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城乡失衡”到“城乡均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就地城镇化实践 被引量:14
1
作者 邱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进城”的替代选择;经营产业与经营家庭过程同构的家庭组织机制、产业配套与日常生活需求契合的政府服务机制以及农民转型与村庄发展目标整合的职业化动力机制共同形塑了就地城镇化实践,并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均衡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依托于农业产业化路径来实现,关键在于要实现以农民为实践主体和以村庄为建设载体的有机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就地城镇化 在地化 城乡失衡 城乡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发展城乡失衡与统筹协调研究
2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3,共2页
卢连伟、赵志群在《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四个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失衡的三大改革路径,并提出其统筹协调发展的三个方面的保障机制与体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 城乡失衡 协调研究 城乡发展失衡 教育研究 改革路径 协调发展 期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失衡是影响通胀的主因
3
作者 谭雅玲 《人民论坛》 2008年第8期58-59,共2页
在我国,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失衡,即简单将农村人口推向城市,而忽略农村自身现代化、机械化、科学化的发展,这也是导致房地产等敏感价格上涨的基础因素。从国内改革效率看,我国通货膨胀上涨与我国农村改革效率不足紧密连... 在我国,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失衡,即简单将农村人口推向城市,而忽略农村自身现代化、机械化、科学化的发展,这也是导致房地产等敏感价格上涨的基础因素。从国内改革效率看,我国通货膨胀上涨与我国农村改革效率不足紧密连接,我国综合改革的实质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统筹需要注重均衡与协调发展。一方面是我国通货膨胀指标与加息争论中的深层问题需要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失衡 通货膨胀指标 通胀 农村人口 国内改革 价格上涨 农村改革 实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症结所在 被引量:1
4
作者 迟福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7-27,共1页
这些年,在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城乡失衡的矛盾和问题在某些方面又有所突出。例如,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有所扩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我们的看法是,在工业化主导时代,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城乡二元结构直接相联系。城乡二元结构失衡,
关键词 城乡发展失衡 城乡二元结构 劳动力成本优势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失衡 结构失衡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结构性失衡及重构方略 被引量:27
5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刘合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93,共11页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形态之一,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根据国情社情发展、国家战略调整、外部形势变化等的影响和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可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的演变脉络划分为对流、分割、联通、统筹、融合...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形态之一,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根据国情社情发展、国家战略调整、外部形势变化等的影响和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可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的演变脉络划分为对流、分割、联通、统筹、融合五个阶段。在此变迁过程中,中国城乡关系结构性失衡的主要表征鲜明突出、成因复杂多样且负面影响加大。未来,应聚焦要素市场建设与农民增收引擎打造,抓实公共教育医疗服务均等与农民市民化,完善生态规划制度、反哺机制和科学治理体系,健全政治利益引导、诉求、整合、约束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和活动共办,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政治、文化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失衡 城乡均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城乡教育失衡产生的政策归因及其调适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泽楼 钱振明 鲁先锋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城乡教育失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的产生和扩大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更是长时间以来国家奉行“城市中心主义”政策和制度的产物。因此,探讨和剖析我国城乡教育失衡问题产生的政策原因,调适和创... 城乡教育失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的产生和扩大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更是长时间以来国家奉行“城市中心主义”政策和制度的产物。因此,探讨和剖析我国城乡教育失衡问题产生的政策原因,调适和创新现有的政策制度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失衡 城市中心主义 政策归因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的内涵意蕴及其在城乡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武小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7-10,共4页
城乡关系不协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显性矛盾,共生理论作为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为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共生理论由生物学中的共生概念衍化而来,重在强调生态子系统间合作互补、互惠互利、共同进化的内涵意... 城乡关系不协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显性矛盾,共生理论作为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为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共生理论由生物学中的共生概念衍化而来,重在强调生态子系统间合作互补、互惠互利、共同进化的内涵意蕴,中心意旨在于病态或偏态向一体化常态的内在演变。该理论在研究要素、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上与城乡关系均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秉承共生理论的核心要义,提出中国城乡共生态发展的价值观,这包括平等公正的发展理念、互惠合作的发展理路、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失衡 共生理论 城乡共生发展 合作互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旭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不管是对于"和谐"还是"发展",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尽快建立或完善城乡统...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不管是对于"和谐"还是"发展",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尽快建立或完善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乡失衡 城乡统筹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与发展指向--基于城市偏向理论的基本解释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小龙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26-33,共8页
