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与大众健身需求状况 被引量:5
1
作者 申培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与大众健身的需求问题及现状进行调查,结论:建议政府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的财政力度,进一步制定健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政策;建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城市规划部门...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与大众健身的需求问题及现状进行调查,结论:建议政府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的财政力度,进一步制定健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政策;建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城市规划部门要制定专项体育设施规划;体育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监管力度和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大众健身 城市规划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现实境遇与对策:一种人口地理学视角——以重庆主城区为案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冬梅 赵扬 范安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以重庆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探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集中度之间的协整性。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优化问题,城市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较...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以重庆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探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集中度之间的协整性。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优化问题,城市主城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缺乏合理规划,与人口集中指数存在明显的非稳定性和不协整性(单整介数分别为1和2),未来应在加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体育事业资金投入方向、社会体育指导员空间布局等方面做出努力,这也是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共享"理念的基本逻辑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重庆主城区 GIS技术 人口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3
作者 魏德样 陈国艺 +2 位作者 曾梓铭 林舒婷 张文静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6,F0003,共14页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 实现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匹配度测算方法,揭示超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北京市不同类型公共体育设施呈现多核心-错落型、单核心-扩散型和空心型-副中心分布3种模式,整体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式圈层结构;人口在宏观上呈现“一个核心”的分布特征,在微观上则呈现“多中心”的分布特征。2)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不足,匹配水平呈现由中心乡镇(街道)向外围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市乡镇(街道)的空间匹配具有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匹配程度呈现“一主一次大区块”的特征。3)建设强度和居民活动强度是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空间匹配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住宅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形条件和区位特征是一般影响因素。研究建议:1)建立多源数据驱动下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匹配的动态监测体系;2)实施“中心提质”与“外围补量”的公共体育设施差异化配置;3)创新“公平优先”与“效率导向”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设施 人口 空间匹配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共建、行动共治、利益共享: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殿祥 胡庆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在... 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在厘清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搭建“主体-行动-利益”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包括主体维度“人人有责”,行动维度“人人尽责”,利益维度“人人享有”;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面临共同体成员主体失位、行动失序与利益失衡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推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以主体共建为基础,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有责”;以行动共治为核心,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尽责”;以利益共享为保障,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人人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治理 治理共同体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民健身 城市社区 新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治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运行模式与生成逻辑——基于多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叙 王占坤 +1 位作者 刘露 高奎亭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8,共12页
智慧治理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型范式与高阶形态,对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由“量”的合理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在搭建“目标—行动—效能”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上海... 智慧治理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型范式与高阶形态,对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由“量”的合理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在搭建“目标—行动—效能”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上海市、南京市、嘉兴市三地运用智慧治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具有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对不同类型的运行模式进行经验性总结,形成类型学解释,并归纳其生成逻辑。研究发现,智慧治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运行模式包括终端服务、平台整合和综合应用3种类型,通过多案例分析,提炼智慧治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共性、差异与不足。为进一步理解智慧治理促进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运行模式,研究从目标、行动和效能3个层面阐述其生成逻辑,即目标导向逻辑上,价值理性下治理成果从“少数受益”到“人人享有”;行动赋能逻辑上,工具理性下治理方式从“人工操作”到“数字嵌入”;效能提升逻辑上,“价值—工具”理性下治理功能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智慧治理 城市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 高质量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的主要模式、问题审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元欣 王星玥 +2 位作者 时宵 杨金娥 徐杰忠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3,共12页
将体育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与全域布局之中,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是拓展体育空间的新理念、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就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梳理总结了4类模式,即闲置空间... 将体育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与全域布局之中,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是拓展体育空间的新理念、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就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梳理总结了4类模式,即闲置空间体育元素激活模式、绿色空间体育场景营造模式、道路空间体育网络规划模式、广场空间体育功能叠加模式。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理念滞后、政策保障与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综合考量不够、运维管理与保障力度有待加强等困境,并据此提出推进策略:转变体育场地建设理念,借力城市更新补齐短板;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构建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各类空间资源,按需布局体育场地设施;强化运维服务保障体系,促进空间利用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体育化利用 主要模式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中平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7
