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活化过硫酸盐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研究
1
作者 张洛红 胡议心 +1 位作者 刘云姣 兰一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2-1687,共6页
北方大型封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腐殖酸浓度高、可生化性极差,氮含量超高、生物脱氮碳源严重不足,膜处理工艺产水率低、浓液量大且不易处理。采用热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膜浓缩液,提升膜处理产水率,实现膜浓缩液的减量,提高膜浓缩液可生化... 北方大型封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腐殖酸浓度高、可生化性极差,氮含量超高、生物脱氮碳源严重不足,膜处理工艺产水率低、浓液量大且不易处理。采用热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膜浓缩液,提升膜处理产水率,实现膜浓缩液的减量,提高膜浓缩液可生化性,用于充当SBR脱氮碳源。研究探讨了初始pH、PS剂量、温度对膜通量、COD_(cr)和BOD_(5)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S=3 mol/L膜通量最高提升96.97%,产水率大幅提升;在PS=1 mol/L,pH=3,80℃下,B/C比从0.03提升至0.33,COD_(Cr)降解了35.32%;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对PS氧化前后的浓缩液进行了初步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垃圾滤液 浓缩 可生化性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全量化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水平转化特征
2
作者 钟全发 钟琳 +4 位作者 徐国徽 金青海 余瑾 徐飞 何頔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为探究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在全量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和转化规律,以深圳某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膜浓缩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全面表征了DOM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转化特征。该中转站采用“生化+高级氧化+生... 为探究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在全量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和转化规律,以深圳某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膜浓缩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全面表征了DOM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转化特征。该中转站采用“生化+高级氧化+生化”的全量化处理工艺,处理后膜浓缩液色度明显降低,COD和DOC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紫外可见光谱表明,DOM的芳香性经生化处理后略有提高,而经紫外光/Fenton处理后又显著降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表明,膜浓缩液中荧光物质以腐殖质和黄腐酸为主,所识别出的4种荧光组分在经全量化工艺处理后可被完全去除。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分析表明,膜浓缩液DOM以CHO物质以及木质素/富羧基脂环类物质为主,其质量分数分别可达61%~66%和67%~72%。一生化工艺对DOM的去除及转化作用有限,处理过程中仅观察到少量有机物的去除和生成。紫外光/Fenton工艺作为全量化处理中的核心技术可大量去除有机污染物,且所去除的物质主要集中在更低氧化度区域[n(O)/n(C)<0.6],生成的物质则主要集中于高氧化度区域[n(O)/n(C)>0.6]。二生化工艺处理能继续去除有机物,并且仅观察到少量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 全量化处理 生化处理 高级氧化 溶解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Fenton法处理垃圾膜浓缩液试验
3
作者 王潇潇 钟溢健 +3 位作者 李金城 陆祖贤 罗雪静 朱红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提高膜浓缩液处理效果,采用三维电解-Fenton法研究了电解时间、电压、pH、极板间距、亚铁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14 V、pH=3、亚铁投加量为0.9 ... 为了提高膜浓缩液处理效果,采用三维电解-Fenton法研究了电解时间、电压、pH、极板间距、亚铁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14 V、pH=3、亚铁投加量为0.9 mmol/L、极板间距为10 cm的试验条件下,TOC的去除率达59.71%、UV_(254)的去除率达90.46%。通过对膜浓缩液的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腐殖酸、富里酸等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经三维电解-Fenton法处理后转化成为小分子,使膜浓缩液可生化性得到改善,说明三维电解-Fenton法对膜浓缩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Fenton 垃圾滤液 浓缩 难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 被引量:46
4
作者 艾恒雨 孟棒棒 +3 位作者 李娜 俞哲彬 黄启飞 田书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预处理+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等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现状。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膜浓缩液的安全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级氧化、浸没燃烧蒸发(SCE)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C/MVR)等工程应用技术也仅为小试或中试规模。为有效保障我国膜浓缩液安全处置,建议从源头减少膜浓缩液产量,改进并完善已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开发膜浓缩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妥善处理膜浓缩液二次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二次污染物 安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树脂吸附-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龙 李爱民 +1 位作者 吴海锁 李月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混凝沉淀—树脂吸附—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筛选了该工艺各工段最佳的运行方式和参数。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98.1%。将吸附出水或氧化出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纳滤出水合并排放,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生活... 采用混凝沉淀—树脂吸附—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筛选了该工艺各工段最佳的运行方式和参数。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98.1%。将吸附出水或氧化出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纳滤出水合并排放,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级排放标准。树脂脱附效果好,脱附液体积为膜滤浓缩液的1/10,实现了膜滤浓缩液减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树脂吸附 FENTON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龚逸 王云海 +2 位作者 朱南文 楼紫阳 袁海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垃圾渗滤液的膜滤浓缩液盐度高,腐殖质含量大,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处理处置。