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诸大建
陈静
-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7117315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00470727)
-
文摘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基于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即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生产竞争力和低碳社会竞争力。针对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熵分析评价模型,并采用上海市2002~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
关键词
城市低碳竞争力
评价模型
灰色理论
指标体系
-
Keywords
urban low-carb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grey theory
indicator system
-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城市低碳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以济南为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慈福义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低碳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1BJJJ08)
-
文摘
本文从系统学、区域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系统论,城市低碳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城市低碳发展相对独立运作产生的低碳竞争力和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低碳发展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低碳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低碳经济生产要素供给的城市差异、集聚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转移成本、城市动态比较低碳经济优势、低碳需求的城市差异、城市低碳经济结构、城市低碳文化和城市低碳公平是城市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以上任何形成因素的创新均影响城市低碳竞争力。
-
关键词
城市低碳竞争力
内涵
形成机制
-
Keywords
urban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connot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基于粗集理论的中西部城市低碳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 3
-
-
作者
伍勇强
花海燕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
基金
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四川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项目编号:XHJJ-090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依据城市发展自身规律,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一个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数据,利用粗集理论的知识对我国四个中西部城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
关键词
城市低碳竞争力
粗集理论
综合评价
-
分类号
F29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城市低碳竞争力时空规律和调控策略研究
- 4
-
-
作者
慈福义
-
机构
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
-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59,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低碳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1BJJJ08)中间成果之一
-
文摘
作者在探讨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时空规律:从城镇→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城市低碳竞争力组合总体上呈一条"S"形曲线,从人类认识能力和环境的碳容量说城市低碳竞争力是有限的,但又大于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城市竞争力;从城镇→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城市低碳竞争力空间结构具有从核心放射状结构→核心-圈层结构→核心-圈层结构+点轴结构→多核心网络化结构→串珠状多核心网络化结构的一般规律。该文同时提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调控策略。
-
关键词
城市低碳竞争力
时空规律
调控策略
-
分类号
F29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