原始数据呈非线性、随机性变化、样本量较小时城市耕地面积的预测精度,将无偏GM(1,1)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城市耕地面积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平顶山市耕地面积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 为提高原始数据呈非线性、随机性变化、样本量较小时城市耕地面积的预测精度,将无偏GM(1,1)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城市耕地面积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平顶山市耕地面积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无偏GM(1 1)模型 城市地面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半大中型城市面临下沉危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艳 徐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2024年3月,中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文指出,目前我国44.7%的大中城市正面临沉降风险,其中有2.7亿人口生活在年沉降率超3毫米的区域,有6 700万人生活在年沉降率超10毫米的区域。地面沉降是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2024年3月,中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文指出,目前我国44.7%的大中城市正面临沉降风险,其中有2.7亿人口生活在年沉降率超3毫米的区域,有6 700万人生活在年沉降率超10毫米的区域。地面沉降是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除我国外,亚洲的伊朗、印度尼西亚、印度,北美洲的美国、墨西哥,以及欧洲的荷兰等多国也面临城市沉降的威胁。地下水超采、地下矿藏开发、地下工程建设以及地面建筑重载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气候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沿海城市的沉降风险,未来沿海城市可能面临更严峻的风暴潮、洪水和淹没危机。然而,城市地面沉降并非不可治理。我国以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为基础,通过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以及构建灾害治理体系,已经有效改善了我国重点区域的城市沉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采 气候变暖 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地区地面沉降现状Sentinel-1A/B时序InSAR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洪月 汪云甲 +2 位作者 闫世勇 吴岳 刘茜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3,共5页
获取了22景IW模式的Sentinel-1A/B数据,分别采用PS-In SAR和SBAS-In 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沧州地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地表平均沉降速率及累计沉降量。经分析,两种时序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献县、沧县、沧州... 获取了22景IW模式的Sentinel-1A/B数据,分别采用PS-In SAR和SBAS-In 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沧州地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地表平均沉降速率及累计沉降量。经分析,两种时序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献县、沧县、沧州市区地面表现为回升趋势;青县、沧县东部、南皮县西部、东光县等地区地面沉降量较大,其中东光县何庄村累计下沉量达47 mm,而引起这些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地下水开采。本文对基于Sentinel-1A/B SAR数据的时序分析方法在城市沉降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INSAR 沧州地区 城市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北京城区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彦兵 洪伟 +2 位作者 李小娟 宫辉力 王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8,79,共4页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对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测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以北京市区为例,利用获取的2010—2012年间15景Terra SAR-X影像进行了二轨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北京市区的地表形变图,研究发现了此期间...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对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测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以北京市区为例,利用获取的2010—2012年间15景Terra SAR-X影像进行了二轨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北京市区的地表形变图,研究发现了此期间北京市地面沉降较为明显的两个沉降中心,进而分析了地面沉降发展的趋势及其形成机理。试验表明D-In SAR技术在城市地区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D-INSAR技术 二轨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工程爆破振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起霞 孙进忠 +1 位作者 张连城 戴彦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本文根据大量现场观测资料研究了青岛地铁施工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效应,分析了炸药类型、药量、爆心距、施工爆破方法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影响,总结了青岛地铁施工爆破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强度的一般规律,为施工中的爆破... 本文根据大量现场观测资料研究了青岛地铁施工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效应,分析了炸药类型、药量、爆心距、施工爆破方法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影响,总结了青岛地铁施工爆破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强度的一般规律,为施工中的爆破优化设计和爆破振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爆破 地面振动 地面城市环境 地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交通要塞
16
作者 徐维青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1999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交通 未来学 地面城市 海底城市 地底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