借助于电化学在高盐度废水中的氧化能力,对膜滤浓缩液的电解条件和电解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电压10V、pH=6、极板间距2cm的最佳电解条件下,COD、TN、TP质量浓度可... 垃圾渗滤液的膜滤浓缩液盐度高,腐殖质含量大,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处理处置。借助于电化学在高盐度废水中的氧化能力,对膜滤浓缩液的电解条件和电解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电压10V、pH=6、极板间距2cm的最佳电解条件下,COD、TN、TP质量浓度可分别从4 160、280.2、8.1mg/L下降到1 279、84.6、1.9mg/L,去除率分别为69.3%、69.8%、76.5%。此时膜滤浓缩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而类胡敏酸物质分解为低腐殖化、低缩合度有机物,出水BOD5/COD从0.054升高到0.106,提高了96.3%,为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电化学氧化 分子量分布 荧光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总氮深度脱除的工艺优化及微生物机理解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宁 陆杰 +5 位作者 罗琦 邱晨晨 杨庆 黄开龙 叶林 张徐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共10页
为了开发高效低耗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方法,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调控碳源种类、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等运行条件,考察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并揭示其深度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表明,从... 为了开发高效低耗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方法,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调控碳源种类、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等运行条件,考察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并揭示其深度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表明,从碳源种类来看,葡萄糖体系和乙酸钠体系的反硝化效能相较甲醇体系更加高效稳定、耐冲击负荷,且葡萄糖体系处理成本为乙酸钠体系的一半;从HRT、C/N来看,工艺运行过程调控HRT、C/N参数对系统脱氮效能造成的冲击均是可逆的。通过优化获得的最佳运行条件为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HRT=12 h,C/N=3.5。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碳源种类对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HRT和C/N对脱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稳定运行期间主要优势反硝化脱氮菌为Vibrio(弧菌属)、Marinobacter(海杆菌属)、Halomonas(盐单胞菌属)、Paracoccus(副球菌属)、Rhodocyclaceae(红环菌科)、Carnobacteriaceae(肉杆菌科)、Porphyromonadaceae(紫单胞菌科)、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Xantho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和Flavobacteriaceae(黄杆菌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 碳源种类 水力停留时间 碳氮比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万小娇 柴晓利 +1 位作者 牛静 赵由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325-19327,共3页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吹脱温度、空气流量、吹脱pH和H2O2浓度、Fe2+浓度、氧化pH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混凝沉淀中,添加6 g/L MgO和2 g/L Ca(OH)2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最佳吹脱试验条件确定为pH 11.0~11.5,温度≥30℃,吹脱时间为4.5~5.0 h,空气流量为6 L/(min.L),吹脱效率大于80%。Fenton氧化的最优化条件为H2O2 750 mmol/L,Fe2+28 mmol/L,反应时间45 min,pH 3。整个工艺对COD去除率达93.4%,对NH3-N去除率达95.7%。[结论]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吹脱 FENTON氧化 垃圾滤液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微波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 被引量:5
9
作者 谭艳来 陈大志 +4 位作者 罗晓栋 吴艳 黄力彦 姚创 岳建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4,68,共3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预处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结果表明:当铁炭微电解处理的进水pH为3.0,铁炭质量比为1∶1,气水比15∶1,反应时间为4 h;氧化预处理的进水pH为3.0,氧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反应时间为10... 采用铁炭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预处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结果表明:当铁炭微电解处理的进水pH为3.0,铁炭质量比为1∶1,气水比15∶1,反应时间为4 h;氧化预处理的进水pH为3.0,氧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反应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6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时,系统出水COD为280 mg/L,色度为40倍,总COD去除率及总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1.4%、96.8%;出水B/C从0.006提高到0.17,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废液 微波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截留浓缩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亚通 朱鹏毅 +2 位作者 朱建华 刘锦源 王美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3,共6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膜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浓缩处理是目前垃圾渗滤液的主流处理工艺,文章主要对膜截留浓缩液的处理进行论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膜截留浓缩液处理工艺,根据现有工艺的优缺点、可操作性和实际生... 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膜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浓缩处理是目前垃圾渗滤液的主流处理工艺,文章主要对膜截留浓缩液的处理进行论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膜截留浓缩液处理工艺,根据现有工艺的优缺点、可操作性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对不同工艺进行了比较,指出高级氧化与生物处理组合工艺是浓缩液处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截留浓缩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及膜滤浓缩液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金祥 何祥 +1 位作者 谷文艺 孟海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2-729,共8页
