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学刚 谭迎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的定义、系统模型及系统的逻辑关系、运行机制、承载和作用形式等内容。结果表明: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与应对的角度考虑,可以建立包括逻辑维度、运行机制维度、承载作用形式维度的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具有多层次、多层面、多维度复杂的主体结构,是多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文化 社会文明交通 文化主体结构 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 系统分析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心理与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振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70-73,76,共5页
城市交通采用什么色彩更适宜,是一个交通安全文化与色彩设计和谐的问题。为防止或减少因交通色彩无秩序、不和谐、无标准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对交通、色彩、环境与人这一复杂系统当中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引起的感性及生理上的反应与交通... 城市交通采用什么色彩更适宜,是一个交通安全文化与色彩设计和谐的问题。为防止或减少因交通色彩无秩序、不和谐、无标准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对交通、色彩、环境与人这一复杂系统当中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引起的感性及生理上的反应与交通色彩安全问题做了分折,阐述了色彩心理效应对交通安全文化的要求,提出了控制对策,为今后城市交通安全色彩设计提供了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心理效应 城市色彩控制 城市交通安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玉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203-206,共4页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总结分析了英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科学的道路规划网络,清晰的道路语言,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前瞻的事故预防体系,健全的机动车管理制度,高效的停车管理措施,畅通的公路交通动脉,严格的执勤执法。在调查...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总结分析了英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科学的道路规划网络,清晰的道路语言,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前瞻的事故预防体系,健全的机动车管理制度,高效的停车管理措施,畅通的公路交通动脉,严格的执勤执法。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及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科学管理的对策措施,为我国城市特别是中等以上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交通利用率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管理 城市交通安全 安全畅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家高 《现代城市研究》 1995年第1期48-49,共2页
“这么窄小的日本,您开快车急着往哪里赶?”“疏忽一秒,受害一生!”——在东京街头,常可看到这类标语。逢交通安全月,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就更加醒目了。 日本是一个“汽车社会”。汽车拥有台数已超过5000万辆,绝大部分是小轿车。首都... “这么窄小的日本,您开快车急着往哪里赶?”“疏忽一秒,受害一生!”——在东京街头,常可看到这类标语。逢交通安全月,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就更加醒目了。 日本是一个“汽车社会”。汽车拥有台数已超过5000万辆,绝大部分是小轿车。首都东京以其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加快着自身的社会节奏,500多万辆汽车南来北往,习奔不止,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如果窥视汽车社会的另一侧面,就会发现在充满活力,泛着玫瑰色的背后,同样还有片长长的阴影:车毁人亡,交通事故频发。例如,仅占日本全国面积的0.6%的东京,每年都出现上万起事故,平均5万人受伤,400多人丧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事故 有效措施 出租汽车 日本 汽车社会 交通标志 分数制度 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晓宁 李文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9-51,共3页
应用现代交通安全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 ,是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提出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由安全管理层、基础设施层、共用信息层、增值服... 应用现代交通安全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 ,是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提出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由安全管理层、基础设施层、共用信息层、增值服务层组成 ;研究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框架和总体配置 ;认为该系统应具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安全 智能化 管理系统 框架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深度调查的城市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伟楠 王雪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5,共7页
为探索适合我国的事故数据深度采集标准,并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致因,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信息采集表》(简称采集表),调查人员随交警赴事故现场随机详细调查87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借鉴"Haddon Matrix"思想建立... 为探索适合我国的事故数据深度采集标准,并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致因,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信息采集表》(简称采集表),调查人员随交警赴事故现场随机详细调查87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借鉴"Haddon Matrix"思想建立致因分析矩阵系统,分析事故的致因。发现采集表对事故地点、事故形态及原因项分类更加具体、明确,女性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率略低于男性驾驶员,驾驶员年龄超过60岁后,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显著提高,"交叉口影响区"事故50%由变更车道引起,非机动车驾驶员未戴安全头盔是造成严重伤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安全 事故深度调查 事故特征 致因分析 哈顿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城市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坚 邱智宣 +3 位作者 彭涛 刘柯良 傅志妍 庹永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1,150,共8页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分析模型;并以重庆市某区的事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从变量重要度排序来看,土地利用混合度(14.29%)、快速路及主干路密度(12.43%)、次干路及支路密度(11.54%)、人口密度(11.35%)与可达性(10.96%)的影响程度较高,累计重要度达60.57%;同时各变量与事故严重程度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安全 非线性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 建成环境 事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Safe方法的APM安全完整性等级分配
8
作者 王一先 陈瑱 管佩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79,86,共5页
[目的]APM(旅客捷运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既有的SIL(安全完整性等级)分配方法难以高效、准确满足APM项目的需求。为确保APM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对APM的SIL分配、确定安全目标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阐述了APM既有的SIL分配方... [目的]APM(旅客捷运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既有的SIL(安全完整性等级)分配方法难以高效、准确满足APM项目的需求。为确保APM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对APM的SIL分配、确定安全目标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阐述了APM既有的SIL分配方法,提出采用目前已获得多方认可的MODSafe(模块化城市交通安全保障分析)方法对APM的SIL进行分配。介绍了MODSafe方法的基本步骤,明确了高安全需求、低安全需求2种模式下APM的SIL分配步骤。进一步以APM的列车冲击控制功能为例,阐述了基于MODSafe方法进行SIL分配的技术思路。[结果及结论]在设计的初期就对安全功能进行识别并且确认安全目标,对APM项目的安全交付和开通运营等至关重要。MODSafe方法可用于定量确定APM安全功能的THR(可容忍危害率)及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旅客捷运系统 安全完整性等级 可容忍危害率 模块化城市交通安全保障分析方法 列车冲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瑞典城市行人事故形态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滨 王震台 +1 位作者 杨济匡 孔春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90-194,共5页
为了了解中国城市交通中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形态,在中国长沙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共采集2001年至2006年期间行人事故案例497例,其中446例具有详细的事故信息,信息来源包括警察、医院和回勘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到51例行人事故。所... 为了了解中国城市交通中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形态,在中国长沙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共采集2001年至2006年期间行人事故案例497例,其中446例具有详细的事故信息,信息来源包括警察、医院和回勘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到51例行人事故。所有采集的事故数据被存档于长沙市深入的车辆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IVAC)中。基于497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与瑞典STRADA(Swedish TRaffic Accident Data Acquisition)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地区的行人死亡率高出瑞典2倍多,两个地区的大多数行人事故均发生在良好的照明条件和干燥气候条件下;与瑞典相比较,长沙的行人事故形态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事故 城市交通安全 事故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街区尺寸的应急救援路径选择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凌煊 帅斌 张士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分析街区尺寸对应急救援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基于小(120 m)、中(264 m)、大(440 m)3种典型街区尺寸,将救援车辆行程时间分为街区内、外2部分,以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背景流量水平的救援车辆路径选择仿真模型。设置4种救援场... 为分析街区尺寸对应急救援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基于小(120 m)、中(264 m)、大(440 m)3种典型街区尺寸,将救援车辆行程时间分为街区内、外2部分,以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背景流量水平的救援车辆路径选择仿真模型。设置4种救援场景,分别求解各救援场景在不同街区尺寸下的最短路径时间、冗余度及复杂度。结果表明:街区尺寸对街区内、外部救援时间均有影响,而前者在救援路径距离较短、街区尺寸较大的路网中占据较大比例(可达50%以上);救援路径包含路段的流量较小时,中、大街区尺寸路网表现类似,而高流量下大尺寸具备更优的救援时间;街区尺寸越小,救援路径冗余度与复杂度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安全 应急救援 街区尺寸 路径选择 交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