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模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雪帆 李保峰 陈宏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向着更高、更密的方向发展,高层化和高密度化城市发展模式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的同时,还影响城市热收支平衡,改变了城市环境及微气候。本研究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2050年武汉市人口增长速率不... 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向着更高、更密的方向发展,高层化和高密度化城市发展模式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的同时,还影响城市热收支平衡,改变了城市环境及微气候。本研究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2050年武汉市人口增长速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建筑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为实现城市尺度的气侯模拟预测研究,本文详细介绍并采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型(UCM)的中尺度气象预测模拟模型(WRF),并通过对武汉市内典型路段的实地测量验证此模拟模型的精确度。在研究方法得到验证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高层化及高密度化两组六个案例。通过对这六个案例的模拟分析,比较探讨了应对人口增长的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模式对夏季城市气温、风速等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两种城市发展模式对日益增长的人工热排放的应对。最终,总结、归纳出高密度化和高层化发展模式的适用区域、优缺点及适用策略,为城市规划设计决策者提供定量化的数据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气象模拟模型 城市冠层模型 城市环境及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河南省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家宏 骆卓然 +2 位作者 张永祥 周晋军 邵薇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耦合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区域极端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与实测降水的空间分布更为接近,耦合模拟得到的平均降水量比未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模拟结果高12.1 mm;人工耗水改变了区域的水热耦合平衡,促进了城市区域对流性降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极端降水 城市冠层模型 WRF模式 绝对湿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空间微气候调节的城市与水体相互影响作用研究——以水网城市武汉为例
3
作者 周雪帆 张帅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文章以水网城市武汉为例,旨在讨论城市与水体之间的气候调节影响作用,并找到应对城市高强度发展的生态空间调节策略,改善城市气候环境。在中尺度气象模式中构建了高分辨率城市冠层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季节水体的微气候调节作用,发现:夏... 文章以水网城市武汉为例,旨在讨论城市与水体之间的气候调节影响作用,并找到应对城市高强度发展的生态空间调节策略,改善城市气候环境。在中尺度气象模式中构建了高分辨率城市冠层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季节水体的微气候调节作用,发现:夏季水体对城区有明显的降温效果,日间平均降温幅度达到0.5℃;过渡季(秋季)日出前水体对地表气温增幅达0.6℃,能够有效缓解辐射逆温现象;冬季夜间水体将主城区风速提升了0.2m/s,能够帮助城市空气污染物的疏散,减少雾霾现象。此外,建筑密度的升高增强了水体与高空的对流换热,而城市容积率的升高则削弱了水体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水体 中尺度气象模拟模型 高分辨率城市冠层模型 城市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风环境仿真计算研究简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志浩 曹慧哲 +1 位作者 王宇航 李彪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10期9-13,18,共6页
随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筑风环境的日益重视,对其进行预测仿真计算已逐渐成为设计规划中必要环节。通过精细的CFD模拟以及城市冠层模型模拟方法对建筑群不同条件下的风环境进行模拟仿真,可以直观、定量地对建筑群风环境和微气... 随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筑风环境的日益重视,对其进行预测仿真计算已逐渐成为设计规划中必要环节。通过精细的CFD模拟以及城市冠层模型模拟方法对建筑群不同条件下的风环境进行模拟仿真,可以直观、定量地对建筑群风环境和微气候进行分析和评价。文中从计算设计角度对两种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两种方法在建筑风环境上的应用进行总结对比,探讨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计算模拟过程以及特点,为热岛效应评估、基于气候的城市规划、建筑外环境优化、建筑节能设计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风环境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城市冠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