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暂态温升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
27
1
作者
王羽
李晓萍
+6 位作者
罗思敏
文习山
陈楠
鲁海亮
蓝磊
安韵竹
姜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4-190,2,共7页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可以有效解决极址选择困难问题,但也将带来土壤温升过高,接地极散流不均匀等难题。为了对接地极运行时的暂态温升进行有效计算,建立了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计算首先基于场路耦合法,在考虑接地极自...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可以有效解决极址选择困难问题,但也将带来土壤温升过高,接地极散流不均匀等难题。为了对接地极运行时的暂态温升进行有效计算,建立了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计算首先基于场路耦合法,在考虑接地极自阻的情况下对接地极电流场进行计算,然后将电流场计算结果作为温度场的计算条件,依据Gurtin变分原理构造时空有限元模型,对接地极进行暂态温升计算。试验选取长9m、直径为30mm的圆钢作为接地极,加载113h的直流电流,分别采用热电偶传感器和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并记录接地极的温升规律以及散流特性。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暂态温升
电流场
温度场
时空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散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思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3,共6页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能将电流导入地底深处,有利于改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可行的新型直流接地极布置方式,但垂直型接地极存在散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用接近实际工程的方法埋设了3根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并注...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能将电流导入地底深处,有利于改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可行的新型直流接地极布置方式,但垂直型接地极存在散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用接近实际工程的方法埋设了3根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并注入直流电流,模拟接地极真实运行环境,对其散流特性、电流分配、接地电阻、跨步电势和利用系数进行了测量。试验表明,接地极散流不均匀,下部散流大于上部,且存在明显的端部效应,但由于其将电流导入地底深处,有效地改善了跨步电势;多根并联接地极间的电流分配受接地极之间的屏蔽作用和接地极接地电阻的共同影响;试验测得的利用系数与理论计算值具有较高的吻合程度,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散流
接地
电阻
跨步电势
利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的溢流特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谌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91,共7页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地形适应能力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椭圆环布置带来的溢流不均匀特性值得深入研究。分析并对比接地极外形尺寸对溢流特性的影响,外形参数包括椭圆率、极环周长、电极长度、电极间距、电极数量...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地形适应能力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椭圆环布置带来的溢流不均匀特性值得深入研究。分析并对比接地极外形尺寸对溢流特性的影响,外形参数包括椭圆率、极环周长、电极长度、电极间距、电极数量。研究表明,椭圆率越大、电极长度越长、电极间距越小、电极数量越少,则电极之间的不均匀程度也越高;且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椭圆率,其次是电极长度和电极间距,再次是电极数量。采用椭圆环布置垂直接地极时,需要考虑电极之间和单个电极本身的两类溢流不均匀特性的叠加,以控制任一点上的最大溢流密度偏差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椭圆环
溢流密度
偏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暂态温升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
27
1
作者
王羽
李晓萍
罗思敏
文习山
陈楠
鲁海亮
蓝磊
安韵竹
姜志鹏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4-190,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09CB724500)~~
文摘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可以有效解决极址选择困难问题,但也将带来土壤温升过高,接地极散流不均匀等难题。为了对接地极运行时的暂态温升进行有效计算,建立了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计算首先基于场路耦合法,在考虑接地极自阻的情况下对接地极电流场进行计算,然后将电流场计算结果作为温度场的计算条件,依据Gurtin变分原理构造时空有限元模型,对接地极进行暂态温升计算。试验选取长9m、直径为30mm的圆钢作为接地极,加载113h的直流电流,分别采用热电偶传感器和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并记录接地极的温升规律以及散流特性。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暂态温升
电流场
温度场
时空有限元
试验
Keywords
DC vertical ground electrode
transient temperature rise
current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space-tim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est
分类号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散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思敏
机构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3,共6页
文摘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能将电流导入地底深处,有利于改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可行的新型直流接地极布置方式,但垂直型接地极存在散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用接近实际工程的方法埋设了3根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并注入直流电流,模拟接地极真实运行环境,对其散流特性、电流分配、接地电阻、跨步电势和利用系数进行了测量。试验表明,接地极散流不均匀,下部散流大于上部,且存在明显的端部效应,但由于其将电流导入地底深处,有效地改善了跨步电势;多根并联接地极间的电流分配受接地极之间的屏蔽作用和接地极接地电阻的共同影响;试验测得的利用系数与理论计算值具有较高的吻合程度,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散流
接地
电阻
跨步电势
利用系数
Keywords
vertical DC grounding electrode
current distribution
step-voltage
grounding resistanc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M82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的溢流特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谌阳
机构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91,共7页
文摘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占地面积小,地形适应能力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椭圆环布置带来的溢流不均匀特性值得深入研究。分析并对比接地极外形尺寸对溢流特性的影响,外形参数包括椭圆率、极环周长、电极长度、电极间距、电极数量。研究表明,椭圆率越大、电极长度越长、电极间距越小、电极数量越少,则电极之间的不均匀程度也越高;且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椭圆率,其次是电极长度和电极间距,再次是电极数量。采用椭圆环布置垂直接地极时,需要考虑电极之间和单个电极本身的两类溢流不均匀特性的叠加,以控制任一点上的最大溢流密度偏差系数。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椭圆环
溢流密度
偏差系数
Keywords
DC vertical earthing electrode
elliptical ring
current releasing density
error index
分类号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暂态温升计算与试验
王羽
李晓萍
罗思敏
文习山
陈楠
鲁海亮
蓝磊
安韵竹
姜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散流特性试验研究
罗思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椭圆环布置的垂直型直流接地极的溢流特性
谌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