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南部海域小微断裂成因机制及控藏类型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志伟 宿雯 +2 位作者 李果营 黄志 叶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8,共10页
根据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宏观成盆机制和岩石断裂力学分析,对渤海南部海域小微断裂成因机制及控藏特征进行了分析。渤海南部受郯庐走滑断裂晚期活动影响,新近纪拗陷期断裂活动明显,大量小微断裂发育。新近纪以来渤海南部海域剪切应力... 根据钻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宏观成盆机制和岩石断裂力学分析,对渤海南部海域小微断裂成因机制及控藏特征进行了分析。渤海南部受郯庐走滑断裂晚期活动影响,新近纪拗陷期断裂活动明显,大量小微断裂发育。新近纪以来渤海南部海域剪切应力逐渐取代伸展应力占据主导地位,为小微断裂的大量新生提供了动力条件。高泥质含量、早成岩阶段的岩石介质属性决定了小微断裂带形成演化的介质基础;小微断裂具有剪切破裂机制主导下塑性泥质流侵入剪切-涂抹成核的发育演化模式。根据局部剪切应力的成因机制及构造特征,渤海南部海域小微断裂可分为横向调节型、垂向传导型和断间均衡型等3种类型。小微断裂精细识别与解释技术在渤中26-3、垦利9-1和渤中34-1等油田的成功应用对于渤海海域高勘探成熟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海域 小微断裂 成因机制 控藏类型 渤中26-3油田 垦利9-1油田 渤中34-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