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柱斜交角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2
作者 熊晓莉 胡鹏 +2 位作者 赵志宏 张哲 海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4,共12页
研究实际工程中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柱斜交角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角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柱斜交角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梁-柱斜交角节... 研究实际工程中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柱斜交角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角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柱斜交角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梁-柱斜交角节点的破坏形态与正交角节点类似,但极限承载力却有所下降。斜交角节点的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与轴压比成反比;斜交角节点的延性与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均成反比。当斜交角度不超过105°时,角节点抗震性能变化不大;当斜交角度达到135°时,角节点抗震承载力下降约20%。当轴压比不大于0.5时,斜交角节点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斜交角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在5%以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柱节点 正交 斜交 抗震性能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宗平 梁延 +1 位作者 许瑞天 覃伟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6,共12页
为研究型钢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型钢埋置长度作为变化参数,设计9个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发展形式,获取了试件加载端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研... 为研究型钢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型钢埋置长度作为变化参数,设计9个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发展形式,获取了试件加载端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研究不同变量对其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94.9%;随着型钢埋置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削减为38.1%.界面黏结抗剪刚度随着型钢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增幅85.1%;随着型钢埋置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为30%.界面耗能能力与其变量相关性较弱;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界面损伤发展越晚;随型钢埋置深度的增加,界面损伤速度减缓.提出了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 滑移性能 界面损伤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狗骨式钢梁的端板-高强螺栓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罗李亭 陈娟 +2 位作者 张岩 何梓湘 李瑞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5,共9页
为解决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复杂、湿作业量较大、施工速度较慢和抗震性能较差等缺点,以节点连接形式和梁端翼缘削弱深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并制作了2个带狗骨式削弱钢梁段的端板-高强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和1个现浇... 为解决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复杂、湿作业量较大、施工速度较慢和抗震性能较差等缺点,以节点连接形式和梁端翼缘削弱深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并制作了2个带狗骨式削弱钢梁段的端板-高强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和1个现浇整体式梁柱节点,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观测与分析,得到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节点连接形式和梁端翼缘削弱深度对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征、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浇式节点和装配式节点试件均表现出梁铰型破坏模式,现浇式节点梁端混凝土开裂并脱落,装配式节点梁端削弱段翼缘和腹板鼓曲变形,柱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表面无裂缝产生,塑性变形集中在梁端削弱段塑性铰处;试件破坏时,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为3.40~3.86,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34~0.46,节点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与现浇式节点相比,装配式节点的滞回曲线更饱满、承载力更高,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和刚度更大;梁端翼缘狗骨式削弱的深度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适当削弱装配式节点梁端翼缘能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但当梁端狗骨式削弱深度过大时,节点的耗能能力会受到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端板-高强螺栓连接形式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柱节点 狗骨式削弱 塑性铰 端板-高强螺栓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HRB635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鹏程 沈毅 +4 位作者 种迅 叶献国 蒋庆 沙慧玲 陈子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对11根配置HRB635高强钢筋的足尺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配置HRB635高强钢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模式以及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评估了我国混凝土规范中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在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适用性。... 对11根配置HRB635高强钢筋的足尺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配置HRB635高强钢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模式以及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评估了我国混凝土规范中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在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配置HRB635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基本一致,均为高强钢筋首先受拉屈服,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高强钢筋的强度能够充分发挥;根据我国混凝土规范计算得到的试验梁的极限弯矩值与实测值之间较为接近,说明高强钢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仍可按现行混凝土规范进行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试验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均超过了短期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限值,说明高强钢筋梁的设计存在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控制的情况;按照混凝土规范中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别不大,计算值略大于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635高强钢筋 钢筋混凝土 受弯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柯晓军 苏益声 +1 位作者 陈宗平 薛建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通过4个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和1个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配钢形式、轴压比和连梁结构类型对节点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 通过4个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和1个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配钢形式、轴压比和连梁结构类型对节点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刚度以及抗震性能较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节点均有所改善,所有试件的延性均小于3,极限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7~0.24之间,表现出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较差,耗能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短肢剪力墙 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墙—连梁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苏益声 柯晓军 +1 位作者 陈宗平 蓝文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8,共7页
