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母婷婷 廖超林 +6 位作者 肖志鹏 盛丰 邹炎 李毅 肖孟宇 马云明 向鹏华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1,共8页
【目的】明确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设计旋耕+稻秸离田(LT)、旋耕+稻秸翻压还田(XG)和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ZF)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冗余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分析了土壤团聚... 【目的】明确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设计旋耕+稻秸离田(LT)、旋耕+稻秸翻压还田(XG)和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ZF)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冗余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及影响。【结果】(1)ZF分别较LT、XG显著提高土壤_(>2 mm)团聚体(SA_(>2 mm))含量的27.44%和12.13%及_(>2 mm)团聚体有机碳(SAOC_(>2 mm))含量的26.56%和12.90%,降低土壤_(<0.25 mm)团聚体(SA_(<0.25 mm))含量。(2)土壤总有机碳(TOC)和SAOC_(>2 mm)含量均分别受土壤容重(BD)、总孔隙度(TP)、毛管孔隙度(CP)及颗粒有机碳(POC)的显著影响,且分别与BD呈显著负相关,与TP、CP及POC相关关系相反。(3)ZF分别较LT、XG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且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显著降低12.24%和9.96%,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4)冗余及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ZF通过直接降低BD、提高TP及CP同时,也直接通过提高POC含量,来提高土壤TOC和SAOC_(>2 mm)含量,间接提高SA_(>2 mm)和降低SA_(<0.25 mm)含量,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论】垂直深旋耕稻秸翻压还田改善植烟土壤团聚体状况及改良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深旋耕 秸秆还田 植烟土壤 土壤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深旋耕配施改土物料改良酸性土壤并提高烟草种植效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小华 邓永晟 +7 位作者 刘勇军 彭德元 王振华 符昌武 章程 胡庆辉 陈金 李源环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为实现酸性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同步、表层土与表下层土壤改良同步的目的,运用垂直深旋耕与无机、有机、生物等多物料综合协同改良酸性土壤,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设垂直深旋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以及石灰、石灰+绿肥、石灰+绿肥+酸性生... 为实现酸性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同步、表层土与表下层土壤改良同步的目的,运用垂直深旋耕与无机、有机、生物等多物料综合协同改良酸性土壤,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设垂直深旋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以及石灰、石灰+绿肥、石灰+绿肥+酸性生物有机肥、石灰+绿肥+碱性生物有机肥等改土物料组合,研究了耕作方式和改土物料及其互作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烤烟根系生长、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土壤理化特性受耕作方式和改土物料的影响,也受其互作的影响;垂直深旋耕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改土物料调酸效果;石灰与绿肥、生物有机肥配施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pH和养分含量,施用碱性生物有机肥较酸性有机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pH。烤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及经济性状主要受耕作方式的影响,烟叶化学成分主要受改土物料的影响;垂直深旋耕结合石灰、绿肥、生物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有利烤烟根系生长,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在山地烟区,采用垂直深旋耕结合无机、有机、生物等多物料综合协同改良酸性植烟土壤,可同步实现表层土壤酸度改良与肥力提升,还可同步实现表层与表下层酸性土壤改良,提高烤烟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深旋耕 改土物料 酸性土壤改良 烟草产量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对植烟土壤pH和物理性状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明刚 向剑明 +7 位作者 刘勇军 张黎明 吴晶晶 杨红武 菅攀锋 田峰 粟戈璇 邓小华 《作物研究》 202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为探索垂直深旋耕与施用有机碳肥改良植烟土壤的效果,研究了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对酸性植烟土壤pH、物理性状及主要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垂直深旋耕可提高全耕作层土壤pH,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2)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 为探索垂直深旋耕与施用有机碳肥改良植烟土壤的效果,研究了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对酸性植烟土壤pH、物理性状及主要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垂直深旋耕可提高全耕作层土壤pH,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2)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植烟土壤氮、磷、钾的有效性;(3)以垂直深旋耕结合2次施用有机碳肥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垂直深旋耕 有机碳肥 pH 物理特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深旋耕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烤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永晟 张敏 +9 位作者 李伟 刘勇军 彭曙光 田峰 张仲文 章程 江智敏 陈金 粟戈璇 邓小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明确垂直深旋耕改良植烟土壤和促进烤烟生长的应用效果,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研究了垂直深旋耕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烤烟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垂直深旋耕可提高10~40 cm耕层土... 