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的元数据分析与管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仁才 王韬 +2 位作者 张永霖 张雪琦 李欢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75-3783,共9页
在我国大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同时,采用何种评估方法和数据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元数据理论与技术在解决评估数据质量控制方面被视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大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同时,采用何种评估方法和数据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元数据理论与技术在解决评估数据质量控制方面被视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我国现阶段使用的一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通过深入剖析每一个指标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适用方法等特征,提出从软件工程学思路研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帮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效获取和管理评估所需数据信息;以"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及信息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所建立的元数据规范,对其所包含的"数据发布日期"、"数据发布形式"、"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起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频率"、"数据安全限制分级"、"数据志说明"、"在线资源链接地址"和"数据统计单位信息(单位名称、联络人、联系电话、单位地址、邮件地址)"共14项为评估数据的关键元数据项,以此追踪对标的评估数据。并通过量化数据质量评分法针对数据质量在运用元数据追踪法前后的评价结果对比发现,被评估指标的数据质量在获得元数据支持时,其数据可靠性、可比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评价分值都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改善。研究认为采用元数据理论在控制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数据质量方面具有优势作用,开发有针对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元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评估数据的综合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元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质量评价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凡 苗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在现有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评估体系,从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五个方面建立18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成51个二级指标,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在现有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评估体系,从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五个方面建立18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成51个二级指标,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提出基于物理概念和经济概念中能量流、经济流等相关模型的体系指标优化方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商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作者 李雪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共11页
探讨城市电商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和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电子商务示范试点的实施,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实证方法检验发现:城市电商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探讨城市电商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和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电子商务示范试点的实施,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实证方法检验发现:城市电商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其中企业研发强度和投融资期限错配起到了差异化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电商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积极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东部和中部企业发挥作用更为显著,但该影响趋势不会因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而产生显著变化。鉴于此,企业在应对电商化转型带来的变化时,应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建立标准化研发体系,拓展融资渠道,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商化转型 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发强度 投融资期限错配 资源编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化规律的定量模拟与验证
4
作者 曾鹏 魏然 魏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9-1779,共11页
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同样伴随着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间财政转移支付份额的“动态博弈”,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波浪形爬升的演化态势。本文通过对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化规律... 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同样伴随着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间财政转移支付份额的“动态博弈”,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波浪形爬升的演化态势。本文通过对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化规律基本原理的剖析,建模得出城市群财政演化规律的几何表达式;通过构建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得出中国城市群及所辖城市的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继而运用ArcGIS10.2对不同城市群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全局空间分析;并创建了城市群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强度与博弈门槛计算方法;最后使用模拟验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化规律进行拟合验证进而探究中国城市群的财政可持续性发展路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①中国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遵循波浪形爬升的演化规律;②截至2018年,除辽中南城市群外其余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城市群整体的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爬升速度为5.37%。中国城市群整体的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呈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区位特征,高质量区域由国家级城市群逐步向区域级城市群和地区级城市群扩散;③城市群各城市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博弈强度不断加大,但存在着博弈门槛值的限制,其中国家级城市群、区域级城市群和地区级城市群的博弈门槛值呈阶梯降低;④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爬升函数曲线得到了实践验证,可采用城市群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化规律的函数模型分析预测中国城市群的未来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律。进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中国各级政府引导城市群城市财政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政策激励、政府职能、财政管理以及宏观调控4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熵权TOPSIS 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中国城镇化政策响应
5
作者 程艺 袁嘉露 +1 位作者 刘海猛 崔怡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筛选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之后中国发布的32份全国性城镇化政策文件,剖析SDGs与中国城镇化政策的耦合关系和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政策较好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政策导向逐渐由数量累积转变为质量提升,由城乡二元转变... 筛选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之后中国发布的32份全国性城镇化政策文件,剖析SDGs与中国城镇化政策的耦合关系和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政策较好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政策导向逐渐由数量累积转变为质量提升,由城乡二元转变为城乡融合,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由单要素管理转向现代化系统治理,由强调硬件建设转变为多维统筹的软硬件协同推进。从空间指向来看,城镇化政策尤其关注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地区为顶点的“菱形”区域。中国城镇化政策与SDGs各目标的匹配不够均衡,SDG11内部子目标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已有政策对性别平等、清洁能源、城市遗产、城市灾害等子目标关注不足。未来应加强中国城镇化政策与SDGs的协同衔接,增强城镇化政策的区域协调与公平性,建立面向SDGs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制度,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镇化政策评估 新型城镇化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既有社区更新的可持续性评估:研究进展与分析框架
6
作者 李文竹 王润娴 +1 位作者 王培晓 孙彤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城市既有社区更新的可持续性评估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尽管当前已存在一系列旨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可持续性评估国际标准,然而,社区层面的可持续更新研究尚显薄弱,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及环境特征上具有独特性,且既有的评估框... 城市既有社区更新的可持续性评估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尽管当前已存在一系列旨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可持续性评估国际标准,然而,社区层面的可持续更新研究尚显薄弱,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及环境特征上具有独特性,且既有的评估框架构建及其权重分配往往受限于主观判断与地域局限,难以全面而精准地反映特定城市的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既有社区更新的可持续性综合评估框架。该框架涵盖层次结构的构建、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库的建立、要素权重的分配以及综合与单项评估结果的生成。通过整合地方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本研究旨在为城市社区更新提供精确的指导,并选择适合的可持续更新策略,进而促进城市既有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既有社区 持续评估 评价指标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理论-FBN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估
7
作者 刘冬华 张睿阳 郭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62,共8页