目的探究渗滤液及膜滤浓缩液生物毒性,找出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变化对生物毒性产生的影响规律.方法实验采用卤虫作为试验生物,测定垃圾渗滤液及浓缩液对受试生物的24 h,96 h的10%致死浓度LC10及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氨氮... 目的探究渗滤液及膜滤浓缩液生物毒性,找出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变化对生物毒性产生的影响规律.方法实验采用卤虫作为试验生物,测定垃圾渗滤液及浓缩液对受试生物的24 h,96 h的10%致死浓度LC10及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氨氮与重金属,进而研究渗滤液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结果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及反渗透浓缩液24h-LC50的稀释度分别为17.74%、66.99%、89.33%.渗滤液及纳滤浓缩液中溶解性有机物24h-LC50的稀释度分别为70.15%、77.98%.渗滤液及浓缩液中亲水性有机物ρ(96h-LC50)分别为332.06 mg/L、504.1 mg/L.结论渗滤液生物毒性最强,浓缩液中腐殖酸组分明显提高,亲水性有机物组分毒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卤虫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处理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亮 吴彬 +3 位作者 经欢欢 张伟 姜龙杰 章豪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7,180,共8页
为提高膜蒸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时渗透通量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US-DCMD)装置,试验研究了超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手段分析超声对膜面污染层的影响。试验结... 为提高膜蒸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时渗透通量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强化直接接触膜蒸馏(US-DCMD)装置,试验研究了超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手段分析超声对膜面污染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W的超声辐照条件下,渗透通量最高提升19.4%,并在膜溶液浓缩系数达到4时,相对渗透通量最高维持在77.1%,而未施加超声的相对渗透通量在膜溶液浓缩系数为2时降至20.7%;膜面的主要污染物为CaCO_(3)及腐殖酸,其中CaCO_(3)是限制膜渗透通量的主要因素;超声使污染层钙的质量分数从25.6%降至15.0%,并且不会引起有机物的降解或改性;超声辐照使膜面污染层不均匀且存在裂隙,减少了污染层厚度,维持了渗透通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超声 污染 垃圾滤液 浓缩 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皓贞 张超杰 +1 位作者 张莹 周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3,共5页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采用填埋法处置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其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近年来,利用以反渗透和纳滤为代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膜分离...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采用填埋法处置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其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近年来,利用以反渗透和纳滤为代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膜分离垃圾渗滤液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产生污染性极强的浓缩液,对浓缩液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对当前关于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的处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纳滤 处理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戚二兵 黄亚继 +3 位作者 袁琦 胡华军 樊聪慧 丁守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采用接触式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考察了气体温度、气体流量、初始pH和蒸发率对冷凝液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温度的增加,稳定蒸发温度不断提高,冷凝液COD先降低后升高,而NH3-N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冷凝液... 采用接触式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考察了气体温度、气体流量、初始pH和蒸发率对冷凝液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温度的增加,稳定蒸发温度不断提高,冷凝液COD先降低后升高,而NH3-N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冷凝液COD先降低后升高,而NH3-N不断增加;随着初始pH的升高,冷凝液COD降低,而NH3-N则相反。蒸发初期,冷凝液COD及NH3-N较高,随蒸发率的提高,其含量不断降低,并在末期有所提高;蒸发初期和末期气体夹带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接触式蒸发 冷凝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脱氮功能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杰 杨庆 +4 位作者 黄开龙 叶林 罗琦 张徐祥 任洪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通过富集、驯化和筛选,从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高效脱氮菌Pseudomonas balearica EBT-1。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得到EBT-1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最佳温度为30℃、最优C/N为4、最适菌液投加体积为待处理... 通过富集、驯化和筛选,从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高效脱氮菌Pseudomonas balearica EBT-1。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得到EBT-1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最佳温度为30℃、最优C/N为4、最适菌液投加体积为待处理液体积的10%。EBT-1属于耐盐菌,对盐度耐受范围为0%~5%;对重金属Cr(Ⅵ)、Cu(Ⅱ)、Ni(Ⅱ)耐受范围分别为0~250μg/L、0~3 000μg/L、0~2 500μg/L。外源投加EBT-1可强化系统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总氮的脱除效果,并大大缩短冲击条件下系统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 高效反硝化菌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湿式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无机氮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诗翔 岳分 +1 位作者 刘燕兰 刘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71,共6页
针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高含量的NO_3^--N、NO_2^--N及NH_4^+-N同时存在的水质特点,采用Zn-Cd初步还原-湿式氧化法(WAO)深度除氮法(2步法)去除其中的无机氮。以模拟浓缩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种形态的无机氮在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针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高含量的NO_3^--N、NO_2^--N及NH_4^+-N同时存在的水质特点,采用Zn-Cd初步还原-湿式氧化法(WAO)深度除氮法(2步法)去除其中的无机氮。以模拟浓缩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种形态的无机氮在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浓缩液的处理。结果表明,通过Zn-Cd双金属使废水中的NO_3^--N转化为NO_2^--N,通过WAO作用使体系中的NO_2^--N与NH_4^+-N转化为氮气的方式可将废水中的3种无机氮有效去除。在适宜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将体系中97.10%的NO_3^--N转化为NO_2^--N;体系中的NO_2^--N和NH_4^+-N在WAO阶段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03%和69.23%。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浓缩液的处理时,其无机氮的总去除率达到7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 湿式氧化法 Zn-Cd双金属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光芬顿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建树 欧阳峰 +1 位作者 唐圣钧 何頔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77,共6页
