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与收入相关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 被引量:31
1
作者 顾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7,共10页
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旨在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促使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权益,提高人民福祉。统筹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均存在"亲穷人"的不平等,而健康方面则存在"亲富人"的不平等,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实施... 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旨在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促使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权益,提高人民福祉。统筹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均存在"亲穷人"的不平等,而健康方面则存在"亲富人"的不平等,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实施后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有所缩小,但健康不平等略有扩大,城居保参保组相比新农合参合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程度更高。分解结果表明年龄、收入、非农工作均会促进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其中非农工作对城居保参保组贡献最高,收入是影响新农合参合群体内医疗服务利用及健康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此外,统筹政策的实施对医疗服务利用及健康不平等均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对新农合参合组的缓解作用相对更强,这表明统筹城乡医保制度实施能够显著缩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间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因此,除关注就业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外,政府应加快推进城乡医保制度统筹,促进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医保制度 疗服务利用 健康 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于建华 薛兴利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山东省城乡医保各项制度的扩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公平性较差、制度运行效率低下、医疗资源未充分利用及违规现象难以有效监管等。采取进一步改革措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而统筹城乡医保制度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重... 山东省城乡医保各项制度的扩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公平性较差、制度运行效率低下、医疗资源未充分利用及违规现象难以有效监管等。采取进一步改革措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而统筹城乡医保制度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制度 运行效果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研究——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红燕 阳义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之后,原有的参保率指标已经无法灵敏地反映参保人对制度的态度。为了顺利整合、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满意度研究显得非常迫切。笔者根据医疗保险领域的"三角四方"关系,并借鉴美国顾... 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之后,原有的参保率指标已经无法灵敏地反映参保人对制度的态度。为了顺利整合、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满意度研究显得非常迫切。笔者根据医疗保险领域的"三角四方"关系,并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原理,构建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然后,以中部地区已经实现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湖北省鄂州市为例,考察了参保居民对于城乡居民医保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价值感知、医疗服务价值感知、政府支持价值感知等因素对于居民的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感知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升城乡居民医保的内在价值是提高居民满意度的重中之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制度 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筹会产生促健防贫效用?——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郭庆 吴忠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共8页
目的:考察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筹带来的健康绩效和防贫绩效。方法:采用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平衡面板数据,分别选用自评健康状况和贫困脆弱性指标衡量个体健康水平和贫困风险抵御能力,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 目的:考察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筹带来的健康绩效和防贫绩效。方法:采用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平衡面板数据,分别选用自评健康状况和贫困脆弱性指标衡量个体健康水平和贫困风险抵御能力,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城乡医保制度统筹的促健防贫效用。结果:基准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都表明,城乡医保制度统筹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和贫困风险抵御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城乡医保制度统筹对流动人口并无显著有效的促健防贫效用。结论:城乡医保制度统筹工作的推进应促进区域间和人群间的医疗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健康平等;施行健康防贫政策;以健康为导向,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制度统筹 健康绩效 防贫绩效 贫困脆弱性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志忠 武曦蔼 +1 位作者 黄琇棠 邱亨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905-3910,3918,共7页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015年和2018年随访数据,以≥60岁且信息完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问卷调查中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等内容。根据是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分为整合组和未整合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此外,进一步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为自变量,自评健康状况作为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4364人,其中整合组694人(15.90%),未整合组3670人(84.10%)。整合组自评健康状况优于未整合组(20.74%vs 17.41%,P=0.038),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1.281,95%CI=1.038~1.581,P=0.021)。整合组的人群生活满意度优于未整合组(94.80%vs 91.87%,P=0.009),生活满意度更高(OR=1.378,95%CI=1.037~1.831,P=0.027)。自评健康状况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作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50(P=0.043),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46.66%。结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普及,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筹资机制,促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制度整合 老年人 自评健康状况 生活满意度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华 何青青 王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农民工是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社会融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及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而制度排斥是农民工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且该影响结果存在间断性的分位效应。因... 农民工是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社会融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及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而制度排斥是农民工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且该影响结果存在间断性的分位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通过简化医疗报销程序,消除医保方面的制度性壁垒,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制度 农民工 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山区医保城乡统筹对居民就医及医保补偿的影响状况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建平 杨松 彭美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名山区"两保"整合前后医保政策、居民就医趋势以及基金流向变化,为合理引导居民就医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卫生统计年鉴及医保年终结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管理者访谈。... 目的通过分析名山区"两保"整合前后医保政策、居民就医趋势以及基金流向变化,为合理引导居民就医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卫生统计年鉴及医保年终结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管理者访谈。结果整合后名山区医保政策得到优化并更为严苛,县域内住院人次明显下滑,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减少,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降低。结论加强医疗合作与帮扶,政策落实与医保人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医保政策适度创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强化医保部门监管能力,确保政策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整合 城乡居民就 城乡医保制度 名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政策调整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心洁 周绿林 曾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87,共16页
当前,公共财政不仅要补助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筹集,还要承担其可能存在的赤字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那么,调整生育政... 当前,公共财政不仅要补助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筹集,还要承担其可能存在的赤字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那么,调整生育政策能减轻城乡居民医保的财政负担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生育政策调整前后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如果不调整生育政策,2090年时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是当年公共财政支出预测值的119.78倍;第二,如果按照"单独二孩"政策的实际生育意愿计算,预测期内累计财政负担相比原政策将下降3.35个百分点;第三,"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越高,累计财政负担下降越快。当生育意愿达到100%时,累计财政负担相较原政策将下降62.2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城乡居民制度 财政负担 精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