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谢玉梅 陈沙沙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4,共11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解决长期困扰乡村振兴的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契机。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劳动力错配水平,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效果及作... 数字乡村建设为解决长期困扰乡村振兴的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契机。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劳动力错配水平,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缓解城乡劳动力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数字鸿沟水平较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较小和低城镇化率等地区的城乡劳动力错配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农村创业活跃度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数字乡村建设改善要素错配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城乡劳动力错配 农村创业活跃度 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谭华清 周广肃 王大中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5,共13页
本文首次讨论了中国的新农保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表明,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家庭要比没有参加新农保家庭外出的概率要高2%左右。新农保这一影响存在"保障"效应和"收入"效... 本文首次讨论了中国的新农保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表明,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家庭要比没有参加新农保家庭外出的概率要高2%左右。新农保这一影响存在"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等两种效应。对于未满60周岁的个人,新农保主要通过"保障"效应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因为未满60周岁不能马上获得养老金,但是由于购买了养老保险,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的个人,参加新农保能够马上获得稳定的养老金。这一笔收入有助这些老年人照顾自己以及家庭中的孩子,从而促进家庭中中青年的外出就业,这就是"收入"效应。最后,工具变量方法的结果也支持上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城乡劳动力转移 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制度安排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强 张征华 朱述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952,共4页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2)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2)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业速度;(3)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市民化就业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劳动力 农民就业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流动、城镇就业与收入差异——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蔡武 程小军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1期15-20,共6页
鉴于我国现实情况,对H-T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采用动态递归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城乡劳动力流动、城镇就业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的相互均衡关系,并从动态内生系统的角度建立Panel Data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似无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 鉴于我国现实情况,对H-T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采用动态递归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城乡劳动力流动、城镇就业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的相互均衡关系,并从动态内生系统的角度建立Panel Data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似无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也促进了城乡劳动力流动,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差距加剧了城镇失业,城镇失业也扩大了城乡差距,两者存在恶性循环;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失业相互之间均具有很微小的且不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城镇失业 城乡实际收入差距 PANEL Data联立方程 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转移中的先驱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华清 黄昊 +1 位作者 张辉 周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152,F0003,共18页
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CHIP2008)数据,将最早外出时间在1984年到1992年之间的农民工定义为早期农民工,基于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我们分析了他们在城乡劳动力转移中的先驱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早... 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CHIP2008)数据,将最早外出时间在1984年到1992年之间的农民工定义为早期农民工,基于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我们分析了他们在城乡劳动力转移中的先驱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早期农民工越多的地区,当地的农民外出的概率也越高,即城乡劳动力转移中存在先驱效应。考虑到信息传播的质量,我们根据早期农民工的平均教育以及当地其他农民的平均教育进行分组回归,发现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先驱效应越强。本文还发现,先驱越多的地区,当地外出的农民工的行业集聚特征越明显。作为稳健性检验,早期农民工定义的调整以及将1978年以前因外生因素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作为早期农民工的替代变量的分析都没有改变文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完全 先驱 城乡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与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基于Neumark方法的分解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凡强 熊家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9,共7页
国内有关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研究着重强调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作用,而忽视了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Neumark分解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对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 国内有关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研究着重强调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作用,而忽视了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Neumark分解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对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乡劳动力的工资差异中,由个体特征所导致的工资差异占71.47%,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所引起的工资差异占17.53%,而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占11.00%。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前劳动力市场教育歧视的作用,才能准确地估计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所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教育歧视 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障碍及其排除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段娟 曾菊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是指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之间和乡村之间的互动和优化配置过程,它有利于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共同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双向流动 劳动力流动 户籍制度 劳动 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 农民 乡镇企业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能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吗: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阳立高 于金柳 +1 位作者 龚世豪 丁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174,共16页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参加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后,所在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约12.1%。动态效应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提升作用在整体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对于非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企业、内陆地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技能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一体化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出口产品质量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对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被引量:8
9
作者 蔡昉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把中国目前的就业水平和结构 ,放到一个劳动力市场形成过程的分析框架中进行评价 ,着重分析改革以来市场是怎样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 ,重新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的 ,并揭示出阻碍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发育的制度性障碍。在此基础上 ,对劳... 本文把中国目前的就业水平和结构 ,放到一个劳动力市场形成过程的分析框架中进行评价 ,着重分析改革以来市场是怎样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 ,重新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的 ,并揭示出阻碍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发育的制度性障碍。在此基础上 ,对劳动力市场发育进行展望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制度障碍 城乡劳动力资源 配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中斌 陈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1-11,共1页
