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郭雪莲
许嘉巍
吕宪国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2,66,共4页
-
基金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东部退化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研究"项目(20001112)资助
-
文摘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分离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最大,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分离度和均匀度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证明,在城市景观中,不透水斑块重要值一定时,合理配置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可以有效调控城市降水蓄渗量。
-
关键词
城市典型下垫面
空间构型
降水蓄渗率
-
Keywords
typical urban underlying surface
spatial structure
rainfall infiltration rate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城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郭心仪
张守红
王国庆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1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28,52121006,52079026)。
-
文摘
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也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垫面改变导致城市河流洪峰增大,河流污染加剧。基于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四种典型城市下垫面的5场降雨径流监测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污染水平、径流水质变化特征和初始冲刷效应。结果表明:(1)4种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总氮质量浓度均属于劣Ⅴ类水;四种下垫面的总磷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磷质量浓度优于Ⅳ类水的频率分别为80%、16%、88.46%和5.56%;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范围分别是7~798、15~569、10~871和44~378 mg/L。(2)总氮和总磷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砖砌路面>绿地>沥青屋面>油毡屋面;总悬浮物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绿地>砖砌路面>油毡屋面>沥青屋面。(3)中雨情景下各下垫面不同污染指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小雨情景下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下垫面的各污染指标浓度较高。(4)各下垫面污染物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均为:总悬浮物>总磷>总氮;各下垫面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为:沥青屋面>油毡屋面>砖砌路面>绿地。(5)沥青屋面和油毡屋面降雨径流中的总悬浮物和总磷具有较好的同源性,而砖砌路面降雨径流中的总磷与总氮和总悬浮物都具有较好的同源性。综合而言,各下垫面总氮和总悬浮物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远超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可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浓度。
-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城市典型下垫面
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
变化特征
初始冲刷效应
-
Keywords
rainfall runoff
typical urban underlying surfaces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EMC)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itial scour effect
-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