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以人为本”角度反思我国的社会城市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芳 曾荣青 王慧艳 《西北人口》 2007年第2期45-47,50,共4页
社会城市化是城市化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激烈的转型中,社会城市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城市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加大对社会城市化的重视,并提出“以人为... 社会城市化是城市化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激烈的转型中,社会城市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城市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加大对社会城市化的重视,并提出“以人为本”城市化的相应对策。本文强调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包括城市居民、流动人口和农民在内的所有人都能享受城市文明,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城市化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贺韶伶 《湖湘论坛》 2005年第5期86-87,共2页
社会城市化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经济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的统一,是真正实现中国特色城市化之路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城市化 市场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高参简评《西部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3
作者 王子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简评 何炼成 韦苇 刘新权 西部大开发 目标模式 户籍制度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成军 王稳琴 刘大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09,共6页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何?是否能够适应并促进城市发展?基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的视角,通过对中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详细的阐述,再重新度量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何?是否能够适应并促进城市发展?基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的视角,通过对中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详细的阐述,再重新度量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演变进程经历三个阶段四个特征.在城市转型中,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有了明显改善,但存在空间城市化异常增长和社会城市化的忽视的状况,这将不利于城市技术创新,不利于产学研联盟信任环境构建,不利于城市发展创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社会城市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还是失衡——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祥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44-53,共10页
本文基于熵值法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失衡以及城市化各维度之间的发展失衡。首先,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渐次降低的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在各分... 本文基于熵值法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失衡以及城市化各维度之间的发展失衡。首先,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渐次降低的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在各分项城市化发展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其次,我国城市化各维度发展也严重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最为明显,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情况最为严重,中部地区的土地城市化速度最快,与产业城市化之间的失衡情况最为严重,西部地区各分项城市化的水平均不高,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城市化水平过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有效支撑不足。同时,社会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主导城市化维度,土地扩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进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引导力量;而以人口城市化为主导维度的城市数量最少,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本文还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社会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化发展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林萌 于伟宣 +3 位作者 罗可雨 董赛云 张中浩 肖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同步性整体上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上海-杭州湾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空间的法律结构与司法权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芒(译) 崔香梅(译) 《交大法学》 2016年第3期84-96,共13页
由"双重空间分割"形成的土地所有权以及与其相对立的公益之间关系建立的框架,形成了都市空间的古典型法律结构,但其本身难以回避或者会重新出现再生公地悲剧。日本1968年的城市规划法建立了"最小限度规制"原则,随着... 由"双重空间分割"形成的土地所有权以及与其相对立的公益之间关系建立的框架,形成了都市空间的古典型法律结构,但其本身难以回避或者会重新出现再生公地悲剧。日本1968年的城市规划法建立了"最小限度规制"原则,随着"城市型社会"和"缩小城市"的浮现,"协议模式"作为"权利模式"的补充制度,建立利害关系人之间交涉与调整的制度框架,显得越发重要。自2004年行政事件诉讼法修改以来,针对城市规划的争讼可能性正不断扩大。未来的司法判断,应更为注重程序化的作用,努力"促进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协议",并利用司法的事后性影响政策决定,再对城市规划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空间 城市规划法制 城市化社会 城市社会 缩小城市 公地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