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新思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茜君 魏博阳 +1 位作者 周游 吴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9-1478,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城乡发展与转型新时期中的重要规划变革。要从城乡关系与全域规划的角度,来对国土空间规划中有关于城乡关系治理方面的内容建立新的认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乡的协调关系既不是相互独立,也不是简单融合...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城乡发展与转型新时期中的重要规划变革。要从城乡关系与全域规划的角度,来对国土空间规划中有关于城乡关系治理方面的内容建立新的认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乡的协调关系既不是相互独立,也不是简单融合,而是将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直到完全消除城乡在社会中的不平等观念,以此达到城乡协调。本文以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协调的新含义为指导背景,对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单元与评价标准进行了新的界定,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城乡发展情况构建城乡协调度的评价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提供可靠的建议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协调 城乡协调度 评价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与比较——以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骞之 胡新萍 +1 位作者 苟天来 毕宇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结合山东省和巴伐利亚近十年城乡发展历程,尝试从社会公平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安全性三个层面构建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用以评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AHP法评价并比较中国山东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土地利用状况是否符... 结合山东省和巴伐利亚近十年城乡发展历程,尝试从社会公平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安全性三个层面构建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用以评价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AHP法评价并比较中国山东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土地利用状况是否符合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及其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利用协调度大于0.8,处于高级协调状态,中国山东省土地利用协调度小于0.4,处于非协调阶段,但整体协调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比较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综合指数发现,两省州差距逐渐缩小,其中生态安全性准则层差异最小,平均2.9倍左右,社会公平性差异最大,但其降幅也最多,即从1991年的4.38倍缩减到2008年3.4倍。基于上述评价及分析,为提高山东省城乡土地利用协调度水平,本文建议:①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性;②与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相比,更注重对城乡用地结构的调整;③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杠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协调 模糊AHP法 山东省 德国巴伐利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富喜 孙海燕 孙峰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8,共6页
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原则,构建了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山东省17地市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城乡协调度系数对各地市城乡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评... 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原则,构建了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山东省17地市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城乡协调度系数对各地市城乡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非常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②城乡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乡发展协调性越好。③协调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城乡协调发展亦没有绝对的标准,同样的协调度反映的信息不一定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协调 城乡协调度 城市子系统 农村子系统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4
作者 黄禹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2-1311,共10页
以东北三省3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城乡协调的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城乡协调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且具... 以东北三省3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城乡协调的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城乡协调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东北三省城乡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程度趋于减弱。②不同地区城乡协调水平变化各异。研究期内,大连市和锦州市一直处于高水平城乡协调状态,朝阳市长期处于低水平城乡协调状态。鹤岗市和七台河市城乡协调度位次上升最明显,哈尔滨市和辽源市城乡协调度位次下降最显著。③从空间格局来看,中级城乡协调区增多且向北移动,初级城乡协调区减少且向中部集中,'南北高,中间低'的城乡协调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城乡协调的冷热点均不断收缩,空间极化效应趋于减弱。④城镇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促进东北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化并未显著促进东北城乡协调发展且与城乡协调发展负相关,农业现代化经营对城乡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交通因素在近些年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对东北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度 城乡经济协调 城乡社会协调 城乡公共服务协调 城乡要素协调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湖北省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星 刘柳青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44-150,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协同发展被提到了更高层面。如何科学测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协同发展被提到了更高层面。如何科学测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整体在波动中提升,城乡系统耦合度起点高、发展快,城乡系统协调度得到稳步提升,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经过了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因此,更高水平地推动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应当从实质上实行城乡发展平等一体,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从制度上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互促;从机制上实行城乡公平分配效益,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同 城乡协同指数 城乡系统耦合 城乡系统协调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