为明确垂直深旋耕改良植烟土壤和促进烤烟生长的应用效果,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研究了垂直深旋耕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烤烟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垂直深旋耕可提高10~40 cm耕层土壤pH 0.14~0.16,有利于提高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效果;②垂直深旋耕可降低土壤容重0.11~0.12 g/cm^3,提高土壤孔隙度4.66~6.81百分点,增加土壤有机质1.5~1.93 g/kg,提高烤烟大田中后期土壤氮、钾的有效性;③垂直深旋耕可促进烤烟根系发育,有利大田中后期烤烟地上部分生长;④垂直深旋耕有利于烟叶的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传统耕作方式有利于烟茎的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和烟叶烟碱的积累;⑤垂直深旋耕可提高烟叶产量14.42%和产值12.42%及烟叶钾含量。垂直深旋耕可加深土壤耕层,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改良剂施用效果,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烤烟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垂直深旋耕 植烟土壤 烤烟生长 烤烟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超深旋耕对紫色土植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5
作者 韩洪 俞世康 +5 位作者 李富程 阳新奎 顾会战 王栋 王彬 母明新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提高土体厚度和固碳效率,探索一种适于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碳库扩容与土壤健康提升的耕作方式。【方法】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耕作(CK)、垂直超深旋耕等高耕作(T1)和顺坡耕作(T2)3个处理,研究垂直超深旋耕对紫色土植烟土壤有... 【目的】提高土体厚度和固碳效率,探索一种适于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碳库扩容与土壤健康提升的耕作方式。【方法】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耕作(CK)、垂直超深旋耕等高耕作(T1)和顺坡耕作(T2)3个处理,研究垂直超深旋耕对紫色土植烟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垂直超深旋耕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特别是在上坡能够增加整个剖面的SOC含量,而在中坡和下坡主要影响深层土壤(>20 cm)的SOC含量。垂直超深旋耕增大了上坡耕层(0~20 cm)和中坡、下坡深层(20~3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两种垂直超深旋耕处理都明显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T1和T2处理与CK相比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提升49.35%和20.18%,说明T1处理的固碳效果更好。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上坡与下坡的碳库管理指数。T1和T2处理的农艺性状明显优于CK。【结论】垂直超深旋耕能够快速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提升碳库管理指数,是紫色土植烟土壤固碳增汇和培育健康植烟土壤的一种可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土壤健康培育 垂直旋耕 固碳增汇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酸性土壤耕层重构的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小华 何铭钰 +8 位作者 陈金 彭曙光 刘勇军 王振华 彭德元 符昌武 邓永晟 粟戈璇 夏振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揭示垂直深旋耕配施石灰、绿肥、生物有机肥重构酸性土壤耕层的效果,以湘西山地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耕层重构后植烟土壤的pH、物理性状、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酸性土壤耕层重构后,随烤烟生育进程发展,p... 为揭示垂直深旋耕配施石灰、绿肥、生物有机肥重构酸性土壤耕层的效果,以湘西山地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耕层重构后植烟土壤的pH、物理性状、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酸性土壤耕层重构后,随烤烟生育进程发展,pH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孔隙度先升高后略有下降,有机质提高后呈波动变化,碱解氮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有效磷快速升高后呈下降趋势,速效钾快速升高后下降再缓慢提升,蔗糖酶、脲酶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2)酸性土壤耕层重构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pH、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以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至烤烟移栽后120 d,容重降低7.32%~8.45%,pH、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0.78~1.04、8.17%~9.23%、16.89%~27.72%、13.39%~18.81%、69.83%~245.17%和47.05%~100.91%,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53.19~163.53和0.76~1.24 mg/(g·d)。(3)垂直深旋耕+石灰+绿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垂直深旋耕+石灰+绿肥处理。因此,采用垂直深旋耕结合施用石灰、绿肥、生物有机肥等重构酸性土壤耕层,可实现土壤酸度改良与培肥同步、表层与表下层土壤酸度改良同步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深旋耕 石灰 绿肥 生物有机肥 耕层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