为提升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S理论和模糊贝叶斯网络(FBN)结合的应急能力评估模型。首先,从灾害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出发,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映射为贝叶斯网络(BN);然后,针对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确... 为提升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S理论和模糊贝叶斯网络(FBN)结合的应急能力评估模型。首先,从灾害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出发,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映射为贝叶斯网络(BN);然后,针对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确定性以及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引入改进DS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利用专家知识结合模糊集量化根节点的先验概率,采用事故树分析关键指标并利用排序质心法对基本事件概率赋值,通过FBN模型计算内涝灾害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和推理分析;最后,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利用GeNIe4.0软件生成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估BN模型,并得到该市的内涝灾害应急能力等级和敏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内涝灾害应急能力为良,影响应急能力的敏感指标为应急响应及时性、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性、应急处置专业性和内涝信息反馈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DS理论 城市内涝灾害 应急能力评估 城市雨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存芝 凌亢 +2 位作者 白先春 胡振宇 梅小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应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利用除拉萨以外的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并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 应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利用除拉萨以外的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并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的计算显示:就单个城市而言,资源与环境效率最高的城市是合肥,其次是沈阳、长春、长沙、济南,最低的是贵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分区域来看,资源与环境效率最高的是位于东北的城市,其次是位于东部和中部的城市,最低的是位于西部的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对资源与环境效率有显著影响;政府财力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外向度、人口质量对资源与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效率系数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彭程 陈志芬 +2 位作者 吴华瑞 孙想 姚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可持续发展是复杂城市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准确定量地评估和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可持续发展是复杂城市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准确定量地评估和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特征。首先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思路,将资源、环境投入作为输入指标,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输出指标,城市每年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空格局变化,探索其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关联模式、空间集聚状态和空间异质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升趋势明显;第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经济格局、行政级别存在较好拟合,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直辖市高于地级市的区域差异特征,地域之间差异正逐步缩小。从空间演变格局来看,2003年、2008年、2013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逐渐减弱;第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同时存在,整体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而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年提高,并呈局部高值空间聚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空分异 数据包络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变与调控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郑伯红 廖荣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作为特殊的经济区 ,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振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 ,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长阶段及演变特征 。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产业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逊 成洪山 陈章和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生态足迹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为案例,计算并分析了2001~2005年间广州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年人均生态需求为3.95527hm2?人-1,远大于供给,其中人们对化石燃料土地的生态需... 生态足迹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为案例,计算并分析了2001~2005年间广州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年人均生态需求为3.95527hm2?人-1,远大于供给,其中人们对化石燃料土地的生态需求占主要部分(72.67%)。五年间人均生态足迹逐渐上升,GDP生态足迹则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用STELLA软件对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的变化进行了相关预测。结果显示:2001~2025年广州市人均生态需求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为迅速,其原因是化石燃料土地的生态足迹需求上升较快而造成的。由此可见,化石燃料生态足迹的人均需求是影响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可持续发展 定量评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珂 刘丹 李国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0-214,共5页
近年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应着力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新环境下,政府应着重提升自己的资源汲取能力、行为规制能力、提供... 近年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应着力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新环境下,政府应着重提升自己的资源汲取能力、行为规制能力、提供服务能力,进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可持续发展 政府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基于网络结构DEA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卫未 王海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200,共9页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可获性、独立性以及DEA适用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基于SBM改进的网络结构DEA模型从人口、经...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可获性、独立性以及DEA适用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基于SBM改进的网络结构DEA模型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科技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该文选取了2012年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实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客观的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间的差异,为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评估方法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宏军 高志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3,共5页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区位的相对劣势,其发展存在着较大障碍,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市的...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区位的相对劣势,其发展存在着较大障碍,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影响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其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通过对克拉玛依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了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以此作为典型实例分析,希望能给其它类似的城市、区域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克拉玛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竞争优势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白鸥 李拓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7,共14页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动态能力 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森林城市 提高沈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丽娜 孙铁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81-183,219,共4页
从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的概念出发 ,论述了森林城市的特征和城市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沈阳市生态环境的现状、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森林城市的必要性 ,提出了建设沈阳森林城市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结构与功能 可持续发展能力 森林城市 建设原则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渔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再福 周子力 +2 位作者 王新伟 陈立侨 耿心礼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利用灰色相对关联分析方法对1981~2000年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并提出太湖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湖泊渔业 环境 定量评估 渔业资源 分析方法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小晴 许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研究,即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探讨.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研究,即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探讨.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级指标,又进一步细化为8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2000-2009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以重庆市为例的分析,可以得出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拿出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对制定政策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定量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震远 刘学功 赵新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能否承受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郑州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郑州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发展模型对郑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郑州可持续发展的时... 能否承受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郑州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郑州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发展模型对郑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郑州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特点,认为郑州可以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承受住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估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鹏 毕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8,共6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