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乡融合发展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
李晓青
周国华
崔树强
王华
刘慧
于雪霞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智能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沈静
林承憓
|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银川市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城市内涝特征的影响 |
陆科成
李瑞栋
倪广恒
田富强
邵建
杨苑媛
马成祥
|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以黄河下游沿岸城市为例 |
常婧琳
马瑛
苏向辉
付文凯
瞿成龙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城市韧性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互动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
朱庆莹
陈银蓉
陈坤
王玉琳
孙萍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区域发展下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演化及预警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
刘家莉
朱喜钢
吴雅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温瑞塘河和永强塘河为例 |
陈璁
唐庆蝉
赵本宣
陈月仙
许益新
王宝强
|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其碳排放多情景模拟——以厦漳泉城市群为例 |
睢晋玲
吝涛
李桢
张国钦
曹馨
张喻魁
|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扶持政策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
白炜旭
丁一
朱宇婷
燕思宇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特征分解——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
周德
金凤芝
李思媛
李欢
李普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滨水绿地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对其影响——以成都市锦江生态带为例 |
李宸
高梦瑶
杨洁
|
《四川林业科技》
|
2025 |
0 |
|
12
|
基于最佳空间阈值的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冲突集聚状况及演化分析 |
王玉纯
昂宇峰
王秉义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可持续城市更新路径下土地政策导向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城东片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为例 |
陈铭
童岩冰
王珂
汤小橹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动态演进、空间差异及收敛性 |
边志强
张倩华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城市空间结构失衡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人地协同空间视角 |
贺斌
李冬
班斓
|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安徽省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
马明
毛理虎
刘宇戈
李久林
姚晓洁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2013—2022年广东省城市韧性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 |
彭沥瑶
肖智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山西中部城市群土地利用碳足迹及驱动因素分析 |
李晓静
王霜
刘猛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多功能共生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
张雅超
徐磊
张贵军
孙建敏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及碳储量评估 |
朱军桃
黄家毅
李华磊
陈荣升
任招财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