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目标下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春梅 陈一恒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5,共5页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为实现由城乡二元、工农分治向城乡一元、工农均等的体制转型创造条件。从其阶段性特征看,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主基调是城乡均衡,价值取向是公平...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为实现由城乡二元、工农分治向城乡一元、工农均等的体制转型创造条件。从其阶段性特征看,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主基调是城乡均衡,价值取向是公平与效率的整合。公共服务体制建设需要将总体目标与分步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冲破建立在传统非均衡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各种体制障碍,其中的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目标 公共服务体制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2
作者 黄禹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2-1311,共10页
以东北三省3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城乡协调的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城乡协调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且具... 以东北三省3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城乡协调的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城乡协调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程度趋于减弱。②不同地区城乡协调水平变化各异。研究期内,大连市和锦州市一直处于高水平城乡协调状态,朝阳市长期处于低水平城乡协调状态。鹤岗市和七台河市城乡协调度位次上升最明显,哈尔滨市和辽源市城乡协调度位次下降最显著。③从空间格局来看,中级城乡协调区增多且向北移动,初级城乡协调区减少且向中部集中,'南北高,中间低'的城乡协调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城乡协调的冷热点均不断收缩,空间极化效应趋于减弱。④城镇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促进东北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化并未显著促进东北城乡协调发展且与城乡协调发展负相关,农业现代化经营对城乡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交通因素在近些年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对东北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 城乡经济协调 城乡社会协调 城乡公共服务协调 城乡要素协调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2003年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召开
3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 2003年学术研讨会 广东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政策调整” 2003年11月29-30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