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孙梦媛 刘景辉 +2 位作者 赵宝平 杨彦明 高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69,276,共9页
针对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土壤保水保肥性差,春旱严重及马铃薯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地膜覆盖和垄作种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露地平作(CK)、全膜垄作(全膜双垄垄上播(A1)、全膜单垄垄上播(A2)、全膜... 针对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土壤保水保肥性差,春旱严重及马铃薯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地膜覆盖和垄作种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露地平作(CK)、全膜垄作(全膜双垄垄上播(A1)、全膜单垄垄上播(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A3))和全覆膜平作(A4)5种栽培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相应土层土壤含水量、温度、pH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全覆膜和垄作提高了土壤增温保墒能力,A1、A2、A3和A4处理,与CK相比,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2.76%,23.60%,42.92%,17.58%,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1.51%,9.41%,6.87%,4.83%,同时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pH,提高了相应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进而增加芽鲜重、根鲜重和芽粗,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与CK相比,产量分别提高48.62%,34.22%,52.85%,21.70%,显著增加了降雨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可见,全膜垄作种植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且以A1和A3效果最优,更适合作为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马铃薯 全覆膜 垄作种植 生长 产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与垄作种植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慧杰 霍利光 +1 位作者 李盛 梁素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180,共7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和垄作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耕作和灌溉处理组合模式,进一步为旱作马铃薯生产效能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连续2个马铃薯生长季,在山西省岚... 为探究不同灌溉和垄作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耕作和灌溉处理组合模式,进一步为旱作马铃薯生产效能提供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连续2个马铃薯生长季,在山西省岚县地区,以并薯26号为材料,设置水力驱动带状喷灌(G_(1))和滴灌(G_(2))2种灌溉处理和常规垄型种植(M_(1))、凹型垄面种植(M_(2))和露地平作种植(M_(3))3种种植方式的二因素试验,深入研究灌溉方式与垄作种植相互效应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垄作种植对旱地马铃薯田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M_(2)处理较M_(1)和M_(3)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在G_(1)处理下,M_(1)和M_(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分别比M_(3)处理增加了14.08%,13.58%和23.28%,21.92%;在G_(2)处理下,M_(1)和M_(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分别比M_(3)处理增加了11.88%,11.50%和22.05%,20.45%,且以凹型垄作+水力驱动带状喷灌处理组合G_(1) M_(2)产量最高;相同垄作处理下,G_(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最高。综合考虑,灌溉方式和垄作种植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凹型垄面种植+水力驱动带状喷灌处理组合(G_(1) M_(2))可作为适宜山西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灌溉与耕作处理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灌溉方式 垄作种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草莓双臂采摘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乃深 程泓超 +2 位作者 应仇凯 马锃宏 杜小强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9-40,50,共13页
根据种植模式的不同,可将草莓分为垄作地栽和高架种植两种模式。相比于高架种植,垄作地栽种植成本较低,在国内占据较大的比例。为适应垄作草莓种植农艺,实现垄作草莓采摘,解决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台适用于垄... 根据种植模式的不同,可将草莓分为垄作地栽和高架种植两种模式。相比于高架种植,垄作地栽种植成本较低,在国内占据较大的比例。为适应垄作草莓种植农艺,实现垄作草莓采摘,解决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台适用于垄作种植模式下的双臂草莓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草莓地垄间行驶并自动识别成熟草莓,完成采摘、收集。以Arduino Nano V3.0开发板为主控制器,基于Ubuntu 20.04进行开发,以NVIDIA边缘计算平台Jetson Xavier NX为核心,机器人的移动平台使用了高地隙四轮转向底盘,采用RealSense L515作为检测识别草莓的传感器,通过YOLO v8-Pose网络获取草莓果实的目标检测框和关键点信息,结合关键点与点云处理实现对草莓果柄姿态获取和采摘点的定位;两套机械臂安装剪切-夹持一体式末端执行器,实现对草莓果柄的剪切与夹持。整个采摘系统由Arduino Nano V3.0开发板进行驱动,机械臂两侧均配有L515相机,通过相机的识别与捕捉,再通过串行总线将草莓果实的坐标数据传输给Jetson Xavier NX,驱动机械臂末端,实现草莓采摘。最后,在实地草莓大棚中进行采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果梗处无遮挡情况下采摘成功率达到85.4%,存在部分遮挡时采摘成功率为75.5%,采摘单个草莓平均耗时为12.5 s,损伤率为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种植草莓 双臂采摘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垄作双行种植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彦棠 焦瑞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7期15-15,共1页
胡萝卜营养丰富,耐贮藏,色美味鲜,是周年都能供应的蔬菜,我市张二宝2001年采用了垄作双行种植技术,每亩产量达4000千克,比普通种植高出1 000~1 500千克,收入高出300~400元,效益可观,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胡萝卜 垄作双行种植 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
5
作者 刘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4期56-57,共2页
双垄作是一种新型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文分析了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麦玉米双 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垄作沟灌节水种植技术
