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珠海城区暴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及其评价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卓慕宁
王继增
吴志峰
万洪富
李定强
-
机构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百项工程(99B05801G)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C32202
2002C32203)
-
文摘
基于对广东珠海城区暴雨径流污染的监测,引用SCS模型对城区暴雨径流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并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珠海城区暴雨产流年平均1529.2mm,其中以交通主干道和商业区径流量最大。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水平较高,T—N,T—P,COD_(Cr)和BOD_5负荷总量分别为765.27,74.06,11 958.94和1104.71t,其中COD_(Cr)负荷为工业点源污染的72.32%,占珠海非点源污染总负荷的24.69%。暴雨径流在雨后短时间内会使受纳水体的水质迅速恶化。因此,珠海城区暴雨径流对水环境的威胁较大。
-
关键词
珠海
城区暴雨径流
污染负荷
-
Keywords
Zhuhai city
urban storm runoff
pollutant load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2017年鹰潭市城区暴雨天气与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 2
-
-
作者
桂园园
马中元
齐永胜
余剑浩
张萍
-
机构
江西省鹰潭市气象局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5,共1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40202,41675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5001,41675045)
+3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3M7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放课题(2012LASWB01)
南京雷达气象与强天气开放基金项目(BJG201205)
江西省气象科技项目(JXKE20180812)。
-
文摘
使用MICAPS常规天气、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天气学中尺度天气分析方法和雷达回波图像形态分析方法,对2017年5次鹰潭市城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鹰潭5次城区暴雨有2种降水类型:一是对流型降水,二是混合型降水。对流型强雨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混合型雨带主要呈东~西或西南~东北走向。造成鹰潭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地面倒槽、准静止锋、地面辐合线、地面气旋等;925hPa至500hPa常常伴有西南急流、低涡、切变线,其中850hPa都存在一个比湿的大值区;200hPa常处在高空急流区的右侧、分流区内。V-3θ图上露点假相当位温曲线、饱和假相当位温曲线呈现“一”字形横向平直分布和竖向准重合型,对流层水汽充沛且深厚,水汽极易饱和,降水效率高,十分利于产生暴雨、大暴雨天气。造成鹰潭城市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是絮状回波带,回波单体强度虽然不强,但维持时间长,反复经过一地,单体回波呈现“列车效应”,最后形成暴雨或大暴雨天气。锋面回波带和锋前暖区的超级单体、强回波单体和短带回波,也会形成短时强降水而产生暴雨。在垂直剖面图上,对流性降水的强回波单体回波0dBz上沿达到12km以上,45dBz强回波顶高超过6km;回波中心强度达到55~60dBz,有时在强回波上方出现旁瓣造成的虚假回波。混合型降水回波的0dBz上沿在12km左右,但45dBz强回波顶高不超过6km,属于典型“低质心”降水形式。
-
关键词
城区暴雨
短时强降水
V-3Θ图
超级单体
絮状回波带
列车效应
低质心降水
-
Keywords
urban rainstorm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V-3θmap
super monomer
flocculent echo zone
train effect
low-centroid precipitation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