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规划标准研究——走向全龄友好社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佳文 胡继元 +2 位作者 王建龙 王思源 牟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对我国社会福利设施体系提出了新目标。既有的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体系、设施功能、规划标准等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我国社会福... 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对我国社会福利设施体系提出了新目标。既有的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体系、设施功能、规划标准等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以面向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既有设施体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相关设施规划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反馈,对新时代国家层面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规划标准的修订提出了总体思路,并从体系完善、级配方式、指标修订、选址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 规划标准 老年人 儿童 残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
作者 魏德样 陈国艺 +2 位作者 曾梓铭 林舒婷 张文静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6,F0003,共14页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北京市不同类型公共体育设施呈现多核心-错落型、单核心-扩散型和空心型-副中心分布3种模式,整体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式圈层结构;人口在宏观上呈现“一个核心”的分布特征,在微观上则呈现“多中心”的分布特征。2)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不足,匹配水平呈现由中心乡镇(街道)向外围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市乡镇(街道)的空间匹配具有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匹配程度呈现“一主一次大区块”的特征。3)建设强度和居民活动强度是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住宅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形条件和区位特征是一般影响因素。研究建议:1)建立多源数据驱动下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匹配的动态监测体系;2)实施“中心提质”与“外围补量”的公共体育设施差异化配置;3)创新“公平优先”与“效率导向”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设施 人口 空间匹配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策略探究
3
作者 李兴振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6-379,共4页
目的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更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阐明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交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美感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目的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更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阐明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交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美感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作用。方法从便捷功能、安全可靠、创新独特、合理适度及功能性五大原则入手,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设计策略,包括注重地域性文化融入、尊重人体工程学与无障碍设计、强调设施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以期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结论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需要设计师结合多维因素进行深度调研与创新探索,以满足公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从而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人性化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城市公共中心建设有效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服务设施与人群活动匹配关系的数据分析视角
4
作者 高文秀 易敏仪 +1 位作者 王洁 刘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文章利用手机信令和POI等多源数据分析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域和人群公共活动集聚区域的空间协同性,甄别深圳市公共中心的建设有效性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深圳市公共中心的建设有效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地理区位差异,且在服务设施构成、... 文章利用手机信令和POI等多源数据分析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域和人群公共活动集聚区域的空间协同性,甄别深圳市公共中心的建设有效性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深圳市公共中心的建设有效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地理区位差异,且在服务设施构成、到访人流规模和实际服务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公共中心周边居住人口规模、公共交通可达性、各类服务设施实际服务效用对公共中心建设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中心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 公共活动集聚区 建设有效性 多源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人才流入与城市空间效率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新月 田伟腾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空间均等两方面衡量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呈现倒U型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2)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均等均会因城市不同的行政等级和发展阶段而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3)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实证验证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进而促进城市空间效率的提升。因此,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标准,提出缓解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空间不匹配的问题;增加教育、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在城市外围区域的投入;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差别地分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通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提升城市宜居性,进而吸引人才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 城市空间效率 人才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语义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6
作者 张丁伟 李雅璠 +1 位作者 田静雯 周洪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在使用体验感、满足现代市民多元需求以及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互动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语义设计视角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特征和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扩展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效能,提高城市居...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在使用体验感、满足现代市民多元需求以及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互动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语义设计视角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特征和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扩展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效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体验满意度。研究通过阐释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语境、产品语义设计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共设施交互式语义设计模型,以解读其产品属性特征。结合上海北蔡公厕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研究发现城市公共设施具有显著的公用功能属性、产品设计属性、在地文化属性和情感互动属性,这些属性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符合用户期望和社会价值的语义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空间的适用性、使用效能和用户满意度,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本研究为城市公共产品设施的语义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旨在提高城市公共产品设施的设计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产品属性 语义设计 用户需求 交互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7
