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被引量:8
1
作者 童祯恭 朱新良 +2 位作者 陈文秀 奚志成 康彩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3-3011,共9页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经NF/RO膜截留的废液,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含量高,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实验采用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研究了初始过硫酸盐(PS_(0))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极板间距对氧化效果...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经NF/RO膜截留的废液,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含量高,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实验采用电/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研究了初始过硫酸盐(PS_(0))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极板间距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7.8,电流密度为8 A·dm^(-2),极板间距为1 cm,PS_(0)浓度为10 g·L^(-1),整个体系保持在70℃反应4 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色度、COD、氨氮和Cl-去除率分别为100.0%、100.0%、100.0%和64.9%.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DOM的芳构化程度降低,腐殖化程度降低,腐殖质的分子量及聚合度减小.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类胡敏酸物质基本被完全氧化去除.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的官能团吸收强度下降,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电化学 热活化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全量化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水平转化特征
2
作者 钟全发 钟琳 +4 位作者 徐国徽 金青海 余瑾 徐飞 何頔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为探究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在全量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和转化规律,以深圳某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膜浓缩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全面表征了DOM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转化特征。该中转站采用“生化+高级氧化+生... 为探究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在全量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和转化规律,以深圳某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膜浓缩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全面表征了DOM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转化特征。该中转站采用“生化+高级氧化+生化”的全量化处理工艺,处理后膜浓缩液色度明显降低,COD和DOC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紫外可见光谱表明,DOM的芳香性经生化处理后略有提高,而经紫外光/Fenton处理后又显著降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表明,膜浓缩液中荧光物质以腐殖质和黄腐酸为主,所识别出的4种荧光组分在经全量化工艺处理后可被完全去除。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分析表明,膜浓缩液DOM以CHO物质以及木质素/富羧基脂环类物质为主,其质量分数分别可达61%~66%和67%~72%。一生化工艺对DOM的去除及转化作用有限,处理过程中仅观察到少量有机物的去除和生成。紫外光/Fenton工艺作为全量化处理中的核心技术可大量去除有机污染物,且所去除的物质主要集中在更低氧化度区域[n(O)/n(C)<0.6],生成的物质则主要集中于高氧化度区域[n(O)/n(C)>0.6]。二生化工艺处理能继续去除有机物,并且仅观察到少量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液 全量化处理 生化处理 高级氧化 溶解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浓缩液生物蒸发处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卉 杨本芹 +4 位作者 杨金明 王清作 李绪坤 莫倩雯 潘学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37-3445,共9页
以生物膜海绵为微生物载体和膨胀剂,餐厨垃圾为补充碳源,生物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浓缩液.同时优化了生物蒸发过程中的COD浓度、最佳通风速率和每轮的投加量.结果表明:生物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可行的,且COD浓度越高,生物... 以生物膜海绵为微生物载体和膨胀剂,餐厨垃圾为补充碳源,生物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浓缩液.同时优化了生物蒸发过程中的COD浓度、最佳通风速率和每轮的投加量.结果表明:生物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是可行的,且COD浓度越高,生物蒸发效果越佳,当COD浓度为160g/L时,四轮堆体最高温为72℃,水分总去除率为85.2%;虽然低风速堆体温度相对较高,但水分去除相对较少.所以综合堆体温度及水分去除效果,选择通风速率为0.5L/min作为生物蒸发最佳风速;混合液投加量为85%时水分和VS的去除效果最佳,所以选择最佳投加量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蒸发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餐厨垃圾 生物膜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降解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影响因素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民 陈叶萍 +3 位作者 张莎 冯宇 陈宇芸 张爱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8,共8页
研究臭氧氧化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去除机制,为臭氧氧化技术处理腐殖化程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为A2/O+MBR+NF(RO),渗滤液浓缩液表观呈棕黄色,无恶臭;pH值7.98,CODCr5 49... 研究臭氧氧化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去除机制,为臭氧氧化技术处理腐殖化程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为A2/O+MBR+NF(RO),渗滤液浓缩液表观呈棕黄色,无恶臭;pH值7.98,CODCr5 492 mg/L,BOD5/CODCr为0.01,荧光指数f(450/500)1.45,生物源指数BIX为0.81,腐殖化指数HIX 14.95。研究反应时间、臭氧投量、进水CODCr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物去除机制及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90 min、臭氧投量为1.67 g/h和室温为27℃的条件下,CODCr和CN(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6%、58.0%,BOD5/CODCr从0.01提升到0.39;增加反应时间、臭氧投量和反应温度可促进渗滤液浓缩液的降解,而降低体系CODCr浓度和pH值则不利于腐殖质类物质的削减;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臭氧处理过程可极大程度改变废水的腐殖化程度,芳香物质去除较为明显;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臭氧可有效降解浓缩液中的可见光区类富里酸,且经臭氧处理后的渗滤液浓缩液分子结构趋于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降解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 被引量:13
