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郑华斌
姚林
刘建霞
贺慧
陈阳
黄璜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77,共11页
-
基金
国家水稻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 1)
国家"十二五"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稻-渔"耦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81)资助
-
文摘
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的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垄作梯式栽培技术(两种垄规格)和垄厢栽培技术(3种厢规格)对水稻产量和根系性状的影响。与平作栽培(T0)相比,窄垄作梯式栽培(T1)和垄厢栽培(T3)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T1的产量最高,比T0平均增产22.2%(17.1%~27.2%),其次T3平均增产10.4%(5.8%~15.0%),但随着垄宽或厢宽的增加,产量增幅逐渐下降。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良好的根系特性(根系氧化力、根表面吸收面积、根系孔隙度)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是上述两种栽培技术增产的重要原因。同时,根解剖结构表明垄作梯式栽培的根皮层减小、中柱和导管面积增大,增强了水分吸收能力。
-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栽培方式
垄畦(厢)栽培
垄宽
厢宽
-
Keywords
Planting pattem
Cultivation model
Bed cultivation
Ridge width
Bed width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