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通业智能化水平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作用——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
1
作者 薛淑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43,共4页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2023年的城乡数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深入剖析流通业智能化水平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作用。研究结论如下:流通业智能化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推...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2023年的城乡数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深入剖析流通业智能化水平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作用。研究结论如下:流通业智能化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存在较强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效应;此外,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流通产业智能化不仅能推动区域内城乡统筹发展,还能带动周边省市城乡均衡发展。在西部地区,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果最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流通业智能化 城乡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中国城乡均衡发展的机制与保障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29,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技术工具、运行平台和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的中国城乡均衡发展应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系统和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逆转中国城乡发展差...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技术工具、运行平台和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的中国城乡均衡发展应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系统和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逆转中国城乡发展差序格局的五大主要路径包括:精准匹配公共服务、实时分享生产要素、促进创新创业活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弥合城乡文化断层。数字化驱动中国城乡均衡发展的重点策略应聚焦于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据新型生产要素,构建多层次的中国空间均衡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差序格局 城乡均衡发展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芳 胡立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7,共6页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跨过门槛值后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均衡发展 线性回归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均衡发展——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昊芸 张扬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4,共16页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智能化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均衡发展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程度的测评研究--基于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玲 裴昌根 陈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6,193,共12页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和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是制约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瓶颈。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以CIPP测评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基尼系数对我国"十二...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和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是制约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瓶颈。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以CIPP测评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基尼系数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进行综合测算评估,结果表明:八年来,各指标(除教育投入)城乡差异呈减少趋势,但差距依然存在。其中,教育机会公平指标上,城乡幼儿入园机会严重失衡;教育投入公平指标上,农村扶持力度加强,乡村生均公共经费高于城镇,但惠及面小;保教质量公平指标上,城乡保教质量之师资力量差距悬殊,办园条件差距显明;教育结果公平指标上,城乡小学新生受学前教育比例差距缩小,但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城乡均衡 基尼系数 测评指标体系 CIPP测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绿色城镇化与城乡均衡发展的协同效应——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东玲 范伟丽 陈景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53-70,共18页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业态引领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且有效驱动了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绿色城镇化与城乡...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业态引领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且有效驱动了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绿色城镇化与城乡均衡发展三系统的协同效应分析体系,测算三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协同发展水平,讨论东、中、西部以及全国三系统协调耦合和协同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其差异,进一步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回归分析模型,针对这三系统与耦合度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度、绿色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均衡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三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渐增大;单一系统对耦合度的促进作用会由于其余两个系统的干扰而减弱;三个系统对耦合度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绿色城镇化 城乡均衡发展 耦合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与城乡均衡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53,共7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新型零售业等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业商业模式不断演进,这些正在极大地改变当今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服务业商业模式具有强化产业业态之间的联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新型零售业等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业商业模式不断演进,这些正在极大地改变当今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服务业商业模式具有强化产业业态之间的联系,克服空间对要素流动的制约,加速要素流动,促进要素优化配置的作用,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许多方面极为明显,比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由于农村优质人才选择向城市流动的欲望强烈,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相应也会带走资金等要素,抽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这种城市对农村要素的虹吸效应,随着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导致资源进一步集聚到城镇,加重城乡发展不均。要素流转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来说十分重要,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改善城乡关系,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因此,要加快农村地区产业链整合,探索适合农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比如加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度,整合农业生产、采购、包装、运输、售后等环节,利用农业自主生产的优势,使得农民能从农业全产业链上获得更高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均衡发展 新型服务业 商业模式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强力推动下的民族地区城乡均衡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秉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3,共5页
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迟发展",也使城市社会在发展上形成"断腿"效应,所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个双赢的过程。而民族地区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方面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的"迟发展",也使城市社会在发展上形成"断腿"效应,所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个双赢的过程。而民族地区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方面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乡均衡发展的实践说明:国家政权强力推动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存在局限性,只有发挥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力量,充分调动内生力量,并以发展现代化民族为保障,才是民族地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 民族地区 城乡均衡 现代化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约束下的城乡均衡性制度选择——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9
