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城市体制外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烨宇 顾淑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5期89-96,共8页
关键词 城市体制外青年 青年工作 市场经济 共青团工作 青年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城市体制改革中建立地方法人制
2
作者 龚祥瑞 胡东 《江海学刊》 1986年第5期59-63,共5页
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中心,在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围绕城市政权建设问题展开的各种讨论,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在城市体制改革中建立地方法人制谈几点初步设想。 一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中心,在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围绕城市政权建设问题展开的各种讨论,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在城市体制改革中建立地方法人制谈几点初步设想。 一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给城市以较大的自主权,是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向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城市的出现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步成为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产业中心和商业贸易中心,大城市还是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和科技文教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制改革 法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城市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 初步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演进逻辑与现代化发展进路
3
作者 李靖 刘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强调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绝对配置和对社会力量的有效动员;秩序逻辑体现为党和政府对组织层级建设的优化和对社会运行秩序的重构;民生逻辑则注重城市居民自治及其幸福感的提升。结合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情境与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从权力逻辑的柔性应用、秩序逻辑的灵活调试以及民生逻辑的功能强化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权力逻辑 秩序逻辑 民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样本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耀登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本文追踪近年来北京、南京等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种模式样本,分析其打破"居民委员会社区"的主导模式,拓展居民自治空间,建立街道级社区,压缩政府层级,精简政府机构,优化人员组成,整合社区资源的意义。它们预示着中国... 本文追踪近年来北京、南京等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种模式样本,分析其打破"居民委员会社区"的主导模式,拓展居民自治空间,建立街道级社区,压缩政府层级,精简政府机构,优化人员组成,整合社区资源的意义。它们预示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的深刻变动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管理体制 社区改革 街道级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范式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靖 李春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经历了单位体制、街道体制以及社区体制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背景、社会本位理念转变、政治行为主体、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博弈等因素...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经历了单位体制、街道体制以及社区体制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背景、社会本位理念转变、政治行为主体、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还存在着路径依赖,并在收益和制度黏性的作用下不断强化。但是在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历史否决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革要抓住"历史否决点"时期,及时调整和改革现有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历史制度主义 路径依赖 历史否决点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延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2,共5页
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的本质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中来,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在基层... 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的本质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中来,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在基层形成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城市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城市管理体制 “城管在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演变的历史脉络及制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垚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中国城市的历史形成造就了当代中国城市等级化发展的特征。自商周以来,政府就成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政治地位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兴衰,当一个地级市失去都城或治所地位时,其经济优势难以为继。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导”... 中国城市的历史形成造就了当代中国城市等级化发展的特征。自商周以来,政府就成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政治地位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兴衰,当一个地级市失去都城或治所地位时,其经济优势难以为继。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导”形式的城市发展相比,中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双引擎独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城市行政等级体系设置与资源配置效率、城市规模体系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建立扁平化的城市行政等级体系,推动不同等级城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公平竞争是未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管理体制 行政等级 历史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基于X省Y市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苗庆红 钟明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2,共11页
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现状是怎样的?在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城市财政体制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市级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是怎样的?市、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对当地的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影... 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现状是怎样的?在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城市财政体制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市级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是怎样的?市、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对当地的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探索我国城市财政体制改革有何启示?笔者基于X省Y市财政体制的案例,详述了“分灶吃饭”下市、区两级政府的收入分配、支出责任划分、转移支付和财力现状。根据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可能衍生出一种不利于当地资源配置的“内耗型”政府间财政关系。当财力缺口普遍存在时,“以本级为中心”的激励驱使市、区两级政府争抢税收“讨价还价”,城区同级之间降税降费“逐底比赛”,两级政府以非税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最后引发重复建设、产能低效等资源错配的矛盾。据此,笔者归纳经验教训,为实践中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改革探索提供政策建议,并回应财政分权有关资源配置“抑制论”和“促进论”的理论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资源配置 城市财政体制 政府间财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变迁、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4
9
作者 原玉廷 周娟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9,共4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城市土地国有化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两个阶段。城市土地管理体制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诸多弊端:中央与地方土地所有权关系不明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够完善,土地隐形市场的普...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城市土地国有化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两个阶段。城市土地管理体制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诸多弊端:中央与地方土地所有权关系不明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够完善,土地隐形市场的普遍存在,试行土地年租制并不成功,税费名目繁多且征管不够规范。完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应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角色和权利范围,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公开的土地交易市场制度,改革土地年租制,建立与城市土地使用权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管理体制 三权分离 土地储备制度 土地年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变迁轨迹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中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6,共6页
新中国初期,各城市政府对街道一级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街政府型,部分城市在区人民政府之下,成立了街政府;二是民政干事型,少数城市在公安派出所内设民政干事,领导基层居民工作... 新中国初期,各城市政府对街道一级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街政府型,部分城市在区人民政府之下,成立了街政府;二是民政干事型,少数城市在公安派出所内设民政干事,领导基层居民工作;三是街道办事处型,在区人民政府之下,设立街公所或街道办事处。街道管理体制的形成,使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力量进一步延伸到城市社会的最基层,对新中国初期城市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建立初期 城市街道管理体制 街道办事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就业工程与城市化体制
