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L指数的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项义军 赵阳阳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16,共14页
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中国产业内贸易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选取1992年至2012年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对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据此确定... 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中国产业内贸易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选取1992年至2012年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对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据此确定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并提出中国发展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子枫 耿利敏(指导)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第5期59-61,共3页
我国是林业资源大国,为了能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我国全面推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着手,扼要剖析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并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及优化林业产业发展效力的... 我国是林业资源大国,为了能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我国全面推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着手,扼要剖析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并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及优化林业产业发展效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竞争力指数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林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
3
作者 杨君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
根据2007-2010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G-L指数和B指数以及TCL指数从整体上和行业类别上对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高科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共得出三个结论: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存在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 根据2007-2010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G-L指数和B指数以及TCL指数从整体上和行业类别上对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高科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共得出三个结论: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存在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程度高,但国际竞争力弱,且国际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对高科技产品竞争力有很大影响;从行业类别上来说各个类别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正向或反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B指数 TC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秦熠群 金哲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 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范巧娟 李淑贞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伟 宋维明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8,共5页
综述了目前被广泛承认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贸易数据的整理,分别计算G—L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rn&McDowell边际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利用这些指数对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分析。... 综述了目前被广泛承认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原始贸易数据的整理,分别计算G—L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rn&McDowell边际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利用这些指数对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分析。根据我国目前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的现状,提出应该从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品高质量基础上的差异化两方面发展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Grubel—Lloyd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岩 高鹤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0,共9页
自2008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建立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却很不平衡,贸易结构也在逐渐变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国农产品贸易既有产... 自2008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建立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却很不平衡,贸易结构也在逐渐变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国农产品贸易既有产业内贸易也有产业间贸易,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贡献较小,且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中国应重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强两国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产品的贸易结构,推动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洪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8-601,共4页
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用2001、2002年的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用2001、2002年的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珊妮 林文维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4,176,共5页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自由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警惕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同时,应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垂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G-L指数测度及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邵权熙 杨红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84-10886,共3页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愈发重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1993-200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结合实证考察产业内贸易G-L水平测度及优化指数设置,认为在...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愈发重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1993-200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结合实证考察产业内贸易G-L水平测度及优化指数设置,认为在木质林产品贸易总体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优势产品,提高其产业内贸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8年静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学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外商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产业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英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41-48,共8页
在对2000—2009年的中韩农产品贸易的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G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进行计算和分析后,实证分析了影响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特别是2007年... 在对2000—2009年的中韩农产品贸易的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G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进行计算和分析后,实证分析了影响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特别是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两国农产品贸易几乎形成了完全的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态势,韩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稳步增强。其中,少数农产品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经济规模、FDI的流入量、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经济规模的扩大、FDI流入量的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都能够深化中韩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其中,两国GDP的增长和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促进效应较大,而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深入发展有负面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4-216,225,共4页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生产禀赋及比较优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2004年零关税计划的启动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双方间的农产品贸易。通过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生产禀赋及比较优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2004年零关税计划的启动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双方间的农产品贸易。通过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但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设与落实,以更好地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油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学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2,共6页
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植物油籽1999-2008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植物油籽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非常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 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植物油籽1999-2008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植物油籽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非常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植物油籽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植物油籽产业内贸易主要由水平产业内贸易引发。文章认为应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升我国植物油籽的质量,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植物油籽品种的多元化,并争取WTO的特别保障条款,减少进口大豆、油菜籽对我国大豆、油菜产业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 Thom&McDowel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动物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丹辉 江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期51-53,共3页
利用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对中日动物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GL总指数均低于0.5,中日动物产品贸易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只有"活动物"一类产品在2003、2010、2011、2012四年... 利用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对中日动物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GL总指数均低于0.5,中日动物产品贸易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只有"活动物"一类产品在2003、2010、2011、2012四年的GL指数大于0.5,其它年份的"活动物"类产品和另外4类产品的GL指数均小于0.5,说明这些动物产品在中日动物产品贸易中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而不是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在5小类动物产品中,只有"肉及食用杂碎"、"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其他动物产品"在各期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小于0.5,说明这些农产品的贸易增量完全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而其它小类的农产品的贸易增量则是由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共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动物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层次差异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彬 桑百川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8,共11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和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为比较对象,在SITC标准下将产业技术层级划分为低、中、高技术业三个层次,计算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中美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以更好地认识我国产业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和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为比较对象,在SITC标准下将产业技术层级划分为低、中、高技术业三个层次,计算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中美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以更好地认识我国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表明:2001-2013年,中国低层次产品对美出口力度较强,水平和垂直高层次产品则较弱,说明中国各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整个价值链的实力仍旧不足。同时,相比低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中等技术产业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最显著,其水平和高层次产业内贸易指数亦如此,表明中国在三种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结构优化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外诸多因素阻碍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以及其对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对此,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提出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层次差异 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结构趋同与中美贸易摩擦动因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宾容 王久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8-66,共9页
近年来,随着各国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单一的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各国基于国家产业安全及对高额利润、规模经济的追求,进行产业结构重构,形成了国际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导致各国产品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通... 近年来,随着各国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单一的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各国基于国家产业安全及对高额利润、规模经济的追求,进行产业结构重构,形成了国际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导致各国产品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通过对出口相似性指数的测算,可证实国际产业结构同构现象逐渐加剧,并基于此,运用泊松模型对中美1984—2014年反倾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同构是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出口相似性指数 泊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春江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8期54-59,共6页
本文运用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Static GL index)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index)对2001年至2012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点,... 本文运用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Static GL index)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index)对2001年至2012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点,只有少数的农产品如水果、坚果、蜜糖及烟草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别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几乎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日本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日益提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威胁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丽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7,共4页
本文认为,浙江省产业内贸易总指数相对较低,分类指数差异巨大;资源稀缺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资源丰裕型行业指数较低;附加值较高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附加值较低行业指数较低;外资集中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非外资集中产业... 本文认为,浙江省产业内贸易总指数相对较低,分类指数差异巨大;资源稀缺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资源丰裕型行业指数较低;附加值较高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附加值较低行业指数较低;外资集中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非外资集中产业的指数较低。文章提出,提升浙江省进出口商品结构,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二要加快加工贸易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三要合理地利用外资,有效地引导外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进出口 商品结构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定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2-54,121,共4页
通过比较中日、中韩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判断出目前中国与日、韩两国仍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中、韩两国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尽管如此,中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 通过比较中日、中韩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判断出目前中国与日、韩两国仍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中、韩两国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尽管如此,中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水平发展,因此应打破国内地域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及产品在国内的自由流通,同时以政策手段限制日、韩对中国高污染、低技术的投资模式,鼓励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对华投资,从而促进我国要素禀赋的转移,推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类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