城乡关系一直呈现出"分立而不分离"的特征,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透过描述性分析,揭示出中国城乡关系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城市偏向"的理论范式尝试性地对中国城乡... 城乡关系一直呈现出"分立而不分离"的特征,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透过描述性分析,揭示出中国城乡关系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城市偏向"的理论范式尝试性地对中国城乡关系失衡的缘由进行了理论解释,认为中国的城市偏向主要包含1978年之前的价格偏向和1978年之后的非价格偏向,造成这一偏向的直接原因主要在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以及农村集团的数量悖论;而这一偏向政策得以存在和持续的本质根源则在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对此,文章认为可通过制度供给、对乡村的补益赋权以及次级城市发展战略等发展路径,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失衡 城市偏向 次级城市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松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1,共6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城乡失衡 一体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财政支持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迪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12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财政支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失衡 责任和义务 财政政策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翠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发展失衡 社会主义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诗柱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凸现的一系列结构性非均衡问题 ,根源于或可归结为以“三农”问题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表征的城乡发展的非均衡。引发城乡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则是“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凸现的一系列结构性非均衡问题 ,根源于或可归结为以“三农”问题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表征的城乡发展的非均衡。引发城乡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则是“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的战略与政策选择。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是以确立和保护农民平等权利为核心 ,逐步统一城乡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最终实现城乡制度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失衡 根源 二元体制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14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1-51,共1页
朱德全、杨鸿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解析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表征.剖析职业教育城乡失衡发展的症结.明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思路.构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朱德全、杨鸿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解析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表征.剖析职业教育城乡失衡发展的症结.明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思路.构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 问题表征 保障制度 重庆市 城乡统筹发展 《教育研究》 城乡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转型、区域关系与中国治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军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6-70,共5页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的现代化正步入一个崭新阶段。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结构性,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关系逐步演变为城乡、区域间非均衡关系,其背后更深层次反映的则是利益的失衡关系。失衡的利益关系...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的现代化正步入一个崭新阶段。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结构性,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关系逐步演变为城乡、区域间非均衡关系,其背后更深层次反映的则是利益的失衡关系。失衡的利益关系表现在社会关系和结构上,是社会分化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分裂和对立等风险的加剧。中国现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关系正逐步呈现。防范“不平衡”关系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需要构建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从而有利于弥合差异、融合一体的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产业结构 城乡失衡 区域失衡 一体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须尊重农村主体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远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1,共1页
一些地方此前强推的所谓城镇化,非但没有解决城乡失衡,反而埋下了扩大城乡失衡的隐患。以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变成了“圈地”;鼓励工商业资本下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了工商业“围剿”农业;人的城镇化变成了农民“被... 一些地方此前强推的所谓城镇化,非但没有解决城乡失衡,反而埋下了扩大城乡失衡的隐患。以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变成了“圈地”;鼓励工商业资本下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了工商业“围剿”农业;人的城镇化变成了农民“被上楼”的“造城”运动等。于是,城市更显强势,农村更显颓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 主体性 尊重 城乡失衡 规模化生产 “圈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动不动把问题归咎于“体制”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人民论坛》 2007年第7期10-11,共2页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等问题也开始凸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体制 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综合实力 收入差距 城乡失衡 发展期 看病难 就业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改革进行到底”笔谈之一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时代之所需
18
作者 陈全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8期5-9,共5页
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厚重历史的中国,一直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这犹如局部和整体均精心创作的画卷,永远在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在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永远展示着升腾不屈的气势。述... 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厚重历史的中国,一直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这犹如局部和整体均精心创作的画卷,永远在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在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永远展示着升腾不屈的气势。述说中国,不能不提到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五千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体中国人民 社会体制改革 邓小平南方谈话 社会公平 城乡发展失衡 民族复兴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