6
作者 徐克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28-28,共1页
张掖市甘州区农技中心大力示范推广制种玉米垄作沟灌节水种植技术。该技术在甘州区示范推广以来,经测产和实打产量调查统计,制种玉米较平作漫灌增产472.5kg/hm2,增产6.5%,节水约900-1200m3/hm2。
关键词 制种玉米垄作沟灌节水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覆盖条件下缓释氮肥对马铃薯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恒 陈占全 +2 位作者 张亚丽 高玉亭 李月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探讨全膜覆盖条件下不同尿素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青海省山区旱地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指导。以下寨65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对照(CK)、推荐施肥不施钾肥(OPT1-K)、推荐施... 探讨全膜覆盖条件下不同尿素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青海省山区旱地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指导。以下寨65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对照(CK)、推荐施肥不施钾肥(OPT1-K)、推荐施肥不施磷肥(OPT1-P)、推荐施肥不施氮肥(OPT1-N)、推荐施肥(OPT1)、推荐施肥(OPT2)、推荐施肥(OPT)及当地习惯施肥(FP)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释放期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及不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下自苗期至膨大期,马铃薯干物质逐渐增多,从苗期到盛花期增加缓慢,其中盛花期到膨大期生物量增长最快,干物质迅速积累,到了成熟期干质量又略有降低。推荐施肥(OPT1)在膨大期每株干质量比对照、推荐施肥不施氮肥(OPT1 N)和推荐施肥(OPT)增加42.39%、34.04%、60.85%;并且地上茎叶干物质分配比率高于普通尿素、缓释尿素(N 80d)。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并且对于马铃薯生长后期所需要的氮素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盖 垄作种植 马铃薯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对干旱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恒 陈占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8,共5页
在互助县蔡家堡乡进行马铃薯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高原干旱山区马铃薯田产量、植株样品氮素吸收、分配和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缓释氮肥与等养分的普通氮肥相比,增产率为10.6%、17.4%... 在互助县蔡家堡乡进行马铃薯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高原干旱山区马铃薯田产量、植株样品氮素吸收、分配和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缓释氮肥与等养分的普通氮肥相比,增产率为10.6%、17.4%;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推进,马铃薯各器官中含氮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叶中氮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在营养生长阶段,在生殖生长阶段80天的缓释氮肥较普通尿素及50天缓释氮肥更有利于茎中的氮素向马铃薯叶片和产量器官转移,50天缓释氮肥在膨大期氮素积累量比其他处理都高,其中比CK、OPT高出88%、68%,马铃薯对于氮素的需求与50天缓释氮肥释放规律几乎一致。其他器官下降趋势较平缓生育期内能够延缓氮素向硝态氮的转化的速率,保证较长时间地向植株提供氮素养分,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土壤和施入的氮肥形态有多种,但向下淋失的氮化合物总是以硝态氮为主,同时硝态氮淋溶的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盖 垄作种植 马铃薯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山区全膜马铃薯缓释氮肥吸收及运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凤桐 郭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199-13203,共5页
[目的]探讨干旱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氮素淋洗造成的环境风险。[方法]设8个肥料试验处理,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原干旱山区马铃薯田植株样品氮素吸收、分配和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缓释... [目的]探讨干旱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氮素淋洗造成的环境风险。[方法]设8个肥料试验处理,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原干旱山区马铃薯田植株样品氮素吸收、分配和土壤淋溶液中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缓释氮肥与等养分的普通氮肥相比,增产率为10.6%、17.4%;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推进,马铃薯各器官中含氮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叶中氮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在生殖生长阶段80 d的缓释氮肥较普通尿素及50 d缓释氮肥更有利于茎中的氮素向马铃薯叶片和产量器官转移,50 d缓释氮肥在膨大期氮素积累量比其他处理都高,其中比对照、OPT高88%、68%,马铃薯对于氮素的需求与缓释50 d氮肥释放规律几乎一致。其他器官下降趋势较平缓。[结论]缓释氮肥可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延缓氮素向硝态氮转化的速率,保证长期、持续地向植株提供氮素养分,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盖 垄作种植 马铃薯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覆盖条件下缓释氮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春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17,23,共3页
为了指导青海省山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施肥,以下寨6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对照(CK)、推荐施肥不施钾肥〔N(N50)P〕、推荐施肥不施磷肥〔N(N50)K〕、推荐施肥不施氮肥(PK)、推荐施肥〔N(N50)PK〕、推荐施肥〔N(N80)PK〕、推荐施肥(NPK... 为了指导青海省山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合理施肥,以下寨6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对照(CK)、推荐施肥不施钾肥〔N(N50)P〕、推荐施肥不施磷肥〔N(N50)K〕、推荐施肥不施氮肥(PK)、推荐施肥〔N(N50)PK〕、推荐施肥〔N(N80)PK〕、推荐施肥(NPK)及当地习惯施肥(FP)等8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释放期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及不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尿素与等养分的普通尿素相比,马铃薯增产率为10.6%、17.4%,表现出明显的增产趋势,淀粉含量提高27%,还原糖含量降低52%,表明施用缓释氮肥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覆盖 垄作种植 马铃薯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