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春薯垄作方式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沈升法
吴列洪
李兵
-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9-555,共7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1-C-04)
-
文摘
农艺配套是甘薯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比单垄、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3种垄作方式对春薯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甘薯机械起垄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垄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双行大垄下茎叶呈前后双峰生长,而双行分垄下茎叶平稳生长。晚熟品种徐薯22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同步效应",三种垄作下T/R值变化均较合理,且产量间无显著差异。早熟品种浙薯20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滞后效应",单垄下前期茎叶生长高峰为后期块根的快速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提供了保障,T/R变化合理,产量高,而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下茎叶前期生长不足,不利于后期块根的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收获时T/R值明显偏高,产量较低。春薯采用机械起垄,若作淀粉用,徐薯22可以选择单垄、双行大垄或双行分垄;浙薯20以单垄最佳;但若将浙薯20作为春薯食用早收栽培,则宜选择双行大垄。
-
关键词
春薯
垄作方式
生长动态
干物质积累
机械化生产
-
Keywords
spring sweet potato
ridge modes
growth dynamic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mechanized production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覆膜垄作方式对浙薯20夏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沈升法
吴列洪
李兵
-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1-C-04)
-
文摘
浙薯20是一个早熟、高干物率、高淀粉含量、高甜度的食用、淀粉兼用甘薯品种。双行大垄是机械起垄的较理想垄作方式。夏薯覆膜垄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薯覆膜垄作没有给甘薯生长和产量带来正面影响。尽管覆膜对夏薯早期的茎叶生长和后期的块根干物质积累有利,但可能是因为覆膜易受高温影响,前期茎叶生长量相对不足,收获时T/R值不理想,影响甘薯产量。覆膜单垄、覆膜双行分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覆膜双行大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双峰生长。露地单垄处理下浙薯20在7—8月块根生长优势明显,作食用时早收栽培,效果比覆膜垄作更好。
-
关键词
夏薯
地膜覆盖
垄作方式
生长动态
T
R值
-
分类号
S5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黑土区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调控效果
被引量:7
- 3
-
-
作者
牟廷森
沈海鸥
贺云锋
李春丽
郭聃
刘殿民
-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0,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土侵蚀防治机理与调控技术”(2016YFE0202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328
41601281)。
-
文摘
[目的]分析黑土区不同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调控效果,为该区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在5°和10°坡耕地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强度为50,100 mm/h,垄作方式包括:横坡垄作、垄向区田、顺垄+底部横垄和横垄+排水沟,对照处理为传统顺坡垄作。[结果]试验条件下,与顺坡垄作处理相比,横坡垄作、垄向区田、顺垄+底部横垄和横垄+排水沟处理均可有效调节径流、降低土壤侵蚀量,但不同垄作方式对径流和侵蚀的调控效果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在5°坡耕地,横坡垄作方式对径流和侵蚀的调控效果最佳,产流率和土壤侵蚀速率分别稳定在15.0 mm/h和0.2 kg/(m^(2)·h)以下。在50,100 mm/h降雨强度下,与顺坡垄作处理相比,其径流量分别降低92.3%和83.9%,土壤侵蚀量分别降低96.8%和94.6%;而垄向区田方式对径流和侵蚀的调控效果略大于顺垄+底部横垄处理。在10°坡耕地,横坡垄作方式在降雨前期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作用,但在降雨后期垄体易损坏,造成土壤侵蚀量剧增;横垄+排水沟方式在降雨前期能够蓄水保土,在降雨后期能够较好地进行排水。[结论]在坡度平缓的坡耕地,应该优选横坡垄作和垄向区田方式;在坡度较大的坡耕地,应该优选横垄+排水沟方式。因此,建议根据地形坡度和降雨特征筛选适宜的垄作方式。
-
关键词
垄作方式
径流调控效果
侵蚀调控效果
坡耕地
黑土区
-
Keywords
ridge pattern
runoff reduction benefits
soil erosion reduction benefits
sloping cropland
black soil regio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垄作方式对薄层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何超
王磊
郑粉莉
何煦
富涵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202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63)
-
文摘
定量评价垄作方式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为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基于2012—2015年哈尔滨市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资料,探讨了顺坡垄、横坡垄、无垄作(裸地休闲对照)垄作方式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垄作方式下坡面水沙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垄作方式下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具有显著差异,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均表现为无垄>顺坡垄>横坡垄;与无垄作试验处理相比,横坡垄作使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平均减少了92.4%和98.3%,顺坡垄作使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平均减少66.4%和72.2%。当坡度由3°增加到5°时,无垄作、顺坡垄作、横坡垄作坡面侵蚀量分别增加了0.8,8.2,5.5倍。3种垄作方式下坡面水沙关系均呈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顺坡垄作和无垄作坡面侵蚀量随径流量的增加幅度远大于横坡垄作坡面,当坡面径流量>10.0mm时,二者坡面侵蚀量急剧增加。
-
关键词
垄作方式
土壤侵蚀
水沙关系
东北黑土区
-
Keywords
ridge tillage
soil erosion
runoff-sediment relationship
black soil regio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垄作方式对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杜海涛
文超
-
机构
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8期16-16,9,共2页
-
文摘
气象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在马铃薯适宜生长区,温度条件一般适宜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而田间湿度则是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探索不同垄作方式对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效果。结果表明:30cm高垄配合80cm宽距,既有利于田间空气流通,降低地上50cm内的空气湿度,从而达到防病的效果,又能达到较高产量,建议生产应用推广。
-
关键词
垄作方式
马铃薯
晚疫病
影响
-
Keywords
Ridge tillage methods
Potato
Late Brigh
effect
-
分类号
S435.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甘薯不同垄作方式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俞金保
-
机构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8,共2页
-
文摘
研究不同甘薯垄作方式对甘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宽80 cm处理的商品薯比例、产量均最优,建议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甘薯
垄作方式
产量
-
Keywords
Sweet potato
ridge culture pattern
yield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修文县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垄作方式及密度探索
- 7
-
-
作者
冉丽
帅丹丹
叶旭刚
付梅
-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小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贵州省修文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6期30-32,45,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专项(黔财农〔2017〕76号)
-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及合理的种植规格,在小箐镇开展了费乌瑞它、青薯9号、威芋5号、黔芋8号的垄作方式及密度配置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单株小薯数上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垄作方式下,在行距相同而株距不同时产量表现亦存在区别。黔芋8号产量潜力和商品率均比较高且适应性较强,可以进行生产示范,且以单垄单行+行距60cm+株距28cm种植方式效果最好。
-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垄作方式
密度组配
-
Keywords
potato
new varieties
ridge culture
density combination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