当前我国再就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面临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城镇人口就业的矛盾如何解决,亦即城乡劳动力就业如何统筹兼顾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城乡就业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城乡就业形势及其面临... 当前我国再就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面临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城镇人口就业的矛盾如何解决,亦即城乡劳动力就业如何统筹兼顾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城乡就业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城乡就业形势及其面临的矛盾,指出限制甚至排斥农民进城只能暂时缓和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走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之路,并进而提出具体对策,即: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流动人口教育机制、疏通流通渠道、激励资源的自我育成、增加资源的投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就业 流动人口 统筹兼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利萍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5,共3页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适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目标模式,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这已经给城乡经济...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适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目标模式,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这已经给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我国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缓慢的原因,就可以看出,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双向流动 问题 原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重新审视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继 《西北人口》 2002年第2期56-59,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一个能促进劳动力健康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城乡劳动力流动受到制度、社会、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要建立一个真正统一健康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就应该促进城乡劳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一个能促进劳动力健康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城乡劳动力流动受到制度、社会、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要建立一个真正统一健康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就应该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多方面互动,打破城乡壁垒,缩小城乡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城乡劳动力 制度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条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春华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17-19,共3页
城乡劳动力市场由分割走向一体化是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企业、城乡劳动力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条件在于外部利润的存在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成本-收益比较。要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 城乡劳动力市场由分割走向一体化是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企业、城乡劳动力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条件在于外部利润的存在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成本-收益比较。要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必须从这些条件的影响因素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几个重要问题解读——评《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家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支撑,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劳动力配置、优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特征越...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支撑,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劳动力配置、优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特征越发明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也干扰了城乡统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生育力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意味着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全面进入“转型期”,如何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提高发展红利在城乡人口的覆盖率,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市场 中国劳动力市场 非均衡问题 转型期 劳动力资源配置 经济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芳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城镇劳动力 乡村劳动力 城乡劳动力异质性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城乡劳动力流动与配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洪银 《西北人口》 2007年第6期98-101,共4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是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为实现城乡劳动力规范有序公平流动和合理配置,文章运用统计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劳动力流动规律,发现流动原因和制约因素,给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具有实证基础。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流动 配置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的绩效评估——城镇化加速期的数据考察
17
作者 黄丙志 段景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社会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城乡劳动力市场实现了良性互动。从历史总结看来,社会保障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本文通过互动弹性系数的计量分析,探究和评估城镇化加... 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社会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城乡劳动力市场实现了良性互动。从历史总结看来,社会保障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本文通过互动弹性系数的计量分析,探究和评估城镇化加速期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的绩效,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加速期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 城乡劳动力市场 互动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定位的变迁——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的视角
18
作者 黄丙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社会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定位的演进与变迁是在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变化中不断调整完成的,这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从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 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社会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定位的演进与变迁是在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变化中不断调整完成的,这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从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视角探析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定位的变迁,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 定位 城乡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财富、基础设施与城乡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大中 胡李鹏 董烈刚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6,共4页
文章利用CHIPS2002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家庭财富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财富对于农民外出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财富低于一定阈值,其增加会提高农民外出就业倾向;而当财富超过该阈值时,其增加反而降低外出就业激励。该倒... 文章利用CHIPS2002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家庭财富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财富对于农民外出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财富低于一定阈值,其增加会提高农民外出就业倾向;而当财富超过该阈值时,其增加反而降低外出就业激励。该倒U型影响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贫困地区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相应的财富阈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财富 基础设施 城乡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建设、“软件”壁垒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皓乙 宁满秀 刘颖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基于中国2008—2018年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以高铁为代表的新“硬件”建设、以公路为代表的传统“硬件”建设和户籍门槛的“软件”壁垒对城乡收... 基于中国2008—2018年2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以高铁为代表的新“硬件”建设、以公路为代表的传统“硬件”建设和户籍门槛的“软件”壁垒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户籍门槛的“软件”壁垒则使得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且上述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硬件”建设和“软件”壁垒通过影响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横向福利差异和纵向流动阻碍等两个方面,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但高铁高价特征会削弱其在弥合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上的积极作用;提高受教育程度能够提升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但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弥合二者收入差距上的作用仍有所局限。基于此,提出构筑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平台、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培训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公路里程 户籍门槛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