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9期110-110,114,共2页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全世界的干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我国本身幅员辽阔、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气候均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导致我国南北方的部分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将会是致...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全世界的干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我国本身幅员辽阔、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气候均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导致我国南北方的部分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将会是致命的打击。文章将旱地玉米作为试验对象,简要分析研究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以期能为旱地种植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沟种微集水种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9期18-1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干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包括选茬整地、起垄覆膜、种植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干旱区 马铃薯 覆盖起微沟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5期94-95,共2页
现阶段甘肃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方法为平作陪土栽培,花期起垄技术,这种种植方法商品价值较低,且产量不高,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结合甘肃省临夏州土壤特点,为了促使马铃薯种植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进行... 现阶段甘肃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方法为平作陪土栽培,花期起垄技术,这种种植方法商品价值较低,且产量不高,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结合甘肃省临夏州土壤特点,为了促使马铃薯种植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甘肃临夏州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种植产业的优良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旱地 马铃薯 覆盖起微沟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4
作者 路颖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55-55,共1页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土壤结构的组成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破坏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该种植...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土壤结构的组成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破坏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该种植技术在试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其与旱作春小麦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结合,以此更加深入地对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该技术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春小麦 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梅香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73-77,共5页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光-生物双降解 微沟覆种植 平作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