11
作者 周加来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8,共3页
一、下岗、失业:我国城市病初露端倪自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至1997年,失业和下岗无业的总人数达到约1500万人,实际的城镇失业率大约在75%,其中登记失业... 一、下岗、失业:我国城市病初露端倪自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至1997年,失业和下岗无业的总人数达到约1500万人,实际的城镇失业率大约在75%,其中登记失业率为31%①。据劳动部门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就业工程 城市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和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12
作者 陈晓丽 《城市规划》 1988年第4期9-11,共3页
加快和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主要包含的内容是:推进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商品化;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继续推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为今后进一步企业化做好准备;加强政府城市规... 加快和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主要包含的内容是:推进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商品化;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继续推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为今后进一步企业化做好准备;加强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并完成其职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 技术经济责任制 企业化 成果商品化 职能转变 市场 政府规划 实现计划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上海城市管理体制与管理
13
作者 俞慰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83,共10页
日本在长期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对于我国一部分的城市进行了殖民统治和管理.这些统治和活动主要是通过汪精卫傀儡集团进行的.长期来中国学者对于汪伪政权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兴亡--汪伪政权史研究论集>①,... 日本在长期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对于我国一部分的城市进行了殖民统治和管理.这些统治和活动主要是通过汪精卫傀儡集团进行的.长期来中国学者对于汪伪政权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兴亡--汪伪政权史研究论集>①,黄美真等<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记>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管理体制 特别市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国 上海城市管理 殖民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规划二、三议
14
作者 李兵弟 《城市规划》 1985年第4期36-38,共3页
根据改革决定和对城市改革的构想,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将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我认为下述变化可能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最为直接。 1.城市在计划经济,尤其是在指令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指令性计划 经济依据 地方计划 弹性规划 城市规划学 城市建设 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人口问题
15
作者 黄志贤 《人口学刊》 1985年第6期3-6,共4页
当前,在广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它正在逐步破除以往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比如条块分割、独家经营、“吃大锅饭”、政企不分等)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积极发展经济的横向联系,发展各种经济形式... 当前,在广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它正在逐步破除以往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比如条块分割、独家经营、“吃大锅饭”、政企不分等)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积极发展经济的横向联系,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加强企业和职工经济利益同企业经营状况和职工个人贡献的联系,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城市经济改变为开放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多种经营方式 剩余劳动力 发展经济 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 独家经营 剩余农业劳动力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文化体制中的主要矛盾及其改革重点
16
作者 陈怀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
现行的城市文化体制潜藏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即围绕产权制度变革等重要环 节,解决公益性或经营性文化单位中较突出的诸如财政投资幻觉、先赋性产权收益差异等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对 把握我国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 现行的城市文化体制潜藏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即围绕产权制度变革等重要环 节,解决公益性或经营性文化单位中较突出的诸如财政投资幻觉、先赋性产权收益差异等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对 把握我国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心颇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体制 主要矛盾 改革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南京:新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创始的地方样本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圆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7-237,共11页
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发动革命的起跑点,经过革命时期在农村地区的深耕与拓展,1949年中国共产党再次向着城市凯旋,启动全面建政。新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建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对中共建政能力的考验。“二级政府与街居制”作为城市管理... 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发动革命的起跑点,经过革命时期在农村地区的深耕与拓展,1949年中国共产党再次向着城市凯旋,启动全面建政。新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建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对中共建政能力的考验。“二级政府与街居制”作为城市管理的标配体制,其生成过程并非格式化地从设计到实施。检视既有研究,侧重点多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中观研究相对薄弱。从中观层面出发,以南京为考察对象,有两个发现:一是从大都市的“四级政府→一级政府→二级政府”的确立,城市管理制度的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的痕迹,此为结构的变动;二是基层自治组织从名称、功能均不同的治安委员会、人民服务队等组织到统一的居民委员会,其间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和城市居民,是制度变革之际不可忽略的能动因素。结构与行动者的互动助推了制度的跃迁。剖析新中国城市体制的南京样本,不仅呈现了历史的复杂面向,更凸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城市管理体制 街居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访王振耀先生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4,18,共6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访王振耀先生本刊记者唐鸣王振耀1954年生,河南省鲁山县人。现为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副司长,中国乡镇发展协会副会长。曾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专题研究农村的政治发展。1... 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访王振耀先生本刊记者唐鸣王振耀1954年生,河南省鲁山县人。现为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副司长,中国乡镇发展协会副会长。曾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专题研究农村的政治发展。1988年底,到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体制改革 现代化进程 居委会干部 城市管理 市民素质 城市社区 城市社会 居民自治 基本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19
作者 王琳 《学习与实践》 2000年第9期43-45,共3页
一、社区规划及其着眼点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介于社会和家庭之间的中介系统,大大小小的社区构成社会的有机体。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社区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社区环境品质,主要包括住房本... 一、社区规划及其着眼点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介于社会和家庭之间的中介系统,大大小小的社区构成社会的有机体。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社区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社区环境品质,主要包括住房本身和居住空间环境设施的水平。住房面积大小、成套率、日照、通风、楼层、户型单元及其对家庭成员结构的适应性和对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社区规划 组织市场 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搞活流通”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中的地位
20
作者 刘光杰 《江汉论坛》 1984年第11期5-9,共5页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是一个有着多方面联系的、复杂的有机体,它存在于城市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制约着城市诸经济作用的发挥。因此,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需要在各方面同步进行,互相照应,互相促进的问题。在当前城市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是一个有着多方面联系的、复杂的有机体,它存在于城市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制约着城市诸经济作用的发挥。因此,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需要在各方面同步进行,互相照应,互相促进的问题。在当前城市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中,必须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把流通搞活。这是为我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所证明了的。但是,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把流通搞活,在整个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其它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搞活流通同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是一个什么关系?这恐怕还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作用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体制 商品流通体制 互相促进 中心作用 生产中心 工业生产 流通中心 经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