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研究——以2004~2014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寿荣 李鸿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2-63,共12页
公平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现人权的基本需要,也是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制度化的城乡二元对立是造成实践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不公的制度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公必须从公平制度入手。文章力... 公平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现人权的基本需要,也是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制度化的城乡二元对立是造成实践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不公的制度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公必须从公平制度入手。文章力图在平等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公平原则指导下,从确立公平合理的低保标准、构建公平理性的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公平正义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低保标准 法律制度 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富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针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横向上,先从全国城乡居民低保制度概况入手,接着以厦门市为例来看全国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纵向上,从具体的主要内容分析厦门市低保制度的借鉴意义,进而再探索实现低保城乡一... 本文针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横向上,先从全国城乡居民低保制度概况入手,接着以厦门市为例来看全国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纵向上,从具体的主要内容分析厦门市低保制度的借鉴意义,进而再探索实现低保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始终贯穿着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和制度管理这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分析
3
作者 颜薇 唐邵玲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4期1-3,共3页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从公平角度出发,维护民众享受社会救助的权利,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对株洲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利用R软件对株洲各区县城乡低保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归类。针对每类的特点...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从公平角度出发,维护民众享受社会救助的权利,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对株洲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利用R软件对株洲各区县城乡低保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归类。针对每类的特点找出影响各区城乡低保待遇和政策差别的根源,发现不同的地区低保资金负担不均衡以及支付压力是造成各地区低保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系统聚类 R软件 株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李文进 +1 位作者 李香媛 张晓峰 《北方经济》 2010年第7期24-26,共3页
一、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贫困,存在应保未保现象 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和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为172元和129元。与全国相比,2007年我区低保标准低于全国平均标准182元,排第17... 一、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贫困,存在应保未保现象 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和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为172元和129元。与全国相比,2007年我区低保标准低于全国平均标准182元,排第17位;月人均补差标准高于全国月平均补差水平102元,排第5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乡居民 增长机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 低保标准 低保对象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胡芳肖 杨灵姬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为探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领域研究的主题与趋势,以2003——2023年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文量合作情况、主要研究主题、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研... 为探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领域研究的主题与趋势,以2003——2023年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文量合作情况、主要研究主题、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的主题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个方面;研究分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研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反贫困作用研究、后脱贫时代最低生活保障研究四个阶段。今后应注重深化中国特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祥东 曲绍旭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年第2期8-9,共2页
一、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过程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最早诞生于上海市。1993年,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城市低保制度。为使该制度在全国更有效推广,国务院于1997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 一、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过程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最早诞生于上海市。1993年,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城市低保制度。为使该制度在全国更有效推广,国务院于1997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此后,各省纷纷建立城市低保制度。1999年9月28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低保制度享受范围、低保户申请标准、低保制度管理、低保资金筹集、制度审核等内容。民政部相继颁布了相关条例和规定,1999年1月28日颁布了《民政部关于加快建立与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0年1月14日颁布了《关于深入贯彻城市最低居民生活保障条例进一步规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1年8月1日颁布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通报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等,这些制度奠定了城市低保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居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对比分析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城市低保制度 国务院 民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杨立雄 胡姝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46,共14页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价格挂钩,保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购买力不变;而且还应与收入挂钩,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为此,需要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划分为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部分,食物贫困线随价格调整,非食物线随平均收入水平调整。同时还应建立临时价格补贴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调整机制 价格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汪泓 张伯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用线性规划模型计算上海市民在食品上的最低消费支出。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上海市民除食品外的其它各项消费支出。两个模型计算后得出结果相加预测的最低生活保障线金额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非线性变化的因... 用线性规划模型计算上海市民在食品上的最低消费支出。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上海市民除食品外的其它各项消费支出。两个模型计算后得出结果相加预测的最低生活保障线金额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非线性变化的因素进行组合、学习、预测 ,有着较强的前瞻性 ,提出了适合上海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计算方法。最后就现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线 贫困线 线性规划 神经网络 城镇居民 社会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翠梅 张绍广 +1 位作者 郜阔 陆艳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在分析、研究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的概念,阐述建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的目的和意义.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应急状况,测算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并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比较.... 在分析、研究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的概念,阐述建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的目的和意义.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应急状况,测算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并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构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低保障量体系,不仅可以为确定各类应急状况下应急供水规模、制定应急供水调度方案、指导应急水源地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也可以为应对各类应急状态(灾害性气候、洪水等)提供科技支撑,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提高应急状态下有限水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用水 最低保障 应急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健美 董毅 黄敬卫 《农学学报》 2011年第A01期59-62,共4页
