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建国 李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9,共21页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正向效应具有逐步上升趋势,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仍得以验证。异质性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效应在西部通道、大中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更加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中欧班列途径的国家数量、目的地类型、物流运输能力对中欧班列开通的促进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中欧班列开通的政策效应存在最优距离,其影响范围大致处于200公里以内。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来提升城市出口韧性;拓展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出口韧性的独立效应以及二者协同效应均显著促进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应强化中欧班列战略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并充分考虑政策辐射范围的最优距离,进一步释放中欧班列更大的贸易通道潜能,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城市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泽虎 管俊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8,共12页
人工智能技术正塑造着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中国出口贸易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并保持出口韧性提供了机遇。采用2009—2021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首先,人工... 人工智能技术正塑造着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中国出口贸易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并保持出口韧性提供了机遇。采用2009—2021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首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增强了城市出口韧性。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成本节约、创新促进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渠道提升城市出口韧性。再次,人工智能技术对出口韧性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跨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对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强化效应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智能技术对非资源城市、低物质资本城市、高人力资本城市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好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交通基础设施较好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城市出口韧性 人力资本 技术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