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颂吉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乡村优质师资配置不足、乡村医疗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乡村优质师资配置不足、乡村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短板、乡村养老服务亟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依托县域城乡学校共同体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质量,优化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提高乡村养老保障水平,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治理融合发展:理论内涵、体制机制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翁列恩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2,216,共13页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治理融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差别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党的...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治理融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差别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因此,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分析视角,将基本公共服务与城乡治理融合相结合,从“公共价值-行动导向”两个维度理解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治理融合的概念内涵,系统梳理其发展演进逻辑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时代表征,在实践场域中阐释以供需均衡与方便可及、协同发展与标准创新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演绎,进而提出重视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构建三级“城乡公共服务圈”一体化格局、强化“数智”赋能以及加快标准化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治理融合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治理融合 均衡性 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昕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关键抓手,也是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基础。基于261个地级市2000—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数理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Devarajan财政支出框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规模与效率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效用,而税负与行政支出则产生了抑制效应;中央转移支付通过平衡地区资源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将转移支付基准从户籍人口转向常住人口继而缓解了流动人口服务缺失;专项资金通过精准激励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市便利性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环境污染则构成阻碍;财政支出和户籍改革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驱动力,专项资金因政策时效性与数据限制效应未达显著;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可靠性,且专项资金关联性初显。研究突破了单一视角局限,融合财政、制度与政策变量构建综合模型,揭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非线性影响,强调“市场政府”协同机制,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释放要素流动潜力,为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支持 户籍制度改革 市民化专项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共同富裕
4
作者 陈翠芳 严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在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框架基础上,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在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框架基础上,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切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共同富裕推动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共同富裕 城市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兼修: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之路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艳玲 王谦 王精辉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构建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县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县域治理视角,从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双重维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逻辑进行梳理,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评价,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 构建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县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县域治理视角,从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双重维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逻辑进行梳理,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评价,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分解,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效果。结果发现:第一,中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明显提高态势,南方增速较快,目前已超越北方,区级水平高于县级,非贫困县供给上占据优势,而贫困县的增速更为显著;第二,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均等化趋势,南方的均等化速度和水平均优于北方,南北差距呈缩小态势,区内供给的非均衡程度更高,但城乡差距正在减小,非贫困县的不均衡态势相对更加严峻;第三,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能力的均衡发展程度均不断提高,南方的发展态势更为优越,区级水平显著优于县级,非贫困县情况也明显优于贫困县。研究结果对于如何通过内部均等和外部均衡的双重策略在县域层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以及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基本公共服务 均衡发展 南北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是否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基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鹏 丁洲 范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关系,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门槛值后,其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才具有正向影响;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提升相邻省份的共同富裕度。数字政府建设除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共同富裕度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公正和发展共享的关键作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制约着数字政府建设和省级共同富裕度的成效发挥;要善于使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同相邻省份共同实现区域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升,一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共同富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支付资金截留与市县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缪小林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62,共16页
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但在省以下拨付途径中容易被地级市政府截留,降低转移支付对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本文基于财政部2012年-2022年转移支付数据及省市县统计数据,从地级市资金截留视角实证考察转移... 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但在省以下拨付途径中容易被地级市政府截留,降低转移支付对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本文基于财政部2012年-2022年转移支付数据及省市县统计数据,从地级市资金截留视角实证考察转移支付对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由于地级市政府存在资金截留的行为激励和制度激励,转移支付未能有效下沉至县级基层,导致市县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第二,转移支付截留优先缓解地级市政府面临的财政纵向失衡,从侧面印证了地级市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截留行为;第三,不同地级市的资源配置策略导致其资金截留具有行为激励异质性,在地形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弱的地区,地级市政府更容易出现转移支付资金截留。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地级市政府在传统多层委托代理财政管理体制中具备对县级政府转移支付截留的行为激励和制度激励,这为我国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资金截留 市县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财政纵向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社会支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和剂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镝 祁鑫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在稳步推进健康老龄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有效缓解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十分关键。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检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机制,发... 在稳步推进健康老龄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有效缓解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十分关键。基于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检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机制,发现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政策城市偏向性的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置失衡,城乡老年人健康不平等问题突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大幅降低。非正式社会支持作为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社交互动、情感慰藉和经济支持,有效缓解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失衡。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应消除城乡政策选择偏好,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加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差距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非正式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
9
作者 张岚欣 蒲艳萍 袁柏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7,147,共15页
