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研究
1
作者
康晓涵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很大的...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冲击。该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构成及其基本内涵进行系统梳理,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核心,推进新时代农村生态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理论
乡村生态振兴
城乡
融合发展
现状分析
化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白启鹏
衣保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认为应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信息网络等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关系理论
新型城镇化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新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韦廷柒
张学亮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41,共4页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这些新...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海滑
苟颖萍
朱晶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7,13,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科学论述了城乡建设的重要性、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论述...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科学论述了城乡建设的重要性、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论述了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述论
5
作者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8,共7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及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历史使命等多维视角,深入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和农民等重要关系及其对新民主主...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及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历史使命等多维视角,深入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和农民等重要关系及其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影响,勾画出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多维历史景观,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睿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共4页
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统筹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认识,文章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着重论述了其对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城乡关系理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被引量:
10
7
作者
董济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才...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才有可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的重要理论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主要领导,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致力于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中国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筹城乡发展之大众传媒均衡发展路径探讨——基于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及知识和信息城乡二元分布的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廖宇翃
《西部论坛》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二是要增加农业增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农民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无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非常重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知识和信息分布不均衡,应强化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城乡均衡发展促成知识和信息的城乡均衡分布,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城乡
发展
城乡关系理论
二元经济
人力资本
传统农业
劳动生产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知识和信息分布
大众传媒
城乡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历史演进与时代抉择
被引量:
7
9
作者
邓金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0,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生产力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城乡发展从“依存、对立、再到融合”的历史逻辑规律,这是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出发,考察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和...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生产力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城乡发展从“依存、对立、再到融合”的历史逻辑规律,这是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出发,考察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和逻辑主线,发现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演进阶段,呈现出“低水平均衡-高水平失衡-高水平缓和”的分步演进特征。其逻辑主线包括一条根本主线和三条具体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立足中国发展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共享发展这一根本主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动态调整”的时代意蕴三条具体主线。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平衡城乡收入结构的时代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城乡
收入结构
历史演进
时代抉择
城乡
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五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四重循环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钟晓萍
于晓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城乡融合需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制度前提和空间载体。立足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空间融合四个向度,构建理解城乡融合的“四重循环”框架。研究发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城乡融合需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制度前提和空间载体。立足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空间融合四个向度,构建理解城乡融合的“四重循环”框架。研究发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明显缩小、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日趋均衡、县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力推进。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经济循环仍有阻滞、劳动-技术循环仍存障碍、经济-社会循环仍有短板、空间-功能循环面临制约等。“十五五”时期应着力以推进产业融合和流通顺畅为重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以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为重点促进劳动-技术循环,以加快乡村公共服务补短板和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为重点构建经济-社会循环,以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为重点实现空间-功能循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融合
城乡
循环
县域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及其特点
11
作者
邓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18、19世纪,俄国的历代统治者前仆后继地竭力推动城市化。由于没能突破传统的城市化路径,俄国的城市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远远地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国家。十月革命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后发国家快速城市化...
18、19世纪,俄国的历代统治者前仆后继地竭力推动城市化。由于没能突破传统的城市化路径,俄国的城市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远远地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国家。十月革命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后发国家快速城市化的理论和方法,将俄国的城市化进程转到一条崭新的轨道上。历史表明,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化轨道让苏联实现了弯道超车,最终后发先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赶上并超过了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先发国家。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为其他后发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一路径的指引下,中国在六十多年里以极快的速度推动城市化,当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
城市化
城乡关系理论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研究
1
作者
康晓涵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文摘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冲击。该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构成及其基本内涵进行系统梳理,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核心,推进新时代农村生态振兴。
关键词
城乡关系理论
乡村生态振兴
城乡
融合发展
现状分析
化解路径
Keyword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resolution path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白启鹏
衣保中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认为应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信息网络等方面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关系理论
新型城镇化
互联网+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新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韦廷柒
张学亮
机构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广西工学院管理工程系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41,共4页
文摘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共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新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海滑
苟颖萍
朱晶松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7,13,共2页
基金
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是x12200813
文摘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科学论述了城乡建设的重要性、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论述了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现实意义
分类号
F06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述论
5
作者
江俊伟
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8,共7页
文摘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过程中,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及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历史使命等多维视角,深入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和农民等重要关系及其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影响,勾画出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的多维历史景观,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内涵。
关键词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创新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睿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共4页
文摘
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统筹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认识,文章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着重论述了其对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城乡关系理论
启示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被引量:
10
7
作者
董济杰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共6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才有可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的重要理论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主要领导,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致力于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中国化进程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筹城乡发展之大众传媒均衡发展路径探讨——基于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及知识和信息城乡二元分布的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廖宇翃
机构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西部论坛》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摘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二是要增加农业增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农民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无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非常重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知识和信息分布不均衡,应强化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城乡均衡发展促成知识和信息的城乡均衡分布,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
城乡
发展
城乡关系理论
二元经济
人力资本
传统农业
劳动生产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知识和信息分布
大众传媒
城乡
协调发展
Keywords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 theory
dual economy
human capital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rural labor transfer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asses medi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历史演进与时代抉择
被引量:
7
9
作者
邓金钱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0,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XJC790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jbkyzy006)
文摘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生产力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城乡发展从“依存、对立、再到融合”的历史逻辑规律,这是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出发,考察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和逻辑主线,发现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演进阶段,呈现出“低水平均衡-高水平失衡-高水平缓和”的分步演进特征。其逻辑主线包括一条根本主线和三条具体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立足中国发展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共享发展这一根本主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动态调整”的时代意蕴三条具体主线。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平衡城乡收入结构的时代抉择。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城乡
收入结构
历史演进
时代抉择
城乡
融合
乡村振兴
分类号
F21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26.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五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四重循环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钟晓萍
于晓华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合作经济研究院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基金
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24D012)的资助。
文摘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城乡融合需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制度前提和空间载体。立足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空间融合四个向度,构建理解城乡融合的“四重循环”框架。研究发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明显缩小、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日趋均衡、县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力推进。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经济循环仍有阻滞、劳动-技术循环仍存障碍、经济-社会循环仍有短板、空间-功能循环面临制约等。“十五五”时期应着力以推进产业融合和流通顺畅为重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以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为重点促进劳动-技术循环,以加快乡村公共服务补短板和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为重点构建经济-社会循环,以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为重点实现空间-功能循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关键词
城乡
融合
城乡
循环
县域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
城乡关系理论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urban-rural circulation
county-level urbanization
Marxist urban-rural relations theory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
F3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及其特点
11
作者
邓杰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大都市的经验研究--以上海为例的讨论(1949-1959)"(15JD710085)
文摘
18、19世纪,俄国的历代统治者前仆后继地竭力推动城市化。由于没能突破传统的城市化路径,俄国的城市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远远地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国家。十月革命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后发国家快速城市化的理论和方法,将俄国的城市化进程转到一条崭新的轨道上。历史表明,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化轨道让苏联实现了弯道超车,最终后发先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赶上并超过了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先发国家。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为其他后发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一路径的指引下,中国在六十多年里以极快的速度推动城市化,当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条新路径。
关键词
列宁
俄国
城市化
城乡关系理论
城市治理
分类号
K1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研究
康晓涵
《智慧农业导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白启鹏
衣保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新发展
韦廷柒
张学亮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
曹海滑
苟颖萍
朱晶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述论
江俊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陈睿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董济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统筹城乡发展之大众传媒均衡发展路径探讨——基于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及知识和信息城乡二元分布的思考
廖宇翃
《西部论坛》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历史演进与时代抉择
邓金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十五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四重循环与实践进路
钟晓萍
于晓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及其特点
邓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