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国盛
季港澳
路德春
杜修力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战略研究”(2022-XY-76)。
-
文摘
在韧性城市、海绵城市与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低碳、安全、协调发展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建和既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对于新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以源头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为抓手,提出了在规划设计、建造物化、运行维护阶段等全面考虑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于既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提出了电气化、智能化和实用化的绿色改造策略以及新老交汇、和而不同的绿色扩建策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从摸清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家底、完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技术研发、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政策倾斜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
碳中和
全生命周期
源头端
消费端
固碳端
-
Keywords
urban 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
carbon neutralization
full lifecycle
source side
consumer side
carbon fixation side
-
分类号
TU28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发展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廖英泽
王国盛
李喆
江媛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3-1190,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800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25084)资助。
-
文摘
韧性已成为我国新时代城市的新理念,提升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水平对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明确了韧性的内涵,总结了国内外单体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两个尺度的韧性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韧性理念下存在的短板,提出既有和新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发展实施路径。对于既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首要任务是评价其功能,建立韧性评价方法;对于新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关键是融合韧性理念的规划和设计,明确恢复路径。最后提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发展策略,从设施、管理、文化、经济和智能5个维度提出相应建议:提升既有和新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韧性;健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主动管理理念;提升全社会人民韧性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优化地下空间布局,设立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应急专项资金;推进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智能化,辅助管理决策。
-
关键词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
韧性城市
抗力韧性
恢复韧性
-
Keywords
urban 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
resilient city
resistance
recovery
-
分类号
TU28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