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省 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从系统运行角度可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划分为生成机制、发展机制和演进机制。动力生成可分为标识、聚集和黏着3个阶段,动力发展可分为流动、溢出和涌现3个阶段,动力演进可分为锁定、内卷和涨落3个阶段。在一个周期内,对城市创新系... 从系统运行角度可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划分为生成机制、发展机制和演进机制。动力生成可分为标识、聚集和黏着3个阶段,动力发展可分为流动、溢出和涌现3个阶段,动力演进可分为锁定、内卷和涨落3个阶段。在一个周期内,对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机制进行拟合,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三角函数COS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动力机制 生成机制 发展机制 演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城市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红兵 向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6个创新投入及产出的指标和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作为决策单元,利用DEA方法对30个城市的创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6个创新投入及产出的指标和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作为决策单元,利用DEA方法对30个城市的创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饱和度作出评价,通过差额变量分析对4个非DEA有效的典型城市提出了对应的调整方案,并分地区对4种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方法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继 管顺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界定了城市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征,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子系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武汉市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能力 评价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聚效应下的城市创新系统探析——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嗣明 徐敏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研究集聚效应与城市创新系统的互动机制,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从集聚的角度,通过对集聚与城市创新的互动关系,来探讨城市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城市创新系统 武汉市 评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联动”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夏辉 夏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8,共6页
文中首先阐释"三区联动"创新网络的内涵,然后对城市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接着通过模型分析"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提高"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城市创新... 文中首先阐释"三区联动"创新网络的内涵,然后对城市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接着通过模型分析"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提高"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联动 区域创新网络 科技园区 城市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系统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50,共3页
本文将城市创新系统的理论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相结合,提出绵阳科技城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思路和方法,对于发挥绵阳科技优势、整合城市各类创新资源,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绵阳经济的腾飞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绵阳市 科技城 创新资源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 被引量:15
7
作者 隋映辉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 ,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 ,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系统创新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 ,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系统创新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个侧面 ,同时 ,也是城市创新域和产业系统链范围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城市创新圈” 生态系统 社会结构 科技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环境匹配视角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8
作者 黄昱方 徐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9,36,共7页
明确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生成机制可以为区域创新路径的选择指明方向,降低政策的成本与风险。城市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标识的匹配是创新的起点,匹配形成的黏着机制是创新动力的来源。以无锡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要素... 明确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生成机制可以为区域创新路径的选择指明方向,降低政策的成本与风险。城市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标识的匹配是创新的起点,匹配形成的黏着机制是创新动力的来源。以无锡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要素,包括城市现代化水平、政策环境、基本生活条件、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支持五个方面。将无锡市作为案例,分析了其现阶段的动力要素匹配情况,发现人力资源支持是目前无锡创新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环境 人与环境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比较研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余建清 吕拉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3,共5页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创新、区域创新和产业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得...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创新、区域创新和产业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得分上看,深圳略胜一筹,说明深圳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创新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各级指标上看,深圳在"生活生态"和"政府服务生态"等7个生态指标上相对于广州来说更具优势,而深圳在"财政金融生态"和"人才生态"指标上则不及广州;从"影剧院数量"等单个指标上看,广州远远超过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构建 广州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评价——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慈福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将自然资源与"废物"作为重要创新资源,遵循"6R"原则、区域公平原则和代际公平原则,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 本文提出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将自然资源与"废物"作为重要创新资源,遵循"6R"原则、区域公平原则和代际公平原则,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知识流、技术流、价值流协调运行,构建循环型创新网络。然后将此循环型创新网络与城市循环型创新环境进行循环和协同演化,形成以循环型知识、循环型技术、循环型产品和循环型服务为主要创新产出,区域之间闭环型创新链环节合理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循环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南为例,进行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评价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 概念 基本特征 评价指标体系 调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评述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韩振海 李国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6,71,共4页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用于分析研究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结构的重要理论 ,在指导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发展时间为序 ,试图描绘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过程 ,评述在此期间所出现的各种流派 ,并对该理论今后的发展...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用于分析研究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结构的重要理论 ,在指导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发展时间为序 ,试图描绘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过程 ,评述在此期间所出现的各种流派 ,并对该理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竞争力 产业竞争结构 熊彼特 宏观调控 区域创新系统 城市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杭州数据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雪锋 王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但是智慧城市在要素集聚的基础上渗透了新兴信息技术,使得创新效应倍增,这一判断尚未引起学界重视。从系统集成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诱发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01—2013年... 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但是智慧城市在要素集聚的基础上渗透了新兴信息技术,使得创新效应倍增,这一判断尚未引起学界重视。从系统集成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诱发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01—2013年的时间跨度,对杭州市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杭州市智慧城市的核心解释变量宽带网络接入户数、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投资额、网络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企业数对技术创新效应代表性指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授权量以及新产品产值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投资额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及新产品产值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网络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企业数对专利申请授权量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集成 智慧城市 技术创新效应 诱发机制 智慧杭州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演进及热点前沿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贵 姜兴 蔡盈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4期36-45,共10页