5
作者 公彦猛 姜伟立 李爱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盐浴间歇式反应器上进行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压力对反应无显著影响,而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则影响显著。COD及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5 MPa、500℃、氧化系... 在盐浴间歇式反应器上进行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压力对反应无显著影响,而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则影响显著。COD及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5 MPa、500℃、氧化系数2.0、5 min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2%和80.8%。此外,研究发现不锈钢316及Incoloy 825合金在此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不锈钢316的表面形成了主要组分为Fe_3O_4和FeCr_2O_4的氧化层,而Incoloy 825合金氧化层的主要成分为NiO和NiCr_2O_4/Fe_3O_4/FeCr_2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超临界水氧化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总氮深度脱除的工艺优化及微生物机理解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宁 陆杰 +5 位作者 罗琦 邱晨晨 杨庆 黄开龙 叶林 张徐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共10页
为了开发高效低耗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方法,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调控碳源种类、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等运行条件,考察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并揭示其深度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表明,从... 为了开发高效低耗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方法,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调控碳源种类、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等运行条件,考察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并揭示其深度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表明,从碳源种类来看,葡萄糖体系和乙酸钠体系的反硝化效能相较甲醇体系更加高效稳定、耐冲击负荷,且葡萄糖体系处理成本为乙酸钠体系的一半;从HRT、C/N来看,工艺运行过程调控HRT、C/N参数对系统脱氮效能造成的冲击均是可逆的。通过优化获得的最佳运行条件为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HRT=12 h,C/N=3.5。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碳源种类对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HRT和C/N对脱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稳定运行期间主要优势反硝化脱氮菌为Vibrio(弧菌属)、Marinobacter(海杆菌属)、Halomonas(盐单胞菌属)、Paracoccus(副球菌属)、Rhodocyclaceae(红环菌科)、Carnobacteriaceae(肉杆菌科)、Porphyromonadaceae(紫单胞菌科)、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Xantho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和Flavobacteriaceae(黄杆菌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液 碳源种类 水力停留时间 碳氮比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小娇 柴晓利 +1 位作者 牛静 赵由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325-19327,共3页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 [目的]研究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方法]以上海某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协同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考察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吹脱温度、空气流量、吹脱pH和H2O2浓度、Fe2+浓度、氧化pH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混凝沉淀中,添加6 g/L MgO和2 g/L Ca(OH)2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最佳吹脱试验条件确定为pH 11.0~11.5,温度≥30℃,吹脱时间为4.5~5.0 h,空气流量为6 L/(min.L),吹脱效率大于80%。Fenton氧化的最优化条件为H2O2 750 mmol/L,Fe2+28 mmol/L,反应时间45 min,pH 3。整个工艺对COD去除率达93.4%,对NH3-N去除率达95.7%。[结论]化学混凝沉淀-吹脱-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吹脱 FENTON氧化 垃圾滤液膜滤浓缩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脱氮功能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杰 杨庆 +4 位作者 黄开龙 叶林 罗琦 张徐祥 任洪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通过富集、驯化和筛选,从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高效脱氮菌Pseudomonas balearica EBT-1。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得到EBT-1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最佳温度为30℃、最优C/N为4、最适菌液投加体积为待处理... 通过富集、驯化和筛选,从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高效脱氮菌Pseudomonas balearica EBT-1。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得到EBT-1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最佳温度为30℃、最优C/N为4、最适菌液投加体积为待处理液体积的10%。EBT-1属于耐盐菌,对盐度耐受范围为0%~5%;对重金属Cr(Ⅵ)、Cu(Ⅱ)、Ni(Ⅱ)耐受范围分别为0~250μg/L、0~3 000μg/L、0~2 500μg/L。外源投加EBT-1可强化系统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总氮的脱除效果,并大大缩短冲击条件下系统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浓缩液 高效反硝化菌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湿式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无机氮 被引量:2
9
作者 汪诗翔 岳分 +1 位作者 刘燕兰 刘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71,共6页
