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分割视角下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比较分析——基于2013年八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静 张卓 武舜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0,共16页
本文从户籍分割和地域分割视角对城市劳动力市场进行划分,尝试分层次对农民工、外来工人和本地工人三群体工资差异做比较研究。基于2013年八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忽略地域因素,对外来工人而言... 本文从户籍分割和地域分割视角对城市劳动力市场进行划分,尝试分层次对农民工、外来工人和本地工人三群体工资差异做比较研究。基于2013年八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忽略地域因素,对外来工人而言,会高估职业而低估培训、行业对其工资影响;忽略户籍因素,对农民工而言,会高估垄断行业而低估教育、好职业对其工资的影响。(2)回归结果显示,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群体各工资分位点影响显著;教育年限对三类群体影响存在差异。(3)分解结果显示,工资总体差异主要由工资差异中的不合理部分构成,这种趋势在高分位点处更为明显,其他统计量分解结果也支持以上结论。高低分位点工资差异的拉大是造成整体工资差异拉大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双重分割 工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与工资差异的演变——来自转换回归模型和工资差分解方法的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曲兆鹏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5,共10页
文章使用CHIP1995年和2002年的城市家庭调查数据,利用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假设进行了验证,同时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文章使用CHIP1995年和2002年的城市家庭调查数据,利用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假设进行了验证,同时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典型的二元分割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割程度显著地弱化;观察到的工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劳动者的个人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于歧视或其他观察不到的因素所带来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而所有制带来的工资差异也不容忽视。总的来说,经过十多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动态演变 城市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劳动力市场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海霞 罗守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4-595,597,共3页
运用新的模型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形成动态的均衡,社会就业量和工资不断提高,导致社会需求增加,从而劳动力需求也增加。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合理引入。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城市劳动力市场 转移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被引量:2
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43-43,共1页
2006年第二季度,有关部门对全国9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9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7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6.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126万人... 2006年第二季度,有关部门对全国9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9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7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6.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12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8.9%。99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373.3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386.8万人,求人倍率约为0.96。全国9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从业人员 供求信息 个体劳动 中国 统计分析 城市分布 用人单位 2006年二季度 部分城市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被引量:1
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2,共1页
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103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5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5.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10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 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103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5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5.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10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三季度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 城市分布 市区 大区域 人口 报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一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1-41,共1页
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11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1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6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3.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 912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11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1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6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3.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 912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个体劳动 城市分布 从业人员 市区 大区域 报送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101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47,共1页
2006年第四季度,有关部门对全国101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1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9亿,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7.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253万人,约... 2006年第四季度,有关部门对全国101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1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9亿,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7.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253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 统计分析 供求信息 城市分布 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50-50,共1页
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0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2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 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0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2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08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中国劳动力市场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 统计分析 供求信息 城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48,共1页
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94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75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5.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 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94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75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5.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195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3.1%。全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市场供求状况 中国劳动力市场 供求信息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 统计分析 城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1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3-53,共1页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 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 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0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全国10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状况 中国劳动力市场 供求信息 从业人员 个体劳动 统计分析 城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57,共1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16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8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028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16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8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02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劳动力市场 市场供求状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职业供求状况 个体劳动 城市分布 从业人员 市区 大区域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政府管制与中国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佳 丁金宏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0,11,共10页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限制,但地方政府借助户籍制度实行的隐性、间接管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来劳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 本地劳动力 外来劳动力 职业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程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杰 郭晓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3,235-236,共15页
现有关于农业户籍歧视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本地户籍劳动力与外来户籍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所受到的差别性工资待遇,而较少关注到城市户籍外来劳动力与农业户籍外来劳动力这两类群体间的工资差别与可能存在的歧视。但事实上,本地劳动力与... 现有关于农业户籍歧视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本地户籍劳动力与外来户籍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所受到的差别性工资待遇,而较少关注到城市户籍外来劳动力与农业户籍外来劳动力这两类群体间的工资差别与可能存在的歧视。但事实上,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可比性较差,外来劳动力之间的可比性较强;并且,农业户籍外来流动人口对同处外来人口中的不平等歧视待遇会更敏感。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含义。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究竟如何?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多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运用Oaxaca-Blinder模型的测算结果表明,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平均而言农业户籍歧视可以解释农业户籍流动劳动力和城市户籍流动劳动力工资差别的30%-40%。另外,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行业的农业户籍外来流动人口所受到的歧视具有差异性。进一步探索城市层面农业户籍歧视度的分布规律,还可以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层面农业户籍歧视度会出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特征。为了消除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有关方面要注重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加强对农业户籍人员应得利益的保护,要在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上消除落差,同时,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不同状况和特点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农业户籍 流动人口 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14
作者 赵平 赵继文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侵犯 权益保护 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 社会保障体系 义务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