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与重塑: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虚实交互的实践面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怡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9,共7页
在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传统阅读环境持续遭遇网络与数字化升级的挑战,继而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交互协同中寻求转型和创新,通过塑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为市民阅读提供新的感知体验和阅读想象。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虚实交互... 在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传统阅读环境持续遭遇网络与数字化升级的挑战,继而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交互协同中寻求转型和创新,通过塑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为市民阅读提供新的感知体验和阅读想象。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虚实交互的实践中,物理空间通过融入虚拟呈现,使得两种空间的相遇,叠加凝聚时尚感,推动公共阅读空间向生活美学空间转型;人工智能的线下应用以科技赋能的方式助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智慧建设;阅读场景的双重交织促生沉浸式阅读,强化阅读内容的立体感和读者在场感;阅读共同体社群的联结点从“地缘”“趣缘”延伸到相近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阅读新感受。通过维护阅读价值,探寻阅读空间中人体延伸的意义和目标,以及促使两种空间从共存演化为“共美好”,将有助于实现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规则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阅读 物理空间 虚拟空间 交互协同 实践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 Library”视角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侧改革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艳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1,共8页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LIBRARY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拓展全民阅读新路径 被引量:9
3
作者 于丹 袁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作为传承文化与传播文明的重要路径,全民阅读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繁荣昌盛。"十四五"时期,全民阅读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使命。"有书可读与有地方读书"是社会各界首要面对的议题。文章探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 作为传承文化与传播文明的重要路径,全民阅读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繁荣昌盛。"十四五"时期,全民阅读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使命。"有书可读与有地方读书"是社会各界首要面对的议题。文章探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特点、建设现状、功能效用和发展路径,以期在多元共建中提升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力,在书香氛围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谱写全民阅读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全民阅读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场景中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价值重塑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淼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3,共4页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阅读实践的中介空间,其价值在数字传播场景中得以重塑。数字传播时代应从空间性、身体性、交往性三个维度阐释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价值,其中涉及以城市空间为媒介的阅读体验,以身体参与为形式的声音实践,以知识社群为...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阅读实践的中介空间,其价值在数字传播场景中得以重塑。数字传播时代应从空间性、身体性、交往性三个维度阐释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价值,其中涉及以城市空间为媒介的阅读体验,以身体参与为形式的声音实践,以知识社群为连接的交往网络等新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阅读公共 新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宏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4,共3页
在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中,相比许多政府部门及城市图书馆和文化企业,目前大多数出版社处于比较疏离的位置,这与出版社作为内容和阅读产品的生产者、供应者及阅读推广的国家队地位角色不相匹配。出版社积极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 在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中,相比许多政府部门及城市图书馆和文化企业,目前大多数出版社处于比较疏离的位置,这与出版社作为内容和阅读产品的生产者、供应者及阅读推广的国家队地位角色不相匹配。出版社积极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需要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特点、出版社的出版特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数字融合出版发展几个方面,明晰其参与策略,并选择有效的参与模式。在此过程中,出版社还需处理好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中几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 策略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