作者 薛曜祖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1,共5页
当前,我国逐步开始注重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在制度方面,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转向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资源的统一配置、合理流动和一体化布局,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利益。将资源优化配置作为约束... 当前,我国逐步开始注重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在制度方面,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转向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资源的统一配置、合理流动和一体化布局,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利益。将资源优化配置作为约束性目标条件,构建城乡均衡性制度选择模型。研究得出城乡均衡性发展的三个制度临界点和四个阶段,并得到每一个阶段制度选择的条件,为政府及相关非政府组织、乡镇企业、行业协会等公共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配置 城乡统筹 城乡均衡发展 制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基于城乡均衡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均衡发展 区域异质性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趋向与对策——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26
11
作者 程仙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6,共8页
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宏观背景下,政策保障错位,服务供给断裂和需求满足失位等多因素和效应叠加制约着城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正义,进而引发以城乡失衡为显著特征的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自... 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宏观背景下,政策保障错位,服务供给断裂和需求满足失位等多因素和效应叠加制约着城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正义,进而引发以城乡失衡为显著特征的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自我诉求和实践需要,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成功老龄化等理论基础主张从政策城乡衔接,供给城乡协同和老年素养城乡体系化三个层面上把握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内涵要义,建议以构建城乡政策框架、推进城乡共享、推动智慧化、促进教养融合以及建立课程体系等五个方面优化城乡老年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适应城乡老龄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达成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城乡均衡 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乡失衡”到“城乡均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就地城镇化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邱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进城”的替代选择;经营产业与经营家庭过程同构的家庭组织机制、产业配套与日常生活需求契合的政府服务机制以及农民转型与村庄发展目标整合的职业化动力机制共同形塑了就地城镇化实践,并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均衡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依托于农业产业化路径来实现,关键在于要实现以农民为实践主体和以村庄为建设载体的有机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就地城镇化 在地化 城乡失衡 城乡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13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1-51,共1页
朱德全、杨鸿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解析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表征.剖析职业教育城乡失衡发展的症结.明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思路.构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朱德全、杨鸿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解析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表征.剖析职业教育城乡失衡发展的症结.明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思路.构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 问题表征 保障制度 重庆市 城乡统筹发展 《教育研究》 城乡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论体系、实践样态与时代路向
14
作者 付苏豪 李玉顺 +1 位作者 蒋芮 马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2,共8页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教育生态、城乡持续适切帮扶、理论吸纳转化实践的三重现实阻遏,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现城乡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现代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区域教育文化优质均衡的四重理想寻绎提供新的机遇。为此,探索建构以数字生态赋能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供给、教育共同体群智协同共建共享、“异步教研+同步教研+示范课堂”重构乡村教师研修形态为主要特征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并以涵盖全国14省市20县域的教师教研提升项目为例进行真实样态的立体评估,发现其能协同培育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素养,带动县域教育水平提升与乡村教育现代化跃迁。为促进理论体系迭代优化与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发展,必须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平台精准功能服务;打通东西部城乡供需链,形成双边共建共享机制;创新项目管理评价制度,促生教师发展内生动力;联动县域师训部门协力,扩大项目造血辐射规模;重视师生数字素养培育,释放教育数字生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教育公平 乡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探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海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3,共3页
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多个方面要通力协作,健全义务教育投入制度保障和监督评价机... 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多个方面要通力协作,健全义务教育投入制度保障和监督评价机能,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改革城乡二元格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城乡均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省级统筹机制——基于A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阮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9,共7页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省级政府应总揽全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整体格局与区域特点,协调各类主体责任,形成重点倾斜、分区施策、协同治理的省级统筹机制...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省级政府应总揽全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整体格局与区域特点,协调各类主体责任,形成重点倾斜、分区施策、协同治理的省级统筹机制,发挥中央和县级政府无法替代又无法或缺的行政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城乡均衡 省级统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政策选择——基于郑州市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何水 马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577-6578,6580,共3页
对郑州市城乡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郑州市城乡基础教育存在非均衡的状况,并提出了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师资、均衡生源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城乡均衡发展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媚俗:城乡教师均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松林 魏婷婷 张燕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绩效主义、城市主义和机械主义是媚俗的本质力量。绩效主义消解了乡村教师的主体性、工作质量,使教师沦为绩效的奴隶,破坏了城乡教师均衡的内生性质;城市主义使乡村教师模仿城市生活,遮蔽了乡村教师作为乡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破坏了... 绩效主义、城市主义和机械主义是媚俗的本质力量。绩效主义消解了乡村教师的主体性、工作质量,使教师沦为绩效的奴隶,破坏了城乡教师均衡的内生性质;城市主义使乡村教师模仿城市生活,遮蔽了乡村教师作为乡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破坏了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基础;机械主义使基层教师的发展沦为一个控制与被控制的过程,破坏了城乡教师生命的自治样式,加剧了城乡教师的同质化,消解了城乡教师均衡的权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师均衡 绩效主义 城市主义 机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耦合与协调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俊霞 高菲 祝丹枫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42,共7页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各省份间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恶化的迹象。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制定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构建其良性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耦合度 协调度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991-2015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闫瑞增 王雄 +1 位作者 邹玲 岳意定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很强的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 居民收入差距 GRANGER因果关系 VEC模型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