现阶段中国农村流动人口从“离土”到“易土”转变仍然滞后,缩小非农转移规模与土地流转规模差距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DS(2017)数据测度城镇区县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实证研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 现阶段中国农村流动人口从“离土”到“易土”转变仍然滞后,缩小非农转移规模与土地流转规模差距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DS(2017)数据测度城镇区县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实证研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影响农村流动人口的土地流转。研究发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促进了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土地流转,该作用主要是通过帮助农村流动人口提升城镇相对收入和增强城镇社会认同感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在推动农村流动人口流转土地的同时,还推动其土地流转圈层向市场化、匿名化方向发展。长期而言,这些影响随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居住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强后减弱,总体呈现“倒U型”特征。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获取视角,本文为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提供了新思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深化以常住地为基础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改革,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家庭的城镇福利全覆盖和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流动人口 土地流转 市场化流转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共同富裕: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检验
10
作者 诸萍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仅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抓手。文章利用2009—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开展研究,并实证检验了社会...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仅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抓手。文章利用2009—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开展研究,并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三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类别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富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保障等生存型公共服务的供给在现阶段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基础教育等发展型公共服务的供给则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富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且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生存型公共服务的“共富效应”更为突出,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型公共服务的“共富效应”则更为鲜明;(3)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发展型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显著高于城镇居民,这也正是发展型公共服务发挥“共富效应”的机理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基本公共服务 共同富裕 长三角 共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吗?
11
作者 程波辉 罗培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引入信息熵概念计算得出均等化程度,据此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条作用路径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对西部和低均等化城市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赋能功效;同时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均等化程度实施差异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服务财政支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要素流动与收入差距 被引量:33
12
作者 钱力 张轲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6,共14页
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层面,较少研究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缺乏进... 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层面,较少研究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缺乏进一步对其中机理分析与影响效应的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要素的配置,进而对城乡收入等造成影响。为此,在阐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对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0年全国29个省级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要素流动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异质性研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时间段差异,现阶段影响更为显著;东北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收入差距呈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技术流动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承担重要机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三条政策建议:一是从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稳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二是从建立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的制度机制、完善深化户籍制度、培养新型农业主体等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三是创立并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以规范农村就业中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要素流动 收入差距 影响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璐 苏英 潘宏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进一步抑制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效应在低转移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营改增”制度前期更加突出。此外,财政纵向失衡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抑制效应加剧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纵向失衡 基本公共服务 税收努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和楠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8,共7页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发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财政扶持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缩小城乡差距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彦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46,共4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这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城乡 公共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收入差距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伍文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3-36,共4页
非均等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将导致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其中包括收入水平的差距。新疆广大的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此,本文验证了这种城乡... 非均等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将导致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其中包括收入水平的差距。新疆广大的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了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此,本文验证了这种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对新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基本公共服务 非均等化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夏锋 《经济前沿》 2007年第10期38-43,共6页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缓解城乡差距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描述城乡差距的基础上,着重从城乡"非均等化"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缓解城乡差距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描述城乡差距的基础上,着重从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分析了城乡差距的原因,并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上提出了缓解城乡差距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制度成因及均等化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雅乖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14,共3页
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经验为例,... 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经验为例,在分析该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基础上,从制度设计角度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均等化制度成因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视角 被引量:38
19
作者 宋佳莹 王雅楠 高传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40,共15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维度与受益维度测算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维度与受益维度测算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逐年提高,且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更高。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通过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地区劳动力流动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占比达到38.89%,劳动力流动中介效应占比达到20.94%。鉴于此,应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市偏向,增加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以提升农村人口质量、发展质量,逐步消除劳动力流动壁垒,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劳动力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萌旭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共2页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一些公共服务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问题较突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财政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能扩大公...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一些公共服务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问题较突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财政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能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拟合城乡差距,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差距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