“预处理+生化法+膜处理”的组合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削减渗滤液中各类污染物,但产生的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和其他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难题... “预处理+生化法+膜处理”的组合工艺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快速稳定地削减渗滤液中各类污染物,但产生的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富集了更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盐分和其他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难题。以深圳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三维电氧化、紫外芬顿(UV/Fenton)以及三维电氧化-UV/Fenton-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操作条件下,电氧化2 h,UV-Fenton处理1.5 h,电催化氧化2 h,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8.8%和93.5%,出水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直接排放限值要求,每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成本为93.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紫外芬顿 垃圾滤液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双碱软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欢 曹文琳 +2 位作者 王楠 王艳秋 吕艳丽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0期61-64,共4页
采用"Fenton氧化+双碱软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考察了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H_2O_2/Fe^(2+)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双碱投加量对CODcr和硬度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处理方案。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双碱软化&qu... 采用"Fenton氧化+双碱软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考察了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H_2O_2/Fe^(2+)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双碱投加量对CODcr和硬度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处理方案。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双碱软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1%,硬度去除率可达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 浓缩 FENTON氧化 双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反硝化过程中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颖 胡慧萍 +1 位作者 彭奇凡 彭全凡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了揭示膜滤浓缩液反硝化产水总氮(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以湖南某地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LLMC)为研究对象,选择葡萄糖为碳源,采用SBR反应器,探究Fenton氧化处理前后LLMC在反硝化过程的氮元素变化规律,选择纯化后商品... 为了揭示膜滤浓缩液反硝化产水总氮(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以湖南某地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LLMC)为研究对象,选择葡萄糖为碳源,采用SBR反应器,探究Fenton氧化处理前后LLMC在反硝化过程的氮元素变化规律,选择纯化后商品腐殖酸(PCHA)模拟LLMC中主要溶解性含氮有机物,考察PCHA浓度对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以及PCHA在Fenton氧化前后的氮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LLMC反硝化产水TN高达100.25 mg/L,其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分别为15.17、85.08 mg/L;LLMC经Fenton氧化后,其反硝化产水TN降至24.38 mg/L,其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分别为6.63、17.75 mg/L,即反硝化产水TN达到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因此推断,LLMC反硝化产水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是LLMC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氮。PCHA浓度对反硝化的影响表现为随着PCHA浓度的升高,反硝化产水TN逐步升高,当PCHA浓度为2 500 mg/L时,产水TN含量为86.74 mg/L,不能实现TN的达标排放,说明LLMC中大量的溶解性含氮有机物不利于反硝化脱氮。PCHA经Fenton氧化后,其有机氮含量减少、NH_(4)^(+)-N含量增加,部分有机氮转化为NH_(4)^(+)-N,这与LLMC经Fenton氧化后的氮元素变化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 反硝化 FENTON氧化 氮元素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阳极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控制参数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于晓 余冬元 孟令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2,共7页
采用形态稳定阳极(DSA)的电催化氧化技术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存在的难题是要根据废水性质选取合适的电极和控制参数。通过对武汉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MBR+NF 膜浓缩液的电催化氧化实验,表明钌铱锡电极对 COD... 采用形态稳定阳极(DSA)的电催化氧化技术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存在的难题是要根据废水性质选取合适的电极和控制参数。通过对武汉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MBR+NF 膜浓缩液的电催化氧化实验,表明钌铱锡电极对 COD、总氮和色度均有更好的处理效果。该电极在电流密度为 12 mA/cm^(2),极板间距为 1.5 cm,pH 为 8 时,运行 180 min 后 COD 可降至 4.58 mg/L,COD 去除率达 97.95%。通过实验及分析,建议工程实际中各控制参数选择的优先级顺序为:阳极材料>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 pH>曝气量>钛基底结构形式。实验表明,单级低电流处理难以达到一级 A 标准,高电流处理能耗高且会影响电极寿命,因此建议工程中采用“6 mA/cm^(2)+12 mA/cm^(2)”或“6 mA/cm^(2)+18 mA/cm^(2)”的梯度电流组合的多级电催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阳极 垃圾滤液 浓缩 电催化氧化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