"城乡低保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除制度性贫困,实现底线公平的必然要求;是突破改革瓶颈,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下,城乡低保一体化具备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政... "城乡低保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除制度性贫困,实现底线公平的必然要求;是突破改革瓶颈,促进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下,城乡低保一体化具备了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扶助和制度运行的实践基础,应该在立法统一制度、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筹建社会化保障基金的基础上,标准有别,分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一体化 底线公平 统筹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脆弱性的改善效应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栋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63,共11页
使用2012年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集,构建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基于PSM-DID方法,就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脆弱性的改善效果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有效地降... 使用2012年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集,构建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基于PSM-DID方法,就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脆弱性的改善效果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低保家庭在未来继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家庭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城乡与区域性差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应更加显著,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大于东、中部地区。应重视对于低保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量与识别,将其纳入城乡低保贫困判别条件,逐步建立起事前预测、事中监测、事后检测的覆盖全过程的动态贫困测量与识别机制,以有效化解低保家庭先脱贫后返贫的困局;应适度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乡及区域之间减贫效应的差异性,以确保其在城乡及区域之间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与区域的全面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减贫效应 贫困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调查——对老城区低保居民的个案访谈及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磊 余冰 《社会工作》 2008年第20期29-32,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低保边缘户尚待关注等。笔者吁请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及专业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低保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6-258,共3页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农村低保标准、低保对象的确定、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完善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农村低保标准、低保对象的确定、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完善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标准 保障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与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玉森 伍小华 +1 位作者 赵海霞 于卫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福建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减免贫困县、乡的“低保”配套资金;家庭意外经济支出,应做为确定“低保”对象的重要依据;农村“低保”标准应具有... 针对福建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减免贫困县、乡的“低保”配套资金;家庭意外经济支出,应做为确定“低保”对象的重要依据;农村“低保”标准应具有区域性、动态性和层次性;进一步完善“低保”配套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县域经济 财政收入 配套资金 配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与定位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木 李向伟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1-45,共5页
西安市自1998年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先后四次提高低保标准。本文分四个层次对西安市低保标准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算,得出目前西安市低保标准标准过低的结论,认为西安市居民低保标准应合理定位在温饱线上或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之... 西安市自1998年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先后四次提高低保标准。本文分四个层次对西安市低保标准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算,得出目前西安市低保标准标准过低的结论,认为西安市居民低保标准应合理定位在温饱线上或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之间,以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测算 合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利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7-49,共3页
加强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是统筹城乡发展、覆盖城乡居民保障制度体系的需要,是维持社会公平与稳定及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从农村低保的标准、低保的对象、资金... 加强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是统筹城乡发展、覆盖城乡居民保障制度体系的需要,是维持社会公平与稳定及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从农村低保的标准、低保的对象、资金的筹措、管理的规范、监督机制及低保立法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标准 保障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7
作者 刘玉森 刘进 +2 位作者 赵海霞 范黎光 李铮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75-79,共5页
就贵州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制度面临的"省市县财政困难,低保资金严重短缺、尚未在农村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工作机构不健全,低保工作人员少,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面临困境... 就贵州省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制度面临的"省市县财政困难,低保资金严重短缺、尚未在农村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工作机构不健全,低保工作人员少,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面临困境等主要问题,拟提出"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建立农村低保筹措资金长效机制、加速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标准,广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劳动力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加强机构建设,增加民政低保工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建立农村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机制等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长效机制 劳动力转移 社会化发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万亨 《山西农经》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本文调查研究了福建全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做法和实施效果之后。
关键词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调查与思考 福建 意见 实施效果 做法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19
作者 唐钧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37期12-21,共10页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 1.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它们不容...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 1.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它们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线 社会救助机构 社会救济 民政部门 社会救助制度 城市社会 家庭 财政负担 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
20
作者 孙月蓉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9期62-67,共6页
山西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7年建立以来,经过了初步建立、稳定推进、法制化建设三个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保障标准提高、保障人数增加和范围扩大、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构建综合性救助体系和分类施保模式初步形成的五个... 山西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7年建立以来,经过了初步建立、稳定推进、法制化建设三个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保障标准提高、保障人数增加和范围扩大、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构建综合性救助体系和分类施保模式初步形成的五个特点。但是,与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相比较,从山西省近年财政收入的连续增长的角度分析,山西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低保经费不足与筹资机制的平均主义并存、确定对象程序需进一步规范、少数低保家庭的政策依赖等问题,提出从拓宽资金来源、合理确定低保范围和标准、加强政府监督和程序规范化、积极促进再就业等方面完善山西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