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2000—2020年CNKI、WOS数据库中有关区域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随时间变化呈现相似趋势,在外部政策导向下,可分为平缓期、缓增期... 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2000—2020年CNKI、WOS数据库中有关区域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随时间变化呈现相似趋势,在外部政策导向下,可分为平缓期、缓增期和激增期三个阶段;对城市群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国内学者在区域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特征、演进机理、量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程;国外学者则更关注企业管理中的平台生态、创新网络和商业生态;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技术创新、生态创新、制度创新、知识转移、区位聚集等创新形式与路径。未来在研究内容、视角、方法方面可以围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系统与空间、产业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创新指标选取标准等方面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审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顾瑜婷 梅强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3-165,共3页
城市创新系统是连接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桥梁,对于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创新能力的评审是城市创新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遵循城市创新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综合性的原则,构建城市创新能... 城市创新系统是连接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桥梁,对于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创新能力的评审是城市创新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遵循城市创新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综合性的原则,构建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审模型对某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窦园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1-174,共4页
文章从智慧的视角出发,分析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智慧性内涵,构建了包含智慧载体和智慧交互两个维度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我国35个主要城市,在搜集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样本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智... 文章从智慧的视角出发,分析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智慧性内涵,构建了包含智慧载体和智慧交互两个维度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我国35个主要城市,在搜集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样本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智慧性进行计算,给出样本城市的评价得分及排名。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偏低,且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之间、不同分指标之间、同一维度指标不同城市之间的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均需注重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智慧性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驱动城市创新发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雪伟 方浩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3,共9页
促进城市创新发展是应对全球经济转型挑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资本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社会资本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主题,从回答什么是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什么是城市创新中的社会... 促进城市创新发展是应对全球经济转型挑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资本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社会资本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主题,从回答什么是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什么是城市创新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城市创新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和怎样检验社会资本与城市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四个问题着手,对既有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结果发现,尽管相关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分别对社会资本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实证检验,但仍然缺乏对两者更精细的关联分析与因果机制分析,应在理论、方法、指标测度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创新 城市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延广 龙如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9,共5页
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选取了7个指标,用以评价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VensimPLE软件,以南京市为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教育投入、系统的创新效率、企业科技投入以及政府科技投入对城市创新... 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选取了7个指标,用以评价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VensimPLE软件,以南京市为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教育投入、系统的创新效率、企业科技投入以及政府科技投入对城市创新产出影响显著,其中企业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大于政府科技投入对其的影响,据此给出了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城市创新系统 仿真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与组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5
18
作者 吕拉昌 孟国力 +1 位作者 黄茹 孙飞翔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协同创新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授权专利合作,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联系,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经历了初级发...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协同创新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授权专利合作,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联系,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2000—2005年)、增强发展阶段(2005—2010年)和扩展与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5年)。从空间发展角度来看,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中心,在网络中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京津冀城市群逐步形成"双核+多节点"的创新网络格局。围绕主要城市的创新,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形成一些小组团创新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系统 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 创新网络演化 京津冀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拓新 雄安使命--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综述
19
作者 石敏俊 林思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20-25,共6页
雄安新区已步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同步进行的阶段,应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加速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一方面,加快建成与京津相应的域内“第三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承上启下的辐射带动和纽带节点作用... 雄安新区已步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同步进行的阶段,应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加速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一方面,加快建成与京津相应的域内“第三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承上启下的辐射带动和纽带节点作用,支撑三省市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和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加快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努力建设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全球标杆城市 绿色低碳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