为了揭示动力作用下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的锚固性能,设计了2个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和1个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内钢筋和型钢分别采用直线锚... 为了揭示动力作用下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的锚固性能,设计了2个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和1个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内钢筋和型钢分别采用直线锚固和自然锚固(端部不设锚固件)的方式均能满足锚固要求,钢筋和型钢翼缘表面的粘结应力呈指数分布,建议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5d,若按现行混凝土规范计算是偏于安全的,型钢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短肢剪力墙 节点 锚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钻峰 葛雄 +1 位作者 张海鹏 曾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节点,通过6个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抗裂等级(影响梁预应力筋数量)、梁柱节点形式对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6个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弯剪破坏”,而节点和柱破坏轻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通过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实现了“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标,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二级抗裂的节点试件强度退化、割线刚度退化较三级抗裂更快,抗震性能稍差;三种形式的节点中,形式2节点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较慢,抗震性能较好,且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节点 抗震性能 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孔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二从 苏益声 +2 位作者 邱秀丽 皮云东 肖祖霖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9,共10页
为研究圆形孔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了4根试验梁,并对其进行受弯加载试验。研究表明:圆形孔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可划分为弹性工作阶段、弹塑性工作阶段及破坏阶段;试验梁在加载过程中没有过早开裂,并且试... 为研究圆形孔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了4根试验梁,并对其进行受弯加载试验。研究表明:圆形孔蜂窝型钢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可划分为弹性工作阶段、弹塑性工作阶段及破坏阶段;试验梁在加载过程中没有过早开裂,并且试件在屈服后依然有着较高的安全储备;试验梁破坏时的挠度值均在14 mm以上,远大于规范规定限值,表现出了良好的变形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吻合较好,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型钢及混凝土强度对试件初始阶段的弹性刚度影响不大,随着型钢或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试件承载能力会逐渐上升,而其延性系数则会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孔蜂窝型钢 高强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受弯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型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莉萍 何津贤 +2 位作者 李健 陈俊 丁发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5-1272,共18页
为考察多高层框架结构体系中新型冷弯型钢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冷弯型钢拼合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一组足尺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不同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以轴压比、钢管柱壁厚、内填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 为考察多高层框架结构体系中新型冷弯型钢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冷弯型钢拼合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一组足尺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不同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以轴压比、钢管柱壁厚、内填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研究节点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冷弯型钢柱内填充混凝土时,新型冷弯型钢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比于空钢管柱节点整体有所提高,节点延性增加,节点仍保持“强柱弱梁”的失效模式.在低轴压比(0.2)下,钢管柱壁厚的增加对节点的耗能能力与承载力有一定的提升,其延性也有所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变化对本文所研究“强柱”构造下的节点抗震性能几乎无影响,节点的滞回曲线基本一致,骨架曲线基本重合,节点的破坏形态保持不变,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节点延性有所降低.但在高轴压比(0.8)下,钢管柱壁厚为2 mm和3 mm时柱刚度过弱,节点出现柱端压弯破坏;当钢管柱壁厚增加到4 mm时,节点破坏形态转变为梁端塑性铰破坏,因此应注意限制梁柱线刚度比,保证“强柱弱梁”的失效模式.本文研究成果对该新型节点用于多高层框架结构体系中的适用性及设计构造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节点 冷弯型钢双肢拼合 钢管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2
11
作者 李俊华 王新堂 +1 位作者 薛建阳 赵鸿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8,共8页
通过20个混凝土强度为65.3~84.9MPa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试验中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4个参数的影响,由试验获得型钢高强混凝土... 通过20个混凝土强度为65.3~84.9MPa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试验中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4个参数的影响,由试验获得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主要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各参数对构件延性、滞回特性、耗能性能以及承载力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型钢普通强度混凝土柱一样,在压、弯和反复剪力共同作用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弯曲型破坏、剪切黏结破坏、剪切斜压破坏,破坏形态主要与剪跨比有关;箍筋能显著提高大剪跨比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但对小剪跨比试件的延性与耗能性能改善有限;随着轴压比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衰减速度加快,后期变形能力减小,抗震性能越来越差;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等效阻尼比远大于前者,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提出型钢高强混凝土柱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高强混凝土 破坏形态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使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邓宗才 肖锐 +2 位作者 徐海宾 陈春生 陈兴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5-1340,共6页
为研究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的正常使用性能,对6根UHPC梁进行了正截面弯曲性能试验,总结高强钢筋UHPC梁的荷载-挠度变化规律,研究其开裂弯矩、短期刚度、裂缝宽度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以《混... 为研究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的正常使用性能,对6根UHPC梁进行了正截面弯曲性能试验,总结高强钢筋UHPC梁的荷载-挠度变化规律,研究其开裂弯矩、短期刚度、裂缝宽度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为基础,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出高强钢筋UHPC梁开裂弯矩的截面抵抗塑性影响系数表达式,确定了高强钢筋UHPC梁的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开裂截面内力臂系数和平均综合应变系数,从而得出高强钢筋UHPC梁短期刚度的计算公式,并按钢纤维混凝土计算方法对梁的短期刚度进行了修正计算和对比分析,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混凝土 高强钢筋 混凝土 开裂弯矩 短期刚度 裂缝宽度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山锁 王斌 +3 位作者 侯丕吉 国贤发 于飞 张宏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改变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含钢率、加载制度对12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经历不同次数循环加载后其极限承载、变形和极限...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改变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含钢率、加载制度对12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经历不同次数循环加载后其极限承载、变形和极限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并从损伤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及加载制度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强度退化、变形能力、滞回耗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损伤过程可以分为无损、损伤稳定增长、损伤急剧增长三个阶段;随着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的增加,试件损伤逐渐累积,使其刚度、强度不断退化,耗能能力以及极限变形能力不断降低;与变幅循环加载相比,常幅循环加载下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较为缓慢,滞回耗能总量相对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能够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损伤程度的地震损伤模型,揭示损伤对框架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高强性能混凝土 框架柱 试验研究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宗平 郑巍 陈宇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8,共10页
