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1
作者 许骞 李梦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008—2021年间中国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上来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因此,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综合改革力度,对于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信贷可得性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
作者 丰雷 李聪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比西部地区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保以及资金等要素配套,有助于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的全民共享,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政策主体配套 政策工具配套 城乡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情况的初步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孙超英 贾舒 高波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5-179,共5页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其意义非常重大;四川省选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区的地级市作为省级试点市,这对推进四川整个区域统筹城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试点地区担负着"先行先试...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其意义非常重大;四川省选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区的地级市作为省级试点市,这对推进四川整个区域统筹城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试点地区担负着"先行先试,超前探索"的历史重任,机遇和风险并存。本文就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特点、试点中初步发现的问题以及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做出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试验区 四川省级试点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与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梦秋 周灵 +1 位作者 陈健生 陈家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从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路径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从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现实难题的需要、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论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 本文从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路径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从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现实难题的需要、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论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地梳理,指出了其在均等化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创新点。最后,借鉴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创新做法,提出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运作路径选择——成渝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之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顺湘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135,共5页
实施中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全国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域辽阔的广大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齐头并进。国家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将其放到全国总体战略布局中去考虑,为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创造... 实施中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全国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域辽阔的广大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齐头并进。国家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将其放到全国总体战略布局中去考虑,为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创造和积累新经验,提供制度机制示范。从居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地方的特性出发,成都市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则走渐进之路。成渝改革试验区提供的范式昭示,欠发达地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政府运作只能从实际出发,选择整体推进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统筹城乡发展 政府运作路径 成渝改革试验区 综合配套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与运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黎明 成红波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4,119,共4页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西部地区等五个层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西部地区等五个层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并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运作机制和战略意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内涵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个案研究
7
作者 王燕 张宗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9-211,共3页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积极打造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发展后劲、增强了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积极打造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发展后劲、增强了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探索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平台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 成效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万“金三角”:成渝共谋城乡统筹的试金石--关于重庆、成都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几点看法
8
作者 周文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现行重庆直辖模式存在缺陷,立足于成渝万"金三角"的全面城乡统筹试验是克服这种缺陷的难得机遇。成渝真诚合作有其历史必然性,借助于非线性数学思维——分形分维思想,表明这种合作具有深刻价值和深远意义。大四川盆地城乡统... 现行重庆直辖模式存在缺陷,立足于成渝万"金三角"的全面城乡统筹试验是克服这种缺陷的难得机遇。成渝真诚合作有其历史必然性,借助于非线性数学思维——分形分维思想,表明这种合作具有深刻价值和深远意义。大四川盆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充满希望,盆地周边山区的生态压力也将会逐步减轻,由此,区域性城乡统筹试验价值可以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综合配套改革 成渝万“金三角” 重庆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钟(执笔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中央在重庆设立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改革,是我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和新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重庆城乡统筹的市情特征入手,分析了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 中央在重庆设立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改革,是我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和新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重庆城乡统筹的市情特征入手,分析了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主要思路与做法,对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重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1 位作者 田代贵 马云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6期1-8,60,共9页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金融支持——以成都综合配套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德功 董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5,共4页
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试验区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就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进程中金融支持的供求而言,存在着制度缺口、结构缺口、规模缺口及监管缺口。采用科学有效措施尽快弥补这些缺口,对于顺利推进成都城乡一... 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试验区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就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进程中金融支持的供求而言,存在着制度缺口、结构缺口、规模缺口及监管缺口。采用科学有效措施尽快弥补这些缺口,对于顺利推进成都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和确保成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乃至推进全国城乡一体化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试验区 城乡一体化 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进展、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8-113,共6页
推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赋予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的历史使命,是各试验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站在"三个有利于"和彻底解决&q... 推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赋予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的历史使命,是各试验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站在"三个有利于"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立场上,打破条条框框,革除陈规陋习。解决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争取获得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有关法律内容的授权;适度压缩或撤销小城镇,集中有效资源发展大、中城市;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制定特殊的土地优惠政策;坚持大开放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重庆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顺湘 《西部论坛》 2010年第5期8-19,共12页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 重庆 城市 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类专业建设研究——基于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铭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78,共2页
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信息、文化中心,把重庆建设成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起到助推作用,势必加强信息类专业建设,文章通过大量调研,结合重庆各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加快专业步伐,... 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信息、文化中心,把重庆建设成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起到助推作用,势必加强信息类专业建设,文章通过大量调研,结合重庆各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加快专业步伐,调整专业布局;搭建政企校联动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度等高职信息类专业建设整体思路,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教育的问题与实践探索——以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欧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化。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要立足重庆现实特点,发展重庆未来个性;需要突出基础教育重点,抓好职业教育生长点,建好高等教育支撑点;需要坚持制度创新,统筹城乡教育经费... 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化。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要立足重庆现实特点,发展重庆未来个性;需要突出基础教育重点,抓好职业教育生长点,建好高等教育支撑点;需要坚持制度创新,统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保障优质教育供给;需要振奋精神,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城乡教育的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运行及前瞻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家庭 郝寿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60,共6页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区域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集聚辐射作用、结构转换作用、经济拉动作用和体制示范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应建立创新型的管理体系;构建自发制度创新和企业创...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区域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集聚辐射作用、结构转换作用、经济拉动作用和体制示范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应建立创新型的管理体系;构建自发制度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发展环境;建立试验区内产业和企业的集群战略;构建试验区创新系统,创建“学习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集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区设置与管理体制考察: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佳宁 胡新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2期57-66,共10页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以功能区为主要载体。选择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功能区开发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两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演变,梳理二者特点,对比其异同,折射出在...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以功能区为主要载体。选择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功能区开发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两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演变,梳理二者特点,对比其异同,折射出在不同阶段,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应其功能区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安排,有其必然性,亦存在诸多个性化因素。这为未来新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安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功能区 管理体制 浦东 滨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1,共4页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以往改革模式 制度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科技改革与创新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忠县、荣昌和大足为例
19
作者 王勇德 李思经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第9期44-47,共4页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加快农村科技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科技改革 统筹城乡 重庆市 试验区 农村经济发展 忠县 创新 荣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厦门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振明 李德国 陈文博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3,共7页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厦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同时也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先行的探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原有特区政策的普适化,特区发展面...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厦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同时也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先行的探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原有特区政策的普适化,特区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体制创新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争取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无疑是厦门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因此,厦门必须把握自身优势,发挥特区发展的先行优势和特色,把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经济特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