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垒结构对Si衬底GaN基绿光LED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汤英文 熊传兵 井晓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了3种不同量子垒结构的绿光外延片并制作成垂直结构芯片,3种量子垒结构分别为Ga N、In0.05Ga0.95N/Al0.1Ga0.9N/In0.05Ga0.95N、In0.05Ga0.95N/Ga N/In0.05Ga0.95N,对应的3种芯片样品为A、B、C,研究了3种样品的变温... 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了3种不同量子垒结构的绿光外延片并制作成垂直结构芯片,3种量子垒结构分别为Ga N、In0.05Ga0.95N/Al0.1Ga0.9N/In0.05Ga0.95N、In0.05Ga0.95N/Ga N/In0.05Ga0.95N,对应的3种芯片样品为A、B、C,研究了3种样品的变温电致发光特性。垒结构的改变虽然对光功率影响很小,但是在光谱性能上会引起显著改变,结果如下:在低温(13 K)大电流下,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样品的EL谱峰值波长蓝移更为显著,程度依次为B>A≈C;在高温(300 K)小电流下,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样品EL谱的峰值波长蓝移程度的大小依次为A>B>C。在同一电流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在大部分电流下的EL谱峰值波长出现"S"型波长漂移,在极端电流下又表现出不同的漂移情况。这些现象与局域态、应力、压电场、禁带宽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垒结构 绿光LED 电致发光 硅衬底 MO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势垒结构中的隧穿时间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辉 夏立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群速度的方法来研究磁势垒结构中的隧穿时间,同时考虑了电子自旋以及外加电场的效应.研究发现,磁势垒结构中的隧穿时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势垒结构、偏压、电子入射能量和它的自旋方向,以及纵向波矢.结果显示,对于具有相同能量但入射... 采用群速度的方法来研究磁势垒结构中的隧穿时间,同时考虑了电子自旋以及外加电场的效应.研究发现,磁势垒结构中的隧穿时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势垒结构、偏压、电子入射能量和它的自旋方向,以及纵向波矢.结果显示,对于具有相同能量但入射角度或自旋不同的电子,即使穿透相同的磁势垒结构,隧穿过程也在时间上大不相同,隧穿时间会随着自旋、纵向波矢和偏压的改变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子气 群速度 磁势垒结构 隧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前震旦系裂谷及对上覆地层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36
3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4 位作者 张健 谢武仁 曾富英 苏楠 金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利用最新地震、大地电磁、野外露头和钻探等资料,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基底构造特征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部发育北东走向的前震旦系裂谷,裂谷内部受一系列与裂谷走向平行的正断层控制,发育地垒-地... 利用最新地震、大地电磁、野外露头和钻探等资料,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基底构造特征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部发育北东走向的前震旦系裂谷,裂谷内部受一系列与裂谷走向平行的正断层控制,发育地垒-地堑结构,大型垒-堑结构及控制垒-堑结构的边界断层后期活动对上覆地层滩体有利相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底差异性升降导致垒-堑结构的形成,地垒导致局部高地貌的形成,有利于滩体的发育,并在长期海相沉积环境中继承性发育,在震旦系—寒武系甚至二叠系中形成一系列上下叠置的丘滩体,形成大面积的有利沉积相带。前震旦系裂谷及相关正断层后期活动控制了上覆震旦系—寒武系颗粒滩和岩溶储集层以及烃源岩的规模发育并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通过综合评价,优选出高石梯—磨溪以北和高石梯—磨溪以南2个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有利勘探区,有望成为安岳特大型气田发现后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前震旦系 裂谷 -堑结构 震旦系-寒武系 成藏模式 构造-岩性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