针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高含量的NO_3^--N、NO_2^--N及NH_4^+-N同时存在的水质特点,采用Zn-Cd初步还原-湿式氧化法(WAO)深度除氮法(2步法)去除其中的无机氮。以模拟浓缩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种形态的无机氮在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针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高含量的NO_3^--N、NO_2^--N及NH_4^+-N同时存在的水质特点,采用Zn-Cd初步还原-湿式氧化法(WAO)深度除氮法(2步法)去除其中的无机氮。以模拟浓缩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种形态的无机氮在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浓缩液的处理。结果表明,通过Zn-Cd双金属使废水中的NO_3^--N转化为NO_2^--N,通过WAO作用使体系中的NO_2^--N与NH_4^+-N转化为氮气的方式可将废水中的3种无机氮有效去除。在适宜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将体系中97.10%的NO_3^--N转化为NO_2^--N;体系中的NO_2^--N和NH_4^+-N在WAO阶段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03%和69.23%。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浓缩液的处理时,其无机氮的总去除率达到7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膜滤浓缩液 湿式氧化法 Zn-Cd双金属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反硝化过程中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颖 胡慧萍 +1 位作者 彭奇凡 彭全凡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了揭示膜滤浓缩液反硝化产水总氮(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以湖南某地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LLMC)为研究对象,选择葡萄糖为碳源,采用SBR反应器,探究Fenton氧化处理前后LLMC在反硝化过程的氮元素变化规律,选择纯化后商品... 为了揭示膜滤浓缩液反硝化产水总氮(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以湖南某地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LLMC)为研究对象,选择葡萄糖为碳源,采用SBR反应器,探究Fenton氧化处理前后LLMC在反硝化过程的氮元素变化规律,选择纯化后商品腐殖酸(PCHA)模拟LLMC中主要溶解性含氮有机物,考察PCHA浓度对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以及PCHA在Fenton氧化前后的氮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LLMC反硝化产水TN高达100.25 mg/L,其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分别为15.17、85.08 mg/L;LLMC经Fenton氧化后,其反硝化产水TN降至24.38 mg/L,其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分别为6.63、17.75 mg/L,即反硝化产水TN达到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因此推断,LLMC反硝化产水TN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是LLMC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氮。PCHA浓度对反硝化的影响表现为随着PCHA浓度的升高,反硝化产水TN逐步升高,当PCHA浓度为2 500 mg/L时,产水TN含量为86.74 mg/L,不能实现TN的达标排放,说明LLMC中大量的溶解性含氮有机物不利于反硝化脱氮。PCHA经Fenton氧化后,其有机氮含量减少、NH_(4)^(+)-N含量增加,部分有机氮转化为NH_(4)^(+)-N,这与LLMC经Fenton氧化后的氮元素变化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膜滤浓缩液 反硝化 FENTON氧化 氮元素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处理垃圾膜滤浓缩液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云海 张瑞娜 +2 位作者 楼紫阳 袁海平 朱南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4-1111,共8页
本文以混凝预处理后的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预处理、Fenton氧化法和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将其出水COD从2930 mg·L^(-1)降至100 mg·L^(-1)以下.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Fenton氧化... 本文以混凝预处理后的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预处理、Fenton氧化法和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将其出水COD从2930 mg·L^(-1)降至100 mg·L^(-1)以下.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Fenton氧化法处理经过混凝预处理纳滤浓缩液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即FeSO_4·7H_2O投加量为62.5 mmol·L^(-1)、H_2O_2投加量为121.8 mmol·L^(-1)、初始pH 3.0.在此条件下,Fenton氧化法可使混凝预处理出水的COD降低39.0%.进一步研究表明,Fenton氧化后纳滤浓缩液中芳香环类污染物减少、腐殖化程度降低.经过3 h的Fenton氧化法处理后,BOD5/COD从纳滤浓缩液原液的0.02上升到0.29.将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Fenton氧化法处理后出水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纳滤出水1∶1混合,进行序批式活性反应器(SBR)处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d时,出水COD可降低至96.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滤液膜滤浓缩液 响应曲面法 FENTON氧化法 三维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滤浓缩液浸沥飞灰中氯及重金属的浸出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港 彭波 +3 位作者 谭鑫 周博 赵同文 吴小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227,共6页
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该文利用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浸洗焚烧飞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协同处置。对比考察了浸洗液种类、液固比、pH等参数对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及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该文利用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浸洗焚烧飞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协同处置。对比考察了浸洗液种类、液固比、pH等参数对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及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液从飞灰中浸出氯的效果优于纯水,浸出氯的质量分别占总氯质量的42.6%和79.0%;浓缩液能浸出Cd、Cr等纯水不能浸出的重金属,酸性条件下有利于Cu、Zn、Cd等重金属的浸出;120 min浸出实验中,前30 min飞灰中氯的浸出量占98%以上,氯洗脱量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加,随pH增加而降低。XRD结果显示飞灰经过浓缩液浸洗后KCl、NaCl等特征峰消失,说明飞灰含有的氯盐在浸洗中被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垃圾焚烧飞灰 脱氯 重金属 浸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