作者 上官紫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0,463,共5页
目的 探讨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功能及设计方法,为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从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功能入手,对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与公共设施设计关联展开论述,并从三个方面对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方法... 目的 探讨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功能及设计方法,为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从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功能入手,对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与公共设施设计关联展开论述,并从三个方面对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展开探究。结论 城市休闲广场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城市特色,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设计人性化公共设施,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实现可持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休闲广场 公共设施 地域文化 人性化 绿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策略——以上海市乡村为例
8
作者 王怡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46,共8页
立足超大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时代特征与需求,针对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从配置标准、空间供给、服务提升、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探索超大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策略,并以上海市为例,梳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的实践与策略,旨在为... 立足超大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时代特征与需求,针对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从配置标准、空间供给、服务提升、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探索超大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策略,并以上海市为例,梳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的实践与策略,旨在为其他超大城市开展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乡村 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策略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化应用的北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9
作者 徐阳丽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166-168,202,共4页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在人们精神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之下尤为凸显。以北海市为例,探讨情感化理念与城市公共设施的关系,分析城市公共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公共设施设计原理,提出对北海城市公共设施建...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在人们精神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之下尤为凸显。以北海市为例,探讨情感化理念与城市公共设施的关系,分析城市公共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公共设施设计原理,提出对北海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起到一定导向作用的一系列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市 城市公共设施 情感化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曼琦 刘蕖 魏新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这一重要城市整体特性视角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类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为考察对象,量化测度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设施的异质性影响,并检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分布和地方财政自主权对上述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多数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高财政自主权强化了紧凑城市建设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挤出效应,而设施规模越分散,城市紧凑度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几何正向影响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设施规模分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落空间”到“活力空间”: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雪默 任叶挺 +1 位作者 陈元欣 李京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是一种有机更新,常以“失...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是一种有机更新,常以“失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针灸式”的改造理念,以“渐进式”为更新策略,以“参与式”为规划设计,触发周边环境的更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式主要包括桥下空间活化、屋顶空间激活、滨水区域再生、公园绿地嵌入、畸零空间修复等。当前面临的困境:改造成本较高,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公众参与,脱离社区实际;忽视文化传承,过度商业化;政策难以落地,建设难度增加;设计缺乏论证,存在安全隐患。据此提出推进策略: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倡导公民参与,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小微改造切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强化部门合作,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设施安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微更新 失落空间 城市针灸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4
12
作者 孙钰 崔寅 冯延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产生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水平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至关重要。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大直辖市的...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产生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水平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至关重要。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大直辖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指导政策与建设水平,是影响其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四大直辖市可以采取提高建设水平、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等方式,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三大效益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组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E-GSC-S”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海峰 范周 柳鹏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5-153,195,共10页
