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塞俄比亚芥菜中BcMYB28基因调控硫苷代谢分析
1
作者 王艳花 邵伟兴 +1 位作者 方莎 安冬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2,共15页
埃塞俄比亚芥菜(Brassica carinata,BBCC 2n=34)具有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包括苗期长势旺、耐旱、广谱抗病性、抗裂角等,但这些优良特性的利用受限于其高硫苷的特性。为揭示BcMYB28基因在埃塞俄比亚芥菜硫苷代谢中的功能,并找到硫苷代谢... 埃塞俄比亚芥菜(Brassica carinata,BBCC 2n=34)具有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包括苗期长势旺、耐旱、广谱抗病性、抗裂角等,但这些优良特性的利用受限于其高硫苷的特性。为揭示BcMYB28基因在埃塞俄比亚芥菜硫苷代谢中的功能,并找到硫苷代谢的关键调节基因,本研究从埃塞俄比亚芥菜中克隆到BcMYB28基因,通过比对分析获得6个同源基因(BcMYB28.1~BcMYB28.6),其与芸薹属作物MYB28基因家族成员相似性达74.6%~84.9%;利用CRISPR/Cas9敲除BcMYB28,获得T 1代编辑株系,编辑株系叶片表现出蜡质层缺失等表型变化,qRT-PCR表明BcMYB28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利用UHPLC-MS技术鉴定出1843种次级代谢物,与埃塞俄比亚株(编号WT)相比,编辑株系中存在247个上调和132个下调代谢物,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显著富集;通过转录组测序,以甘蓝型/芥菜型油菜为参考种,分别获得5495和510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20个GO terms被显著富集,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到10个与硫苷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芥菜 BcMYB28 转录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种的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谭亚飞 张强 +8 位作者 赵艳艳 许茜 李扬 原玉香 姚秋菊 蒋武生 魏小春 王志勇 张晓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埃塞俄比亚芥菜的优良特性相结合,在对黄籽沙逊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种间杂种的形态鉴定、染色体倍性检测、根尖染色体制片和分子标记鉴定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黄籽沙逊... 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埃塞俄比亚芥菜的优良特性相结合,在对黄籽沙逊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种间杂种的形态鉴定、染色体倍性检测、根尖染色体制片和分子标记鉴定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黄籽沙逊和埃塞俄比亚芥菜真杂种外观明显不同于其父母本,处于中间类型,更多偏向于父本黄籽埃塞俄比亚芥。总共对11株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杂种后代的倍性进行了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植株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125)明显小于对照黄籽埃塞俄比亚芥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200),大于亲本黄籽沙逊DNA相对含量(主峰位置75)。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真杂种植株染色体为27条,为黄籽沙逊(AA,2n=20)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BBCC,2n=34)的单倍体染色体相加之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真杂种既有父本也有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以上均证实了所获得种间杂种的真实性,其包含了双亲中的遗传信息。所获得的含有芸薹属A、B和C 3个亚基因组的种间杂种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应用到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籽沙逊 埃塞俄比亚芥菜 黄籽 种间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