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功能分工、技术进步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化——基于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齐讴歌 赵勇 白永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84-95,共12页
从城市群功能分工角度解释了中国城市体系中的城市分化现象,使用中国2003—2015年城市群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证实,城市群功能分工演进会导致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化。使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 从城市群功能分工角度解释了中国城市体系中的城市分化现象,使用中国2003—2015年城市群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证实,城市群功能分工演进会导致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化。使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城市群功能分工演进导致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化的主要途径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城市分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结构及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客观现象,应避免采取普遍的空间导向性政策进行干预。对于效率分化比较严重的城市群,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城市两极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在促进城市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避免户籍政策与公共资源投资布局政策效应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功能分工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差别特征:由城乡两极分化向城市两极分化转变的理论与对策
2
作者 朱镜德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50-156,共7页
目前中国劳动收入差别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别严重;然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这一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近年来,中国城市开始涌现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其根本原因是,转轨期间大量低文化特征的农民工与下岗工人会集于城市次级... 目前中国劳动收入差别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别严重;然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这一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近年来,中国城市开始涌现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其根本原因是,转轨期间大量低文化特征的农民工与下岗工人会集于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极大抵消了劳动力需求扩张可能带来的工资增长,这与产业结构急速升级条件下高级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张明显强于劳动力供给从而引致工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理论认为,随着次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工资的下降,城市劳动收入差别趋于扩大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别 城乡两极分化 城市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近半城市化与去城市两级分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文琼 刘建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普遍选择的就近半城市化路径中,人口迁徙具有可逆性:一是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可逆性,二是从大城市回流到中小城市的可逆性。这两种可逆性勾勒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城市两极分化"机制:类贫民窟作为物理载体...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普遍选择的就近半城市化路径中,人口迁徙具有可逆性:一是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可逆性,二是从大城市回流到中小城市的可逆性。这两种可逆性勾勒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城市两极分化"机制:类贫民窟作为物理载体仍然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但在可逆过程中,它并不会形成一个刚性的城市社会贫民阶层,进而这种可逆性成为城市社会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特大城市也会产生,但在可逆的过程中,作为纯资源接受者的中小城市将获得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契机,从而这种可逆性也构成了城市体系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类贫民窟 人口迁徙 城市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地规模、个体收入差距和城市规模分化
4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冯柏睿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27,共19页
文章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个体选择的微观机制,考察了出生地规模对个体收入的时间效应、空间异化效应、代际传递效应和迁移效应;从出生地规模这一独特的视角,解释了收入差距持久性的成因。研究发现:出生地作为个体的初始禀... 文章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个体选择的微观机制,考察了出生地规模对个体收入的时间效应、空间异化效应、代际传递效应和迁移效应;从出生地规模这一独特的视角,解释了收入差距持久性的成因。研究发现:出生地作为个体的初始禀赋对个体未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出生地规模越大,个体的未来收入越高;这一效应伴随个体在出生地的成长时长增强,并依据不同城市的特征产生空间异化效应。另外,出生地规模不仅影响了个体的未来收入,也对个体的迁移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个体的迁移选择又进一步引起了城市规模分化。具体而言,出生地城市规模越大的个体迁移概率越大,且出生地城市规模越大的个体越趋向迁移到比出生地规模更大的城市;而迁移个体的迁移次数越多,出生地规模的收入效应越强。基于上述出生地规模对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迁移效应,家庭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将趋于迁往规模更大的城市,这将引起城市规模分化加剧。文章证实了初始禀赋对个体收入影响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并为城市规模和个体收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地规模 收入差距 城市规模分化 人口迁移 代际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谷卿德 石薇 王洪卫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2,共9页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3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不同类型产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呈"U"型,制造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服务业对房...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3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不同类型产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呈"U"型,制造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服务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服务业的过度集聚可能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下行压力;在细分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对房地产价格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房地产价格 城市分化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