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1 位作者
许庆林
张炳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埃坑德勒斯特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典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其矿床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矿床产于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容矿围岩为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及洪水川组火山-沉积岩。笔者重点对主要容矿围岩...
埃坑德勒斯特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典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其矿床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矿床产于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容矿围岩为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及洪水川组火山-沉积岩。笔者重点对主要容矿围岩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花岗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振荡生长环带,Th/U值较高(0.83~1.47,平均为1.15),为典型的岩浆锆石。测得二长花岗岩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8.7±1.6)Ma,MSWD=0.24;谐和年龄值为(268.5±0.83)Ma,MSWD=0.051,属晚华力西期,较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早。综合分析认为,268Ma±区内已经进入大洋俯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地质意义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5 位作者
马延景
谈艳
保善斌
李嘉泰
于小亮
王佳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埃坑德勒斯特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
埃坑德勒斯特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岩石富硅,相对富钠贫钙和镁,属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样品的ISr值为0.707 05~0.707 37,εNd(t)为-2.2~-1.6,Rb/Sr为0.17~0.32,反映岩浆来源具壳幔混合特点。根据Y+Nb-Rb、La/NbBa/Nb等判别图解及与俯冲有关的蛇绿岩带发育特征,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俯冲作用导致俯冲板片的流体降低熔点和直接交代地幔,使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提供热能,使基性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其中混入了少量幔源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1 位作者
马玉辉
朱明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铜)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中。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埃坑德勒斯特钼...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铜)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中。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阶段可分为氧化物阶段(Ⅰ)、黄铁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及碳酸盐阶段(Ⅳ)4个阶段。矿区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280℃,盐度为2~30 wt(NaCl)%,密度为0.76~1.16g/cm3,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经研究,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形成温度较低,为200℃左右,并确定主成矿阶段至成矿晚阶段成矿深度为1.2~3km,矿体保存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阶段
斑岩型钼(铜)矿床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许庆林
张炳社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柴达木周缘及邻区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212011086020)
文摘
埃坑德勒斯特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典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其矿床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矿床产于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容矿围岩为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细粒花岗岩及洪水川组火山-沉积岩。笔者重点对主要容矿围岩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花岗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振荡生长环带,Th/U值较高(0.83~1.47,平均为1.15),为典型的岩浆锆石。测得二长花岗岩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8.7±1.6)Ma,MSWD=0.24;谐和年龄值为(268.5±0.83)Ma,MSWD=0.051,属晚华力西期,较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早。综合分析认为,268Ma±区内已经进入大洋俯冲阶段。
关键词
U-PB年龄
地质意义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Keywords
Zircon U-Pb age
geological signifieance
monzonitic granite
Aikengdelesite
Eastern Kunlun
分类号
P5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马延景
谈艳
保善斌
李嘉泰
于小亮
王佳音
机构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基金
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东昆仑东段银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2016-ZJ-719)
文摘
埃坑德勒斯特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岩石富硅,相对富钠贫钙和镁,属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样品的ISr值为0.707 05~0.707 37,εNd(t)为-2.2~-1.6,Rb/Sr为0.17~0.32,反映岩浆来源具壳幔混合特点。根据Y+Nb-Rb、La/NbBa/Nb等判别图解及与俯冲有关的蛇绿岩带发育特征,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俯冲作用导致俯冲板片的流体降低熔点和直接交代地幔,使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提供热能,使基性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其中混入了少量幔源岩浆。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Keywords
geochemistry
Sr - Nd isotopes
monzonitic granite
Aikengdelesite
East Kunlun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马玉辉
朱明霞
机构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柴达木周缘及邻区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212011086020)
文摘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铜)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中。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阶段可分为氧化物阶段(Ⅰ)、黄铁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及碳酸盐阶段(Ⅳ)4个阶段。矿区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280℃,盐度为2~30 wt(NaCl)%,密度为0.76~1.16g/cm3,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经研究,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形成温度较低,为200℃左右,并确定主成矿阶段至成矿晚阶段成矿深度为1.2~3km,矿体保存较好。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阶段
斑岩型钼(铜)矿床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mineralization stage
porphyry molybdenum(copper)ore deposit
Aikengdelesite
Eastern Kunlun
分类号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杨延乾
李碧乐
许庆林
张炳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杨延乾
李碧乐
马延景
谈艳
保善斌
李嘉泰
于小亮
王佳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杨延乾
李碧乐
马玉辉
朱明霞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