为了研究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以温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剪跨比为变化参数,设计32个试件进行高温后的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高温后试件的外观变化和受力破坏形态,获取其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等重要参数... 为了研究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以温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剪跨比为变化参数,设计32个试件进行高温后的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高温后试件的外观变化和受力破坏形态,获取其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等重要参数,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表面颜色由灰色变暗黄、表面龟裂,受力破坏形态与常温下基本相同;随温度的升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逐渐降低,延性变差;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变化对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影响不大,但对延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降低,延性却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温后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兰 卢亦焱 徐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通过6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掺入钢纤维后的破坏特征和受力性能,分析纵筋配筋率和钢纤维体积率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抗裂弯矩、最大裂缝宽度及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通过6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掺入钢纤维后的破坏特征和受力性能,分析纵筋配筋率和钢纤维体积率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抗裂弯矩、最大裂缝宽度及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相比,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约束裂缝发展,显著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整体刚度和极限变形能力。结合本文试验结果以及现行规范计算方法,提出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高强混凝土 混凝土 抗弯性能 裂缝宽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明德 高日 +2 位作者 高明昌 陈应陶 李承根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0根高强钢筋RPC矩形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的发展和分布,研究配筋率和钢筋强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20根高强钢筋RPC矩形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的发展和分布,研究配筋率和钢筋强度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PC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少筋梁和无筋梁具有一定的延性;相同钢筋强度RPC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承载力随配筋率增加而增大;相同配筋率时,RPC梁的极限承载力随钢筋强度增加而增大,但钢筋强度对开裂弯矩影响不大;试验过程中,梁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根据简化理论计算的RPC梁极限弯矩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强钢筋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弯性能 配筋率 钢筋强度 开裂弯矩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宗平 柯晓军 陈宇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49,59,共10页
为研究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SRHC)柱的抗震性能,设计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个为配普通箍筋的对比试件,主要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揭示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的破坏机理,并分析... 为研究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SRHC)柱的抗震性能,设计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个为配普通箍筋的对比试件,主要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揭示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的破坏机理,并分析各变化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随剪跨比的增大,破坏模式依次表现为剪切斜压破坏、剪切黏结破坏和弯曲破坏;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随剪跨比的增大,其受剪承载力降低,耗能能力和延性提高;随轴压比的增加,受剪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随配箍率的增加,受剪承载力增大,后期变形能力增强,延性提高。采用配矩形螺旋箍筋的构造措施能有效提高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且具有更优的抗倒塌能力,其综合抗震性能指标优于配普通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矩形螺旋箍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宏英 王超超 +3 位作者 陈桂林 姜玮 曹万林 巩晓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4,共8页
为研究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特征,进行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高强再生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试验。4个试件的截面及配筋相同,设计再生混凝土强度为C55。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延性、耗能等。研究... 为研究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特征,进行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高强再生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试验。4个试件的截面及配筋相同,设计再生混凝土强度为C55。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延性、耗能等。研究表明:高强再生混凝土梁与高强普通混凝土梁一样,正截面受弯破坏都要经历弹性、开裂、屈服以及破坏4个阶段;正截面应变仍然服从平截面假定;相同条件下,高强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抗弯承载力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相差不大;抗弯刚度小于高强普通混凝土抗弯构件,但延性较好。最后,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验算了高强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其与高强普通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钢筋混凝土 抗弯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俊华 薛建阳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94-99,共6页
通过14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态,并探讨了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 通过14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态,并探讨了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具有抵御二次地震作用的能力,其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型钢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 耗能能力 钢筋混凝土 滞回曲线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预埋型钢的装配式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瑾 赖晓斌 +1 位作者 周琪 胡淑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提出一种带预埋型钢的装配式混凝土梁,可使其与装配式混凝土柱实现干式连接,具有承载力高、连接可靠和施工简单等特点。结合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提出预埋型钢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1个带预埋槽钢和1个带预埋角钢的分析模型,并进行受弯性... 提出一种带预埋型钢的装配式混凝土梁,可使其与装配式混凝土柱实现干式连接,具有承载力高、连接可靠和施工简单等特点。结合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提出预埋型钢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1个带预埋槽钢和1个带预埋角钢的分析模型,并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得到相应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和荷载-预埋型钢应变曲线等。结果表明:各试件荷载-挠度曲线均包括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极限状态下,试件裂缝发展均已充分,底部纵筋已发生严重屈服,但预埋型钢、端部纵筋与端部箍筋均处于弹性,且混凝土梁端与端部钢板未发生分离。另外,带预埋槽钢和带预埋角钢的装配式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裂缝发展和破坏模式均基本相同,各阶段荷载和位移误差均小于5%,延性系数均大于3.0,即两种预埋型钢均能满足装配式混凝土梁端连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预埋型钢 受弯性能 荷载-挠度曲线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