作者 潘辰鸥 樊炳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增长极、以完善区域协调政策、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平衡点,以标准、财政和技术驱动的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极两点三驱动”理论框架,通过差异化的均等化战略、提升城市群均等化供给水平、完善均等化评估监测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各要素的互动共生、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性、系统性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 极化中平衡 城市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落空间”到“活力空间”: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4
8
作者 方雪默 任叶挺 +1 位作者 陈元欣 李京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是一种有机更新,常以“失...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是一种有机更新,常以“失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针灸式”的改造理念,以“渐进式”为更新策略,以“参与式”为规划设计,触发周边环境的更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式主要包括桥下空间活化、屋顶空间激活、滨水区域再生、公园绿地嵌入、畸零空间修复等。当前面临的困境:改造成本较高,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公众参与,脱离社区实际;忽视文化传承,过度商业化;政策难以落地,建设难度增加;设计缺乏论证,存在安全隐患。据此提出推进策略: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倡导公民参与,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小微改造切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强化部门合作,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设施安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微更新 失落空间 城市针灸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驱动因素与生成路径——基于fsQCA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润晨 李燕领 +1 位作者 马弘宇 牛瑞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0,共10页
为厘清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的驱动因素并探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6个典型案例的治理驱动因素与实践策略选择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给标准、保障制度及... 为厘清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的驱动因素并探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6个典型案例的治理驱动因素与实践策略选择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给标准、保障制度及居民参与是提升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的核心条件,在治理实践中主体间充分发挥互动合作是有效改善治理现状的充分条件。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提升要素的组态路径包括:“保障制度+数字技术”的双核驱动型路径、“供给标准+资源整合+居民参与”的均衡驱动型路径、“供给标准+居民参与”的统筹驱动型路径和“保障制度+居民参与”的助力驱动型路径。4条组态路径关系揭示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进程中多个条件变量的协同驱动效应,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创新治理理念,跟进保障制度实现治理宏观驱动;推进协商民主,设立供给标准落实治理中观协同;强化数字治理深度,激发居民参与推进治理微观能动,以此综合提升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治理效能 城市社区 驱动因素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优化:框架设计、创新实践与路径选择——基于PDCA管理循环理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润晨 李燕领 +2 位作者 马弘宇 张孝鑫 黄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是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实施,增进社区居民福祉的根本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PDCA质量管理循环模型,搭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优化的PDCA循环机制。从“对接服务需求...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是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实施,增进社区居民福祉的根本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PDCA质量管理循环模型,搭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优化的PDCA循环机制。从“对接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决策、监控服务评价、完善服务改进”全流程的互嵌式质量管理循环切入,分析广东、湖南、浙江、江苏4省社区体育服务质量管理实践探索内容。基于此,提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优化的实施路径,通过主动下沉深度挖掘,推动供需动态融合;推进政民互动策略相叠,彰显决策共创价值;利用标准引领协同互动,注重多元评价管控;凭借数智驱动强化响应,提升信息传递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城市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 PDCA质量管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研究——基于长三角的考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俊峰 陈家起 高奎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格局,需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归纳等方法,依据嵌入式治理理论提炼出涵盖能力、制度、关系、资源等四维嵌入要素的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群体育公共服...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格局,需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归纳等方法,依据嵌入式治理理论提炼出涵盖能力、制度、关系、资源等四维嵌入要素的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存在跨域治理专业能力有待加强,制度规范支撑有限,与政府、市场主体的关系尚需理顺,治理资源获取及整合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篮球协会的考察,提出如下实践路径:提升跨域治理专业能力,拓宽组织参与可为空间;完善跨域治理制度设计,保障组织参与有章可循;政府赋权与市场支持相结合,增强组织参与外部推力;加大资源支撑与整合力度,提高组织参与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长三角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 跨域 嵌入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黄健 曹军 黄义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探讨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探讨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树立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发展观、创新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驱动力机制、构建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促进健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健康城市社区 公共体育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三维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被引量:21
13
作者 姚绩伟 何潮 +2 位作者 许文鑫 袁毅 丁秀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0,共7页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深切关怀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是建设和完善其服务体系的重要前提。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深切关怀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是建设和完善其服务体系的重要前提。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享有者和服务本身的三维结构要素,其各结构要素间的关系表现为提供者和享有者以服务本身为纽带而进行的一场社会博弈式的动态调节过程,提供者、享有者与服务本身借以体育产品实际供给状况、公众体育需求满足程度和反馈调节途径等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向社区公众提供优质和惠及全民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三维结构要素 社会博弈 动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溯源、概念界定及含义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姚绩伟 杨涛 +2 位作者 丁秀诗 许文鑫 陈华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6,共9页
以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解析国内外有关满意、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概念,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试图界定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 以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解析国内外有关满意、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概念,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试图界定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旨在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以理性和感性的态度,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体育产品的实际表现与其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期望进行差异性比较后,所形成的一种总体感受与主观评价,是公众在多次或经常接受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感受体育产品或体育服务及其功能、特征和质量等满足自身需求程度的一种累积型心理反应。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产生拥有其特殊的主体和客体,其是公众价值正确取向与理性判断的客观体现。当公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感知低于接受服务之前的期望值,公众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和郁闷,从而产生"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反之,当实际感知超过期望值,则公众就会收获欣喜、愉悦和舒畅,从而达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公众满意度 概念溯源 概念界定 含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耦合的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振国 王菘 +1 位作者 赵雅萍 王先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4,共8页
