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结构市场化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吗?
1
作者 刘超 焦睿麟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基于2006—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金融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探究金融结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协... 基于2006—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金融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探究金融结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渠道实现。(2)金融科技会显著提高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传导效果。(3)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发展。(4)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从金融结构市场化视角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协调发展 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金融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公共服务供给与城乡协调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婉嫕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并实证研判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并实证研判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探究可知,公共服务供给是数字普惠金融释放城乡协调发展红利的关键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门槛检验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公共服务供给 城乡协调发展 人力资本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困境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房柄含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9期9-1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正视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对制度保障、产业融合和要素互通等方面的路径进行分析,加快推进城乡协调高...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正视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对制度保障、产业融合和要素互通等方面的路径进行分析,加快推进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协调发展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宁波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殿廷 任春艳 +6 位作者 张文新 朱青 戎鑫 顾文选 杨春志 夏紫光 俞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城乡之间的协调表现在很多方面.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情况,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城乡之间的协调表现在很多方面.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情况,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揭示了宁波市近年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变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宁波市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效率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初步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殿廷 王丽华 +2 位作者 戎鑫 王金岩 姜晔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117,135,共8页
平衡不等于协调,要跳出"平衡-不平衡"怪圈看协调;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地域系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该系统整体利益极大化与内部公平的统一。从协调发展内涵讨论入手,设计了基于效率-公平统一性的协调度评价模型,考察了1995... 平衡不等于协调,要跳出"平衡-不平衡"怪圈看协调;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地域系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该系统整体利益极大化与内部公平的统一。从协调发展内涵讨论入手,设计了基于效率-公平统一性的协调度评价模型,考察了1995-2005年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变化,预测了"十一五"末期的态势,提出了改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长期变化看,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三阶段目标演替规律,我国目前整体上处在"效率公平兼顾阶段"。通过不同方案的模拟发现,协调度对提高农民收入反应灵敏,启示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效率和公平 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体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勤 李枫 +2 位作者 徐辉 苏洁琼 卫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针对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破除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建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实现良性循环的机制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并试图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城乡... 针对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破除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建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实现良性循环的机制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并试图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完善城市功能、调控城乡空间发展四个方面,探索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体制障碍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钱文荣 王鹏飞 叶俊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3,共9页
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协调发展度模型、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域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各省的城乡... 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协调发展度模型、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域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各省的城乡协调度均有所提升,但省份间增长差异明显;整体上城乡协调度出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协调度高的省份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协调度低的省份主要集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江西、安徽、辽宁3个省份表现出局部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地理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结构等理论尝试解释了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城乡协调度差异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动态演变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2002-2011 被引量:11
8
作者 顾鹏 杜建国 金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度是城乡发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为着眼点,设计了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江苏省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江苏...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度是城乡发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为着眼点,设计了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江苏省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但呈现上升态势,城乡协调度呈现波动演变态势。其中,对城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各自的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各自发展相对较劣的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口规划方面。最后,针对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为宏观调控者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指标体系 协调度模型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郭丽英 任志远 邓旭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城乡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帅 顾鹏 杜建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7,共6页
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出发,将城乡协调发展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系统,并对其进行科学解析。借鉴系统协调度分析思路,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并以江苏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为例进... 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出发,将城乡协调发展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系统,并对其进行科学解析。借鉴系统协调度分析思路,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并以江苏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更深入地量化揭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状况,从而为相关策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合理的分析视角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复合系统 系统评价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9,共7页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哺 间接反哺 内源创新 城乡协调 农业产业化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反哺农业 工业产业 历史与现实 农业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农村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加林 龚虹波 许继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农村问题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 .在我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 ,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实现 .从分析宁波农村城市化驱动力和存在问题着手 ,阐析了实现宁波农村城市化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走城乡协调发展之... 农村问题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 .在我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 ,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实现 .从分析宁波农村城市化驱动力和存在问题着手 ,阐析了实现宁波农村城市化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并探讨了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必须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农村城市化 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 城乡二元结构 城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互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威漩 胡盼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2-46,60,共6页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城乡收入差距、适度城乡收入差距及城乡协调发展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机理:一方面,城乡协调...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城乡收入差距、适度城乡收入差距及城乡协调发展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机理:一方面,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要求,过高或过低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现状,从振兴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税收、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及投入两方面分析了促使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互动的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互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级尺度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 被引量:37
14
作者 张立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5-1171,共7页
基于城市中观尺度,以中国333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维变量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度及空间差异,并对其演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4年间,中国城市尺度下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城乡相关系数整体上在波动中呈递... 基于城市中观尺度,以中国333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维变量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度及空间差异,并对其演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4年间,中国城市尺度下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城乡相关系数整体上在波动中呈递减趋势;城乡收入差异相对较大;城乡增长率逐渐缩小,且呈现倒U型。③中协调区的空间格局占多数,且中协调区和低协调区具有扩大的趋势。④中国城乡协调度存在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度表现为上下波动,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研究时段的城乡协调度则呈现倒U型。⑤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其城乡相关系数、城乡收入差异、城乡增长率差异和城乡协调度排名相对愈好。6中国城乡协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因素多与中国当前政策、经济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空间格局 演化 城市尺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金存 李豫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概念辨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社会、居民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新疆1990~2010年的城乡协调发...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概念辨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社会、居民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新疆1990~2010年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新疆城乡发展不仅处于失调状态,而且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尽管2003年以来,新疆城乡发展失调状况有所缓解,但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组合赋权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标志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国 李录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工业化是城乡关系互动的过程 ,只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才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本文依据人类工业化三个阶段城乡发展的量化指标 ,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给出了客观判断。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并结合人类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是城乡关系互动的过程 ,只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才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本文依据人类工业化三个阶段城乡发展的量化指标 ,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给出了客观判断。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并结合人类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确立了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标志 ,为判断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发展关系是否协调提供了一个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目标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郭守亭 张旺虎 熊颖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9,共9页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基于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经济指数位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地区创业,进而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新发展阶段应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深度改革,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注意防范化解潜在风险,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协调发展 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地区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倩文 许秀川 邓宗兵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意愿分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涛 张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48,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生产要素实行市场化配置,农村土地和人口作为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其交换和流动效率直接影响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农村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存在明显的意愿分化格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受阻,制度根源是土地市场与人口管理的...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生产要素实行市场化配置,农村土地和人口作为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其交换和流动效率直接影响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农村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存在明显的意愿分化格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受阻,制度根源是土地市场与人口管理的双重非融合格局,打破困局的关键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利益重新分配,优化现行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农村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相互激励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保、户籍、规划、监督等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人口流动 意愿分化 城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村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文礼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7,共9页
在小城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北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了"中心村庄"发展假说。把 中心村庄发展看成是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寻求"中心村 庄-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内源发展的新模式,... 在小城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北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了"中心村庄"发展假说。把 中心村庄发展看成是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寻求"中心村 庄-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内源发展的新模式,为政府的制度安排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村庄 西北民族地区 城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