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励娜 尹怀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时间和区域趋势及驱动因素。方法利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作了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回归分析,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结果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是受到城乡收入差距和... 目的分析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时间和区域趋势及驱动因素。方法利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作了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回归分析,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结果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是受到城乡收入差距和耕地有限的驱动,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有随时间减缓的趋势。结论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有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极化的倾向,政府须做好应对准备,走健康城市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人口流动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人口流动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修岩 王彩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城乡人口流动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但2010年后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分地区... 城乡人口流动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但2010年后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分地区看,东中部地区城乡人口流动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西部地区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二者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指标来看,城乡人口流动对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乡风文明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治理有效存在不显著的负向作用。中国城乡间的单向人口流动已呈现稳定态势,应分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人口流动政策,特别是积极推动城乡间的双向人口流动,使之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人口流动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人口流动视角的半城市化地区人口城镇化研究——对扬州市郊区的实证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佳旻 罗小龙 +1 位作者 何瑞雯 陈眉舞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以扬州市城郊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非农人口的城乡流动及其原因和空间差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了当地半...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以扬州市城郊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非农人口的城乡流动及其原因和空间差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了当地半城市化地区城镇化的特点,分别是市民化程度高、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以及乡村"空心化"严重。最后,为了推动半城市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针对该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特点,在市民化、政策差异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口流动 半城市化 城镇化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创新——京渝成三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晓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以当前中国超大城市中具有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北京、重庆、成都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三个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实施效果,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思路,以推进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 京渝成 城乡统筹 流动人口 比较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人口流动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影响:基于国外英文文献的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莹 汤爽爽 冯建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4,共8页
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人口由城市向乡村流动的新动向。在中国城乡关系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的研究对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 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人口由城市向乡村流动的新动向。在中国城乡关系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的研究对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外学界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演进过程,对城—乡人口流动现象开展过系统研究。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从人口流动转向、流动人群特征、流动动因机制及其对乡村地区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国外城—乡人口流动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影响,最后通过比较指出中西方研究的差异,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口流动 模式 机制 影响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性”的流动人口城市化探讨--以扬州城北拖砖人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申明锐 张京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8,84,共9页
将城乡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性"和"城乡连续谱"两个整体特征概念发展运用到流动人口的个体研究上来。通过对扬州城北拖砖人的实证考察,认为其在行为空间和社会网络两方面均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城市性特征,这直接影响... 将城乡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性"和"城乡连续谱"两个整体特征概念发展运用到流动人口的个体研究上来。通过对扬州城北拖砖人的实证考察,认为其在行为空间和社会网络两方面均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城市性特征,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定居与发展,使得其只能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之间的摇摆者。城乡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化政策重点覆盖的人群,根据其城市性的不同存在着一个逐步实现完全城市化的"城乡连续谱",城市性的提升是贯穿人的城市化过程的核心线索。而这其中,有组织性的就业和社区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性 城市化 城乡流动人口 乡连续谱 拖砖人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研究
7
作者 卢飞飞 窦立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6期214-216,共3页
江苏省南通市,秉承“融入、融通、融合”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理念,通过分步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举措,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征程。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 江苏省南通市,秉承“融入、融通、融合”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理念,通过分步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举措,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征程。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南通城镇化空间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人口流动迁徙制度有待不断创新,绿色低碳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产生冲突等。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文章提出了完善城乡有序流动的南通人口迁徙制度,完善南通返乡人才和科技服务农村机制,建立健全南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村容村貌优化乡村品质建设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稳步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融合 江苏省南通市 空间体系 人口迁徙 城乡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出务工对农村男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许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51,共13页
使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性别差异的视角研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男女初婚年龄的影响。发现婚前流动显著推迟了农村男女的初婚年龄,而且这种推迟效应对男性农民工表现得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婚前流动的次数、流动距离和... 使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性别差异的视角研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男女初婚年龄的影响。发现婚前流动显著推迟了农村男女的初婚年龄,而且这种推迟效应对男性农民工表现得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婚前流动的次数、流动距离和是否在婚前返乡也对农民工的初婚风险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主要针对男性群体。研究认为,男性农民工在城市婚姻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人口流动对传统婚育模式的冲击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口流动 初婚年龄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几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茅于轼 贺菊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9-26,共8页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作了分析。首先是投资率对增长率的正相关,从世界上16个国家的统计得出每1%的投资率可能产生0.28%的经济增长。有的国家低于此数,多半与投资率的波动有关。文中对各省经济增长率如何依赖于该省...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作了分析。首先是投资率对增长率的正相关,从世界上16个国家的统计得出每1%的投资率可能产生0.28%的经济增长。有的国家低于此数,多半与投资率的波动有关。文中对各省经济增长率如何依赖于该省的投资率及非国有部门的产出比例作了分析。利用银行储蓄、手持现金、购置证券的统计,估计出居民未申报的收入占GNP的10—13%,这是中国地下经济的下限。针对中国经济非均衡的的特点,探讨了额外需求创造产出的凯恩斯乘数在中国的变型。最后对中国从1978到1994期内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常驻人口作了估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均每年800万、总数达1.28亿的人口流动,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移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率 凯恩斯乘数 非国有经济比例 城乡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和农村:两个社会等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春林 《社会》 1987年第2期5-7,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平等的社会等级,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地限制城乡人口流动所造成的。继续控制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两个社会等级问题的解决。应该采用大中小城市(...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平等的社会等级,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地限制城乡人口流动所造成的。继续控制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两个社会等级问题的解决。应该采用大中小城市(镇)同时协调发展,注重发展城市的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 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 城乡人口流动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中小城市 城市规模 注重发展 城市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