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2009—201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2009—201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资本要素向农村转移等路径抑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既具有直接的资源配置效应,又能反向调节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在使用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金融产品协同等子维度均得以明显发挥;同时,该调节效应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要素禀赋偏资本密集型以及失业率较高时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 数字普惠金融 跨地域属性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循环新格局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晓华 黄莹莹 王汉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8,182,183,共11页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政策根据其主要目标存在三个不同阶段:粮食安全阶段、农民收入相对贫困和城乡融合阶段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下,本文按照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从三个层次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及战略...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政策根据其主要目标存在三个不同阶段:粮食安全阶段、农民收入相对贫困和城乡融合阶段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下,本文按照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从三个层次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及战略选择进行阐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从传统农业的粮食供给功能视角出发,尽管饥饿问题已经解决,粮食安全仍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这要求我们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粮食安全支撑国家安全,保障国内大循环。可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基建”推进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从宏观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视角出发,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和城乡要素市场割裂是阻碍国内大循环形成的两个关键体制机制性障碍。这需要多渠道稳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矫正城乡收入差距,以进一步释放农民的消费需求,防止农村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死水区”;同时,打破城乡之间人才、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壁垒,实现要素市场的统一和城乡融合。最后,从农业产业链和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要注重发挥和引导农业的多功能,包括营养健康、生态环保、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功能,这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农村内需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 农业政策三阶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