系统仿真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需求的精准施策。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采用仿真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耦合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仿真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需求的精准施策。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采用仿真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耦合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机制中各要素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环境、布局政策、维护管理和使用服务干预等要素,均能在仿真系统中带来高于1%的耦合指数水平提升,其中地理环境干预提升耦合指数水平最高。除此之外,耦合指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要素的组合干预下产生一定的变化。基于此模型,以基础条件、运行模式、运行保障为落脚点,形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耦合机制的实现路径,旨在优化体育公共设施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之间的供需关系,为满足人民美好休闲体育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居民休闲体育生活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重新界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政梅 汪君民 +3 位作者 许文鑫 丁秀诗 陈华伟 姚绩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追溯社区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梳理和解析以往学界关于社区体育服务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等系列概念,试图重新界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体... 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追溯社区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梳理和解析以往学界关于社区体育服务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等系列概念,试图重新界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在全球公共服务核心理念的积极影响下适时出现,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概念的重新界定需将我国当前科学的公共服务、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等概念作为上位概念,且需从广义和狭义层面来对其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并剖析其内涵。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合理溯源并重新界定,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多元化及复合式服务供给机制革新的逐渐推进、服务治理结构的日益完善和科学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健全等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对明确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目标、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概念溯源 概念界定 内涵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的空间布局——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峰筠 肖毅 吴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采用GIS技术、地理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研究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的地理分布,场地数与人口分布,场地面积与人口数、人口密度、行政区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其空间分布形态。通过耦合性、相关系数与曲线回归... 采用GIS技术、地理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研究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的地理分布,场地数与人口分布,场地面积与人口数、人口密度、行政区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其空间分布形态。通过耦合性、相关系数与曲线回归分析,考察其空间布局的优缺点,并从城市整体规划合理性的角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体育设施场地 空间布局 GIS技术 上海市杨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姚绩伟 杨涛 丁秀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482,共6页
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有效测量工具及可靠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各类专家深度访谈及半开放式调研的观点和数据,形成51个题项的&qu... 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有效测量工具及可靠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各类专家深度访谈及半开放式调研的观点和数据,形成51个题项的"初始量表";项目分析,求CR值,删除在高、低分组间未达显著差异(P>0.05)的13个题项;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逐渐删除抽取共同度<0.2和题项负荷<0.4等不符合条件的6个题项,当累积方差贡献率趋于稳定时,提取特征值>1的5个共同因素,即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满意度(F1)、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服务满意度(F2)、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满意度(F3)、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服务满意度(F4)和社区体育运行管理服务满意度(F5),基本形成拥有33个题项的量表终稿,并得出其假设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假设结构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表明该量表是一个较好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 满意度结构 量表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如何有效提升居民获得感?——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燕领 代争光 张凡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0,共9页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精细化是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准确把握基层体育精细化治理实践脉动,对推动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五个基层体育治理典型案例,基于“理念-结构-技术”分析...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精细化是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准确把握基层体育精细化治理实践脉动,对推动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五个基层体育治理典型案例,基于“理念-结构-技术”分析框架探讨了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对居民获得感提升的要素组态、关键路径及有效经验。研究发现:从要素组态来看,五个基层体育治理实践案例呈现出阶段性演进图景,生动展现了“社会大圈子”“伙伴合作式”“动态精准治理”的发展脉络。关键路径包括物质触发路径“服务供给—需求满足”,以增强服务保障;心理调节路径“居民参与—需求满足”,以满足价值感知。经验汲取:理念人民性,保障民生主体建设与平衡供需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多元主体协同,专业分工与整合资源以提高服务能力;循数治理,数字赋能与平台治理以提高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服务供给 数字赋能 城市社区 居民获得感 精细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评估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欣 刘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2,共6页
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中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城市群公共体育服务整体效率不高,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等问题,所有城市都未在最优规模收益下进行公共体育... 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中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城市群公共体育服务整体效率不高,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等问题,所有城市都未在最优规模收益下进行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判断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值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资金投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打破行政区域设置,整合城市群服务资源和重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推进全民健身发展等4项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城市 公共体育服务 效率 DEA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