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公益视角”构建了社会化运营的“E-GSC-S”模型,系统梳理了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城市居民在运营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 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公益视角”构建了社会化运营的“E-GSC-S”模型,系统梳理了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城市居民在运营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角色定位、功能职责以及相互关系,并对三者在推动社会化运营中应该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论述。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是在坚持政府主导责任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提升设施服务效能的一种新探索。就全国范围而言,社会化运营还是新兴事物,其发展和成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各城市在国家宏观指引下,根据自身经济基础、社会力量发展水平、市民参与意识等多种因素,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地推进,有序构建起一个多元共治、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切实提升设施的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 社会化运营 “E-GS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秩序视阈下的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子然 朱曦 唐鸿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1-385,424,共16页
目的城市公园作为典型室外公共空间之一,其使用者的多样性、空间环境的复杂性、时间变化的异质性等不确定因素,往往给设计师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连续不断的时间中,探究使用者的空间行为规律,并根据其行为特征提出可供设计师参考的,具... 目的城市公园作为典型室外公共空间之一,其使用者的多样性、空间环境的复杂性、时间变化的异质性等不确定因素,往往给设计师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连续不断的时间中,探究使用者的空间行为规律,并根据其行为特征提出可供设计师参考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城市公园有机秩序出发,应用分时行为地图注记法,按不同时间层段研究城市公园空间中的用户行为。结果通过对上海市内不同行政区划的14个公园展开为期半年(共计2538人次)的田野调查,发现了各类用户行为与设施设计间的“错位”问题,提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应在原有追求局部设计人性化的基础上,对于跨时间段的空间及其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优化,尊重空间使用者的使用逻辑及其活动时间秩序规律的有机秩序化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归纳分析构建了城市公园宏、中、微观有机秩序模式,解析有机秩序时间分层段结构的空间行为。结论公园中公共设施的有机秩序化设计能长期有效地满足不同时段不同用户的需求,并通过设计鼓励促进空间中小群活动的产生,同时带动空间活动达到理想的有机秩序的状态。有机秩序化设计关注的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持续产生的“人性化”设计体验,是对于原本“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秩序 城市公园 公共设施 设计方法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导向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15
作者 李秉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文化是城市之魂,亦是城市精神、价值理念的名片。而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气息以及自然、人文特色必须依托城市公共设施得以体现和传播。这意味着城市公共设施要与设计要与城市文化风格协调一致。然而... 文化是城市之魂,亦是城市精神、价值理念的名片。而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气息以及自然、人文特色必须依托城市公共设施得以体现和传播。这意味着城市公共设施要与设计要与城市文化风格协调一致。然而,当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者们受多元建筑文化、理念的影响,盲目求新,使得旧有的城市肌理面临被替代、覆盖的危险,城市形象由“千城千面”变成了“千城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设计 城市肌理 千城一面 城市形象 文化导向 人文特色 艺术气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
16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2期67-67,共1页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近日撰文认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是衡量基础设施部门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他们通过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近日撰文认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是衡量基础设施部门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他们通过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城市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及投入规模不协调的现象。其原因在于,一些大型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发展压力,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庞大的社会需求而言仍然表现为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社会效益评价 数据包络模型 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设施投入 投入规模 社会发展 部分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8
17
作者 孙德芳 秦萧 沈山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7,共8页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研究注重配置可达性与评价研究,国内注重布局与标准研究。结合国内研究的不足,指出我国城市公共服...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研究注重配置可达性与评价研究,国内注重布局与标准研究。结合国内研究的不足,指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后续研究应注意拓宽研究案例范围;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体系;创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研究和关注数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 进展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指引》介绍 被引量:50
18
作者 周岚 叶斌 徐明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
城市公共设施事关老百姓每天的生活。随着住房由计划经济下的“产品”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的特性转变,围绕商品住宅开发的配建公共设施的纠纷和摩擦日增,这种状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办法如何改革以适应... 城市公共设施事关老百姓每天的生活。随着住房由计划经济下的“产品”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的特性转变,围绕商品住宅开发的配建公共设施的纠纷和摩擦日增,这种状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办法如何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将《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指引》制定过程中的相关思考整理成文,期望和全国同行一起共同探讨适合市场经济制度的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公共设施 配套规划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概述 被引量:27
19
作者 孙艺 宋聚生 戴冬晖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共7页
在总览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点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发现国外研究集中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和可达性、服务绩效和居民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而国内研... 在总览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点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发现国外研究集中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和可达性、服务绩效和居民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而国内研究集中于设施配置标准、布局评价及规划选址与布局、配置现状及满意度评价三方面。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分别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配置研究的差异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设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品牌文化构建的泰州公共设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晶晶 沈小华 +2 位作者 陆叶 韩非 曹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城市品牌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城市品牌文化建立和应用的意义,论证公共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州三水湾景区的实际状况,以三水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应用为例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 目的探讨城市品牌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城市品牌文化建立和应用的意义,论证公共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州三水湾景区的实际状况,以三水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应用为例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结论在公共设施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并将其转化为视觉文化元素加以应用,从而实现环境设施与城市品牌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品牌文化 公共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