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34
1
作者 毛汉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文章根据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与加强空间调控、完善国家规划体系等方面,阐明了加强区域规划的迫切性;探讨了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并根据作者近3年来的实践,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内容提... 文章根据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与加强空间调控、完善国家规划体系等方面,阐明了加强区域规划的迫切性;探讨了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并根据作者近3年来的实践,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内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理论 方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晓 林正雨 +5 位作者 何鹏 曾鸣 雷波 刘强 陈春燕 古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3-958,共6页
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城乡统筹,推动农业规划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本课题组多年来承担的区域现代农业规划案例为实践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 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城乡统筹,推动农业规划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本课题组多年来承担的区域现代农业规划案例为实践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提炼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理论基础,构建了区域现代农业规划流程及方法体系,以期能够为我国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区域规划 现代农业规划 理论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界定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文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7,共6页
在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的界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权利义务、适当的权益和相当的因果关系等三个理论标准,以及空间、动态、权属等三大实践方法,对具体的城乡规划中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首先通过实践方法界定... 在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的界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权利义务、适当的权益和相当的因果关系等三个理论标准,以及空间、动态、权属等三大实践方法,对具体的城乡规划中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首先通过实践方法界定大致的、形式上的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范围,再通过理论标准判断实质上的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从而达到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护真正的利害关系人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权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利害关系人 理论标准 实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滩区空间韧性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市段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翅 马鑫雨 《风景园林》 2021年第7期24-30,共7页
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沙调节控制,黄河滩区新乡市段迎来发展契机。为了探究滩区城乡发展和洪水防护的平衡关系,首先论证了韧性城市思想在滩区城乡空间的适用性,并基于韧性城市的表征对滩区空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 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沙调节控制,黄河滩区新乡市段迎来发展契机。为了探究滩区城乡发展和洪水防护的平衡关系,首先论证了韧性城市思想在滩区城乡空间的适用性,并基于韧性城市的表征对滩区空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基础上,获取文献资料数据、卫星影像和测绘图资料、问卷数据、访谈信息、现场踏勘资料,进一步采用情景预测法、GIS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提出空间发展的四大主要策略:1)建设以坚固高效的工程安全为前提的基础设施;2)再造结构冗余的生态空间;3)营造丰富灵活的生活空间;4)构建多样联结的生产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0项具体的空间优化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策略体系,共同提升研究地段的空间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韧性城市 黄河滩区 规划方法 情景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发展观与城市规划方法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伦亮 《规划师》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城市规划自身理论方法体系的不足使其学科发展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发展观的建立要求城市规划重新审视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建立适应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 城市规划自身理论方法体系的不足使其学科发展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发展观的建立要求城市规划重新审视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建立适应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对经济问题的关注,还是对社会、环境、生态、区域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都必须大胆借鉴与利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科学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问题 城市规划 城乡 经济问题 体系 现代城市 理论方法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发展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聂桂波 王薇 +2 位作者 杜柯 王多智 马加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4,共14页
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其体量大且多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因而在各种非常规荷载作用下破坏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系统的从以下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所取得的主要进展:(1)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化的抗... 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其体量大且多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因而在各种非常规荷载作用下破坏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系统的从以下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所取得的主要进展:(1)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化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主要包括材料本构模型、地震动多点输入和结构强非线性模拟;(2)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提升与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性态的设计方法和功能可恢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以上部分的系统总结和论述,形成大跨空间结构统一的抗震设计指导思想,并对此类结构的抗震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抗震性能评估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 地震可恢复性理论 地震可恢复性评价方法 韧性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
7
作者 张鸿杰 王赛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出行模式和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揭示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住房价格的显著影响。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相关性,...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出行模式和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揭示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住房价格的显著影响。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并提供了相应数据和模型支持。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空间可达性对房价分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t检验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其可达性,不仅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理论方法 空间可达性 t检验分析:回归模型: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梁鹤年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8-85,共8页
公共政策决策和实施的参与者各有不同 的观点。按这些不同观点去分析政策的效应、效 率、合法性和可行性会提高公共决策的水平。本 文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 方法 规划理论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