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链路保障QoS垂直映射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日照 房曙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无线网络通信中为提供QoS保障,提高链路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通信协议中与链路相关的协议层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技术以提高物理层性能为目标,数据链路层技术以提高数据链路层性能为目标并受物理层技术制约。为保障... 无线网络通信中为提供QoS保障,提高链路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通信协议中与链路相关的协议层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技术以提高物理层性能为目标,数据链路层技术以提高数据链路层性能为目标并受物理层技术制约。为保障可靠通信链路,提出一种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QoS指标垂直映射结构,并通过等效容量方法实现低信噪比状态下瑞利平坦衰减信道QoS垂直映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QoS保障: QoS垂直映射 等效容量 瑞利平坦衰减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分层QoS垂直映射模型及跨层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房曙光 唐日照 董育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结构复杂,通信环境时变,业务流和无线信道不可预知,服务质量保障极具挑战性。基于无线网络分层QoS体系结构,文中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基于协议层间虚拟缓存接口QoS垂直映射模型,以虚拟队列技术实现层间QoS指标映射。同时,... 现代无线通信网络结构复杂,通信环境时变,业务流和无线信道不可预知,服务质量保障极具挑战性。基于无线网络分层QoS体系结构,文中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基于协议层间虚拟缓存接口QoS垂直映射模型,以虚拟队列技术实现层间QoS指标映射。同时,基于该协议层间QoS垂直映射模型提出一种跨层QoS优化架构,并针对业务流和无线信道的不可预知性,给出该架构在线学习优化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与现有文献技术对比一致性方法验证所提出层间QoS垂直映射模型正确性,并且在物理层包差错率小于30%条件下,分析Q学习法优化数据链路层时延收敛性,从而验证所提出跨层优化模型和在线学习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垂直QoS映射 跨层优化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模型的纬编面料透气性数字化预测
3
作者 赵雅杰 丛洪莲 +1 位作者 丁玉琴 董智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在投入实际生产前正确评估双面纬编面料的透气性能,构建了双面织物组织模型,并进行织物孔隙率的数字化表达。首先,对双面纬编织物结构中包含的成圈、集圈和浮线这3种基本线圈形态进行孔隙率的单元组织模型构建;然后系统归纳出双层结构... 为在投入实际生产前正确评估双面纬编面料的透气性能,构建了双面织物组织模型,并进行织物孔隙率的数字化表达。首先,对双面纬编织物结构中包含的成圈、集圈和浮线这3种基本线圈形态进行孔隙率的单元组织模型构建;然后系统归纳出双层结构中9种正面结构单元和21种反面结构单元,并构建双层结构孔隙率矩阵,得到织物理论孔隙率的计算方法;最后,在3款不同组织的面料基础上通过线性拟合得出理论孔隙率与透气率的关系,并选用2款面料验证预测系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透气率为627.0、688.6 mm/s,实际测量的透气率为600.3、676.3 mm/s,其误差率在±6%以内,说明构建的纬编组织模型和透气性预测方法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面料 组织模型 垂直映射面积 孔隙率 透气性数字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回转对称非球面工件精确自定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涛 张云飞 +2 位作者 樊炜 黄文 张建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为解决磁流变抛光中回转对称非球面工件的高效率精确自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最近点的改进两级定位方法。根据磁流变抛光特性和恒浸深控制要求,确定了磁流变抛光工件非调平自定位原理。针对经典迭代最近点算法应用于回转对称非球面工... 为解决磁流变抛光中回转对称非球面工件的高效率精确自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最近点的改进两级定位方法。根据磁流变抛光特性和恒浸深控制要求,确定了磁流变抛光工件非调平自定位原理。针对经典迭代最近点算法应用于回转对称非球面工件定位存在解不唯一及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构建初始迭代矩阵实现了位姿唯一的指定性匹配,并提出了空间垂直映射方法,减小匹配点云的规模,提高了计算效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进后的两级迭代最近点精确定位方法。最后,以Φ100 mm凹形抛物面熔石英工件为对象进行了抛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两级精确定位方法满足磁流变抛光的定位要求,定位精度在多次实验中均优于9μm,平均定位时间为7.3 min,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件的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抛光 回转对称非球面 迭代最近点 指定性匹配 垂直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