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1 位作者 杨庆媛 张鹏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7,共8页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②随城市规模增大,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比、道路广场用地的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程度呈上升趋势;③居住用地比例超出《标准》上限城市较多,且城市规模越小,超标比例越高;④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而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高;⑤特大城市中工业用地比例超标城市数量较多,而中小城市低于《标准》下限的较多;⑥随城市规模增大,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低于《标准》下限的城市所占比例降低;⑦地级以上城市中至少有1/3城市绿地比例不及《标准》下限;⑧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土地利用类型越齐全,且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递增,但优势度趋减;⑨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交通设施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次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城市 不同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多样性指数 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2 位作者 杨庆媛 张鹏飞 张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4,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合理性,为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比较法,模型法。研究结果:(1)不同职能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占地比例差距...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合理性,为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比较法,模型法。研究结果:(1)不同职能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占地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2)总体上,50%左右地级城市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的占地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要求,而绿地比例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一致性较低;(3)综合性城市用地结构合标程度高于其他职能城市;(4)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研究结论:(1)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职能异质性明显;(2)综合性城市用地结构合理性高于单一职能类型城市;(3)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亟需修订;(4)适度发展城市群有助于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对比分析 多样性指数 城市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杨庆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6-943,共8页
精确刻画城市用地结构与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厘定,结果表明:①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最... 精确刻画城市用地结构与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厘定,结果表明:①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最大(0.446),其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89、0.221、-0.04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的间接效应较大(0.420、0.309)。②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57和1.236,对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87、-1.100;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和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间接效应分别为1.163、-1.036,作用方向相反。③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影响绿地比例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后的间接效应(0.451)显著于直接效应(-0.117)。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增长及三者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城市用地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鲁春阳 杨庆媛 文枫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1-557,共7页
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研究重庆市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和绿地比例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其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城市化对居住用... 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研究重庆市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和绿地比例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其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城市化对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和绿地比例的OLS方程残差拒绝单位根,说明城市化和居住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和绿地比例间存在均衡关系;城市化是居住用地比例、绿地比例变化的Granger原因;工业用地比例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城市化与公共服务用地比例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鲁春阳 高成全 +1 位作者 杨庆媛 文枫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城市职能主因子得分,结合城市规划及发展实际,将地级以上规模城市分为区域综合性城...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城市职能主因子得分,结合城市规划及发展实际,将地级以上规模城市分为区域综合性城市、第二产业城市、交通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地方中心城市5类。(2)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中等水平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提升空间较大。(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城市人口等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职能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次序和影响程度异质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职能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影响因素 信息熵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舒帮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相互影响。从城市化的核心内涵生产(就业)和生活(居住)两条路径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相互影响。从城市化的核心内涵生产(就业)和生活(居住)两条路径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生活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用地比重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各地区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回归系数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道路广场用地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在东部和西部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东部的系数明显大于西部,因此加强东部地区内的道路建设对提高整体城市化水平更为有效。对外交通用地比重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呈现自东向西的渐变趋势,在东部地区两者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西部地区呈现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来推进城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面板数据模型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研究
7
作者 吕银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51-53,共3页
土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的优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00-2012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同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 土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的优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00-2012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同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研究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工业用地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仓储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市对外交通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产生正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居住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绿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城乡发展一体化 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面板FG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空间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少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1-21,共11页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即城市各行各业对土地占用的空间组合(本文只论及平面组合),是从城市布局的角度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及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优化问题具有愈...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即城市各行各业对土地占用的空间组合(本文只论及平面组合),是从城市布局的角度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及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优化问题具有愈来愈重要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它对于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良好的城市,是一个首先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空间优化的一般原则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空间结构 空间优化 城市功能 综合效益 土地开发 经济的 土地所有权 地租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侯玉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面积迅速扩张,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重要资源———城市土地,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投资商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而言,只有改变城市土地粗放利用...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面积迅速扩张,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重要资源———城市土地,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投资商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而言,只有改变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状态,充分挖掘城市用地潜力,走内涵式城市发展道路,才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合理的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使其达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综合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用地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